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https://m.39.net/disease/a_6893072.html1月2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在中西部地区领先,未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基本形成具有自主技术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未来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5%。
划重点:
聚焦科技变革最前沿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主动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优势区域,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吸引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全面融入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建设10个左右省实验室,力争在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分支(基地),争创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个高水平创新平台。
形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10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培育引进家引领型企业,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10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资本规模突破亿元,汇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资源规模超万亿元,初步建立创新效能大幅提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系统。
推动省智能传感器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加快建设,支持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和开封、洛阳、新乡、鹤壁、三门峡、南阳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一谷多园”建设。
建设一批软件产业园,争创国家级软件名园。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骨干企业,推动软件产业集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创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加快推进省大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国家(郑州)数据枢纽港,推动政务数据资源汇聚、交换、共享和开放,支持各类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产业(交易)中心建设。
支持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确权交易业务,打造数字资产区块链交易平台。
重点打造伏牛山产区、大别山产区、太行山产区、怀药产区和黄淮海平原产区五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支持新乡、安阳、平顶山等打造医用物资应急储备基地和医用卫材生产基地。
支持洛阳、安阳、商丘、鹤壁等地生物农药、生物兽药、新型动物疫苗等重大产品开发,研制可替代抗生素的生物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促进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培育壮大新乡、许昌、周口、濮阳等生物制造产业集群,支持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园,提升氨基酸、乳酸、维生素等大宗发酵产品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良性和高端化发展。
依托郑州高新区、柘城县、方城县、长葛市等,规划建设超硬材料特色园区,大力发展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精密高效磨具等高端超硬材料及制品,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推进郑州铝合金、鹤壁镁合金、安阳钢铁、洛阳钨钼钛等金属材料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开发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加快发展中高端铝加工、镁合金、钼钨铜钛深加工等轻型化、专用化合金材料,积极发展航空航天用铝合金、硬质钨合金等高性能专用材料,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向高精尖制品延伸。
支持许昌、安阳、信阳、濮阳等风机主机生产基地扩能提效,带动叶片、轴承、制动器、塔筒等风电配套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风电装备产业链更加完备。
培育汽车与能源、交通等融合发展新业态,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
在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国计民生及大众消费等7个重点行业领域实施个应用场景精品解决方案。建设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园、鹤壁空间地理信息与5G融合应用试验区。
培育1—2家具有一定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通用航空整机制造企业,培育壮大郑州上街、安阳北关、周口西华等无人机研发制造产业集群,推动“5G+无人机”“北斗+无人机”走在全国第一方阵。
依托郑州都市圈丰富的文化创意资源,打造国家文化创新高地,支持建设一批文化创意节点城市和文旅文创名镇(城)。
筹建河南省量子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量子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聚焦氢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展氢能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推动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进行战略合作,加强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等基础理论研究。
加快建设医院、医院等健康领域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平台和健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试验能力。
建设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10个左右省实验室,力争在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分支(基地)。
提升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运行质效,积极参与中部地区技术交易市场联盟,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郑州建设技术要素交易市场,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或行业性技术转移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附全文:
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型攻坚期。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意义重大,既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省战略位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更是建设现代化强省、应对全球变革与挑战的重大战略抉择。根据《“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立足新阶段,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蓝图
(一)发展基础。年以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量子信息、氢能等未来产业也呈突破发展态势,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4%,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4.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4%,较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初步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农机装备、航空轴承、诊断试剂、血液制品、智能传感器等研发和产业化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在盾构、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流感疫苗等领域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全省新兴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初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两番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达到家,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落户我省,中科院计算所郑州分所、中德智能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落地建设,一批创新成果和装备在蛟龙号、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上应用。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亿元,是年的两倍;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4.5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亿元,分别为年的2.3倍和8.4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双创发展成效显著,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等7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绩突出,双创市场主体数量稳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链式集群化优势逐步显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传感器、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郑州下一代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服务、许昌节能环保、平顶山新型功能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十个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前沿技术加快突破发展。我省是国内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