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也就是说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姓氏来源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上古著名的姓氏有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姓”字本义
朱凤瀚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将姓字在先秦时代的含义如下/p>
其一,实前义是女子所生的子女。《说文》:姓,人所生也。占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户,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其二,姓即是子女,子女相为亲,相组为族。所以广其义,姓可作族属、族人解释,亦可以进一步将之理解为泛称的族的意思。
其三,姓本义既为女子所生子嗣,则同一女子所生子嗣组成的亲族也可以称为姓。以表示其同出于一个女性始祖的这种特殊的亲属关系。
其四,姓在东周文献中有时是指姓族之名号,如《国语·周语下》言赐姓曰姜之姓,即应理解为所赐姓族之名号即姜。
“氏”字本义
其一,指称个人。有多种用法:如可以接在官名后,作官称,像师氏、尹氏等。《左传·昭公》讲少昊氏诸鸟官名,亦是鸟名加氏为称。
其二,和表示姓族之姓含义相同。
其三,指一些上古的部族。
其四,指一种家族组织。
其五,氏亦可专指族氏这种血缘亲族组织之名号,也可以说只是一种标志。
其六,在西周、春秋时代,作为贵族家族之氏,虽本身是血缘组织,但往往不是以单纯的血缘组织形式,而是以一种政治、军事、经济共同休的形式存在,其自身只作为这共同体的核心。此种共同体有时亦可以氏相称。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汉族姓氏,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贫、高、低、富、贵、贱之分。更是有《百家姓》一书来记录下来。
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王、李、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当代中国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当中,现在,这篇文章不说大姓,只说非常罕见的姓氏来历。
罕见姓氏TOP.1——訾(zi)
訾(zī)姓,非常古老。最先出现的訾姓,是从訾陬(zou)氏简化而来的。夏朝诸侯国中有訾陬国,它的国民大多是称为訾陬氏。而訾陬氏后来简称为訾氏。古代姜姓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市纪台村)有訾城,后为齐所灭,但子孙仍以訾为姓,以纪念这个曾经存在的国度。
訾姓,源于嬴姓,出自战国后期赵国贵族訾辱氏,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在史籍《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载:訾辱氏,赵嬴姓也。訾辱氏与恭叔氏、邯郸氏、婴齐氏、楼季氏一样,都是为周穆王姬满驾御马车的造父之赵氏支裔,是赵武灵王的后裔子孙。
得到这个姓氏的祖先,祭伯。
关于訾姓,《姓苑》上有今齐人本姓祭,以不祥为訾。的记载。由此可见,訾氏是由祭氏改姓而来的。这个姓氏的前身祭氏,系出周朝的爵位为伯的祭国。祭国的子孙,以国为氏而姓了祭。依照《路史》的考证,当时的祭国也就是今河南省郑县的东北。换言之,我国的訾姓家族,在年前发祥于中原地区,是一个流源古老的家族。訾女取氏是上古三皇时期的一个古老而著名的姓氏,主要分布于如今的山东省境内。根据我国许多姓氏的得姓途径判断,很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把自己的姓氏简化为单姓的訾氏的缘故。而訾氏家族多年来,又主要以山东为繁衍中心。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州市)。訾氏后人奉祭伯为訾姓的得姓始祖。
罕见姓氏TOP.2——区(ou)
区姓是出自春秋时期区冶子之后,是夏帝少康庶子越王无馀后裔。区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岭南、两广、港澳珠三角地区,区姓本为荆、扬二州湖广地区的十大姓氏之一,因为唐宋后改欧阳者众,荆湖等地的区姓,因为元祸之后,史籍失据,导致大量改为欧姓或欧阳复姓。
区姓始祖为春秋时期之剑祖越国区冶子,是越王无馀之后,因为学识渊博,而又同为无馀后人,所以受到越王允常所重用,聘为越国军工兵器冶炼官,而经过区冶管理制造出来的兵器,以冠绝天下而闻名!区冶也因为如此而被允常封为湛王,食采於平阳区邑。
春秋的时候有区冶子善于铸造剑,越王允常聘请他铸了五把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后来,区冶之子干将又为楚王铸造了三把剑(龙渊、太阿、工布),这八把剑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剑。
罕见姓氏TOP.3——过(guo)
过姓,是个古老而又少见的姓氏。
有说源于姒姓,出自夏朝诸侯国过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过国,夏诸侯,后因以为氏,望出高平。古寒国被大禹建立夏王朝时所灭,之后大禹封自己子侄到原寒国过邑,建有姒姓过国,故址在今山东省烟台市下辖的莱州市一带。后由于维护夏王朝的统治,支持夏王姒相对抗寒浞,因此为东夷族首领后羿的家臣寒浞之子寒浇所灭。
灭国后的姒姓过国公族子民们,有以失国之名为姓氏者,称过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据说,该支过氏族人后有因避难去辶底改为称呙氏者,后再简为呙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姒姓过氏族人皆尊奉大禹为得姓始祖。
过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五百零四位,以高平、嵊州、无锡为郡望。主要分布在安徽蒙城县,其次是苏锡常地区和浙江嵊州,海盐等地。
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引《风俗通》:过国,夏诸侯,后因以为氏,望出高平。在汉唐之间上千年,竟未见一位过姓人物载于史册。北宋初钱塘老儒编纂的《百家姓》没有收过姓,说明当时过姓极少。
罕见姓氏TOP.4——哈(ha)
哈姓,有说来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都尔哈氏,世代居住喀喇沁(今内蒙古喀喇沁旗),元末明初,在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禁胡姓诏》时,即改汉姓为哈氏,迁居长葛郡(今河南许昌长葛),世代相传至今,族人众多。
明朝著名文学家杨慎在《希姓录》中记载:有哈永森,今湖北有此姓。哈永森,就是原蒙古族都尔哈氏族人的后代。
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四十五位,望族出长葛郡、金山郡。
罕见姓氏TOP.5——(万俟(moqi)
万俟本来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跋氏进入中原,后来就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万俟部落的人称为万俟氏。
北魏有十大贵族,万俟为其中之一。万俟本来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北魏朝是由道武帝拓跋珪创建,拓跋珪原是鲜卑君主的后代,在战乱中长大,他成年后,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占地称王,扩展势力。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跋氏进入中原,后来就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北魏君位传六王后,由献文帝拓跋弘继承,他的三弟的公族中产生了万俟姓,就是万俟氏的始祖。
根据《魏书》记载,头一个以万俟为姓的是万俟丑奴,是宁夏固原人。
中华泱泱大国,还有更多的罕见姓氏。它揭示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