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经沙水注考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06/5677813.html

《水经.沙水注》考略

A1

△又屈南至扶沟县北。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亦谓之宋沟也。又迳陈留县故城南。孟康曰: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矣。

沙水,据《水经渠水注》记载,自今河南淮阳县境内分古狼汤渠东出,又东至鹿邑县南,又东略循今芡河至安徽怀远县南入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杜预注:“沙,水名。”《说文》:“楚东有沙水。”沙汭即指沙水入淮处。[1]

芡河风光(资料图)

图片摘自网络

牛首乡(牛建城),又名牛首城。在今河南开封县南。《水经·渠水注》:“新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建城。”又,“沙水又东南径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寰宇记》卷1陈留县:“牛首城,在县西南十一里”[2]

鲁渠水(鲁沟),汴水支流。在今河南杞县南。《方舆纪要》卷47:鲁沟“自陈留县流入境,下流入于汴河”。汴水支流。在今河南杞县南。[3]

陈留县故城,位于开封市陈留镇,系汉代遗存;现存东城墙长余米,残高8米,底宽20米,其余个别地段尚可依稀辨寻,文献记载,陈留,秦置县,汉魏时为陈留邵、陈留国治所,历代屡经兴废,因长年战乱及黄河淤积破坏严重。[4]

鲁沟水又东南迳圉县故城北。县苦楚难,修其干戈,以圉其患,故曰圉也。或曰,边陲之号矣。历万人散,王莽之篡也,东郡太守翟义兴兵讨莽,莽遣奋威将军孙建,击之于圉北,义师大败,尸积万数,血流溢道,号其处为万人散,百姓哀而祠之。

圉县故城,位于河南省杞县圉镇乡前后城村,系春秋、战国、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垣周长约米,残高1-3米,底宽10米左右。系红粘土、砂石混合夯筑而成,夯层厚约10厘米。城内发现夯土建筑台基,历年出土春秋时期铜剑、矛、戈、镞等兵器,战国、汉代的陶罐、瓮、尊,,绳纹板瓦等.文献记载圉拜秋时郑地,战国属魏,汉残圉县,后历代多有兴废。[5]

又历鲁沟亭,又东南至阳夏县故城西。汉高祖六年,封陈豨为侯国。鲁沟水又南入涡,今无水也。

鲁沟亭,按郦注所述方位推析,鲁沟亭当位于阳城县故城(太康县)西北方向,按此颇疑与方城遗址有关。(备注:方城遗址位于太康县王集乡方城村,系新石器时代、商、周、汉遗存。面积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发现遗迹有灰坑、窑址、房基、夯土墙。遗物石器有磨盘,磨棒、刀、斧。陶器有钵、碗、罐、鼎、盆、豆、大口尊、深腹罐、花边罐、鸡冠耳罐、黑陶鬶、篮纹罐。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亦有夹砂灰陶和少量黑陶。纹饰以篮纹、绳纹为主。遗址主要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也有裴李岗文化和商、周、汉遗存。[6])

阳夏县故城,秦置,属陈郡。治所即今河南太康县。西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西晋属梁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太和十二年()复置,孝昌四年()属阳夏郡。北齐为淮阳郡治。隋开皇七年()改为太康县。[7]

涡(guō)水,一作濄水。古狼汤渠支津。即今淮水支流涡河。《汉书地理志》淮阳国扶沟县:“涡水首受狼汤渠,东至向入淮。”向县故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故道自今河南扶沟县东分狼汤渠(魏晋以后称蔡水),东流经太康县北、鹿邑县南,以下循今涡河至怀远县东入淮。为中原地区水运航道之一。东汉建安十四年()、三国魏黄初六年()曹操、曹丕向东南用兵,均由此道。唐宋时代如逢汴河运道受阻,亦赖此河沟通南北。元代以后,黄河屡南决,夺蔡、涡入淮。蔡河淤断,太康以上涡河上源时有变迁。清代以后始成今状。[8]

沙水又东南迳斗城西,《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殡伯有尸,其臣葬之于是城也。

斗城,《左传》记载:“襄公三十年(公元前年)子产葬伯有于斗城。”杜预注:“斗城,郑地名。”《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八七)开封府二古迹条载:“斗城在陈留县南。”《水经注》:“沙水东南经斗城西。”《开封府志》(卷十六)古迹条载:“斗城在陈留县南二十五里。”《河南通志》(卷五十一)古迹条载:“斗城在陈留县南二十五里。”当地学者认为“斗城”在今通许县朱砂镇北的“斗厢”一带。[9]但按郦注所述方位推析,斗城显然位于牛首亭的西北方向;按此颇疑斗城与今通许县西城村战汉城址有渊源。该城址位于通许县冯庄乡西城村、小城村一带,系战国、汉遗存,城址呈方形,边长约0米,夯土城墙遗迹所剩无几.城内出有相当数量的筒瓦、板瓦、瓦当、绳纹砖、陶拍、缸、瓮、盆、豆片,以及铜镞等遗物。[10]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亭东,《左传.桓公十四年》,宋人与诸侯伐郑东郊,取牛首者也,俗谓之车牛城矣。

牛首亭(车牛城),牛首亭即春秋郑牛首邑。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水经-渠水注):“沙水又东南径牛首亭东。……俗谓之车牛城矣。”[11]牛首亭是春秋时郑国有名的城池。据《辞海》记载:“牛首古地名,春秋郑牛首邑。故城在今通许县西北。”《左传》载:“桓公十四年,宋人伐郑,取牛首,即此。”“牛首春秋地名,晋悼公伐郑,师于牛首。”《元丰九域志》(卷一)东京条载:“京东南九十里有牛首城,裘氏亭。”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牛首在今通许县城东北,距离甚延,约有3华里,即今通许县城关镇东北邢岗村一带。[12](备注:按上述郦注所述方位次序综合考量,牛首乡(牛建城)与牛首亭(车牛城)虽然可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为两处不同的地望)。

沙水又东南,八里沟水出焉。又东南,迳陈留县裘氏乡裘氏亭西,又迳澹台子羽冢东,与八里沟合。按《陈留风俗传》曰;陈留县裘氏乡有澹台子羽冢,又有子羽祠,民祈祷焉。京相璠曰:今泰山南武城县,有澹台子羽冢,县人也。未知孰是?因其方志所叙,就记缠络焉。

八里沟水,张步天认为(前)八里沟水系沙水支分,与其后的沙水支流八里沟水分复回注,构成一支泓。故道均在今河南省通许县境内。[13]

澹台子羽冢,位于河南开封通许县城关乡东金园村东北,年代不详,子羽即公孙挥,春秋时期郑国卿士,曾佐子产相郑。墓冢高14米,面积约平方米,冢上遍植翠柏,景色宜人。县志记载为郑子羽墓,内涵未详。[14]

裘氏亭,秦朝时为一城池。《辞海》:“裘氏古地名,(庄子.列御寇)呻吟裘氏之地。”《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八七)开封府二古迹条载:“裘氏城在通许县东。”《寰宇记》:“裘氏城在陈留县南六十里。”《金史地理志》:“通许县有裘氏亭。”《大清一统志》:“裘氏在县(指通许)。”《元丰九域志》(卷一)东京条载:“东南九十里有牛首城,裘氏亭。”裘氏城的地理位置,经调查在今通许县苗岗、前李村一带。[15]

A2

沟水上承沙河而西南流,迳牛首亭南,与百尺陂水合。其水自陂,南迳开封城东三里冈,左屈而西南流转,注八里沟。又南得野兔水口。水上承西南兔氏亭北野兔陂,郑地也。《春秋传》云:郑伯劳屈生于兔氏者也。

百尺陂水,逢泽,逢泽又称逢池、蓬池、百尺陂、福源池,在今开封市南。《元和郡县图志》卷七河南道三开封县下载,逢泽在县东北十四里,“今号蓬池”。《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陈留郡开封县下云:“有福源池,本蓬池,天宝六载更名,禁渔采。”《太平寰宇记》卷一开封县下载,逢泽在县东北十四里,“今名蓬池,唐天宝六年改为福源池。[16]

野兔水,百尺陂水支流,上源为野兔陂,野兔陂西有一小湖,名制泽。故地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17]

开封城,即启封故城,位于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系战国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垣周长米,现城址西北角保存较好,西墙残长余米,残高6米,基宽30余米,其它地段损毁严重,城墙夯土筑成,夯层厚约16厘米。发现5座城门遗迹,历年出土有铜矛、戈、镞等兵器及鼎、罐、豆等陶器及绳纹板、筒瓦等残片。文献记载:启封城始建于春秋,取。启拓封疆”之意,西汉避景帝讳改开封并多所增修,唐延和年间废。[18]

陂水东北入八里沟,八里沟水又南迳石仓城西,又南迳兔氏亭东,又南迳邵亭西,东入沙水。沙水南迳扶沟县故城东,县即颍川之谷平乡也。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焉。建武元年,汉光武封平狄将军朱鲔为侯国。

石仓城,或说即上仓城。在今河南通许县西。《水经·渠水注》:“八里沟水又南径石仓城西。”《寰宇记》卷1陈留县:“《城冢记》:‘郑庄公理开封东南,筑此城,积仓粟,因名盛仓城,盛与石音相似,故号石仓城。”[19]

兔氏亭,按张文华推测的野兔陂在今尉氏县西北。[20]结合郦注“兔氏亭北野兔陂”推测则兔氏亭亦大致位于尉氏县西北一带。爬梳相关文普资料今尉氏县西北有汉代鸡王城抑或与之有渊源。(备注:鸡王城址,位于尉氏县庄头乡鸡王村南,系汉代遗存;俗称“康王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墙高6米,基宽30米,夯士筑成.夯层厚12厘米左右.城内散存大量绳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绳纹砖、“大泉五十竹陶钱范及陶器残片、石器等。另发现有汉代砖室墓。判断为一座汉代城址。[21])

扶沟县故城,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四十四里古城村。《水经沙水注》:“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东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西晋初废,后复置。[22]

沙水又东与康沟水合,水首受洧水于长社县东,东北迳向冈西,即郑之向乡也。后人遏其上口,今水盛则北注,水耗则辍流。又有长明沟水注之,水出苑陵县故城西北,县有二城,此则西城也。二城以东,悉多陂泽,即古制泽也。京相璠曰:郑地。杜预曰:泽在荥阳苑陵县东,即《春秋》之制田也。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谓之龙渊泉。渊水流陵邱亭西,又西,重泉水注之,水出城西北平地。泉涌南流,迳陵邱亭西,西南注龙渊水。

康沟水,洧水枝津,沙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省扶沟县西北注入沙水。[23]

向冈(向乡),按《方舆纪要》:“在开封府尉氏县西南五十里。”具体不详。

长明沟水,在今河南尉氏县西。《水经·渠水注》:长明沟水“出苑陵县故城西北……谓之龙渊泉,……东南径凡阳亭西,而南入白雁陂……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寰宇记》卷1开封府尉氏县:“长明沟,在县西四十五里,源出许州长葛县界,与大沟合”[24]张步天认为长明沟水系康沟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东南注入康沟水。[25]

苑陵县故城,此处应指小苑陵城,位于尉氏县岗李乡霍庄村西北,系汉代遗存;据《读史方舆纪要》等载为“小苑陵城”。分南北二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城墙夯土筑城,夯层厚约10厘米,东西垣发现城门遗迹。城内东北部有夯土建筑高台。采集有绳纹板瓦、筒瓦、砖及陶器残片、铜镞等物。[26]

古制泽,在今新郑市东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苑陵条云“有制泽”。[27]

龙渊泉,汉魏时期泉名。在今新郑市区东北15公里,龙王乡西部、薛店镇东部一带。苑陵县故城西北,平地出泉,世称“龙渊泉”。泉水西流,重泉水注入,又南流,注入白雁陂。《水经.潠水注》:(苑陵)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谓之“龙渊泉。”即指此。[28]

陵邱亭,具体不详。

龙渊水又东南迳凡阳亭西,而南入白雁陂。陂在长社县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司马彪《郡国志》曰:苑陵有林乡亭。白雁陂又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东转北屈。

白雁陂,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洧川镇西北三里。《水经·渠水注》:白雁陂“在长社县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29]

凡阳亭,按白雁陂所在(洧川镇西北三里)推析颇疑凡阳亭与尉氏县大马乡小任泽村汉城有关。该城址城址平面呈方形,依岗而筑,每边长米.现地面上存西城墙,高2-3米,夯土所筑,夯土层厚12厘米,圆形夯窝。城内有大量砖瓦残片。发现有五铢钱、货泉、铜镞、剑等。《尉氏县志》记载:县西偏南有蔡城,即此。[30]

长社县故城,(详洧水注)结合相关考古资料推析颇疑郦注之长社县故城即今郭村城址。该城址位于长葛市增福庙乡高庙郭村北及村东,系战国遗存,在金鱼河南岸,俗呼为紫禁城,分内外两城,内城正方形,边长约米,城墙仅存西南城角部,长约50余米,夯层厚10-15厘米,夯窝直径8-10厘米.外城边长约l公里,墙基依稀可寻,外城东存一高台高20米,传为子产台.城内外历年曾出土铜剑、镞、刀、战国货币等物。[31]

林乡故城,即春秋时棐林。在今河南新郑市东二十五里。《史记·魏世家》:“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集解:“徐广曰:‘林乡在宛县’”[32]

又东迳向城北,城侧向冈,《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者也。又东右辶也为染泽陂,而东注于蔡泽陂。长明沟水又东迳尉氏县故城南。圈称云:尉氏,郑国之东鄙。弊狱官名也。郑大夫尉氏之邑。故栾盈曰:盈将归死于尉氏也。沟渎自是三分,北分为康沟,东迳平陆县故城北。高后元年,封楚元王子礼为侯国。建武元年,以户不满三千,罢为尉氏县之陵树乡,又有陵树亭,汉建安中,封尚书荀攸为陵树乡侯。故《陈留风俗传》曰:陵树乡,故平陆县也。北有大泽,名曰长乐厩。

染泽陂,在今尉氏县西南。[33]

蔡泽陂,在今尉氏县西南。《魏书》卷一O六《地形志中》许昌郡鄢陵条云有“蔡泽陂”。[34]

尉氏县故城,秦始皇二年(前)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尉氏县。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属陈留郡。北魏兴安元年()废。太安三年()复置。[35]

平陆县故城,西汉景帝元年(前)置平陆侯国,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地节元年(前69)国除,改为县。东汉建武元年(25)废。[36]

陵树亭,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国志·魏书·荀攸传》:建安十年(),冀州平,荀攸“封陵树亭侯”。[37]

长乐厩(泽),在今尉氏县北。《续汉书·郡国志三》陈留郡尉氏条,刘昭注引《陈留志》云:“有陵树乡,北有泽,泽有天子苑囿,有秦乐厩,汉诸帝以驯养猛兽。”《水经注》卷二二《渠水》云:“沟渎自是三分,北分为康沟,东迳平陆县故城北,……北有大泽,名曰长乐厩。”按,这段话颇难解,熊会贞疑此处有误文。[38]张步天推测大泽长乐厩在通许县南。[39]此外关于长乐厩的官名,主要有长乐厩丞,主养马,员吏十七人,卒驺二十人。见《后汉书·百官志》。[40]

A3

康沟水又东迳扶沟县之白亭北,《陈留风俗传》曰:扶沟县有帛乡帛亭,名在七乡十二亭中。康沟水又东迳少曲亭。《陈留风俗传》曰:尉氏县有少曲亭,俗谓之为小城也。又东南迳扶沟县故城东,而东南注沙水。

沙水又南会南水,其水南流,又分为二水。一水南迳关亭东,又东南流与左水合。其水自枝渎南迳召陵亭西,疑即扶沟之亭也。而东南合右水,世以是水与鄢陵陂水双导,亦谓之双沟。又东南入沙水。沙水南与蔡泽陂水合,水出鄢陵城西北。《春秋.成公十六年》,晋、楚相遇于鄢陵,吕锜射中共王目,王召养由基,使射杀之。亦子反醉酒自毙处也。陂东西五里,南北十里。

扶沟县之白亭,即今河南扶沟县北四十五里白亭城。《魏书·地形志》扶沟县:“有白亭城。”《寰宇记》卷2扶沟县:“白亭,《陈留风俗传》云:扶沟县有帛乡帛亭。《舆地志》:鄢陵,楚之边邑也。平王封太子建之子胜白公,因居焉。”

尉氏县少曲亭,在今河南尉氏县东。《水经·渠水注》:“康沟又东径少曲亭。《陈留风俗传》曰:尉氏县有少曲亭,俗谓之小城也。”[41]

扶沟县故城,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四十四里古城村。《水经沙水注》:“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东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西晋初废,后复置。[42]

召陵亭,西汉扶沟县曾下设帛乡、汲乡、扶乡、匡亭乡、纯孝乡、安乐乡等7乡,设扶亭、孟亭、帛亭、匡亭、关亭、平周亭、召陵亭、洧阳亭、太平亭、雕亭、桐门亭、支亭12亭。[43]召陵亭为12亭之一,具体不详。

蔡泽陂水,详前。

鄢陵城,位于河南省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田岗村一带,系春秋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内城正方形,边长约米.夯筑城墙上部平夯,下部有夯窝。现外城西南角城墙残长约米,高3米,东城墙残存约米,高1.50米.城内出土有粗绳纹鬲、细柄豆、板瓦等。《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於鄢”即指此城,西汉末遭黄水淹没。[44]

陂水东迳匡城北,城在新汲县之东北,即扶沟之匡亭也,亭在匡城乡。《春秋.文公元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即此邑也。今陈留、长垣县南有匡城,即平邱之匡亭也。襄邑又有承匡城,然匡居陈、卫之间,亦往往有异邑矣。

扶沟之匡亭,按洧水注“洧水又迳匡城南,扶沟之匡亭也。又东,洧水左迤为鸭子陂,谓之大穴口也。”鸭子陂,在今扶沟县南。《魏书》卷一O六《地形志中》许昌郡新汲条云有“鸭子陂”[45]《一统志》称《旧志》鸭冈陂在扶沟县南三十五里。[46]按郦注结合相关地形图等综合考量,鸭子陂约位于今扶沟县练寺镇西的低洼地带。此则扶沟之匡亭(匡城)亦应在练寺镇西北一带;但遗憾的是尚未见有相关考古发掘报告。

新汲县故城,西汉神爵三年(前59)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汉书·地理志》注引阚骃云:“以河内有汲,故加新也。”东魏属许昌郡。隋废。[47]按此新汲县故城应即今扶沟县固城村古城;考古资料显示该古城位于扶沟县固城村,系春秋、汉遗存,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米,东西宽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四城角为圆转角,西墙中段偏南处稍向外凸。现存夯筑城墙基宽约20米,高2-8米不等.墙外有护城壕环绕.城址四门轮廓尚清楚,门道宽约5米.城内现存数处夯土台基.发现有圆筒形陶排水管道、冶炼炉址、水井、墓葬等遗迹,出土遗物有窖藏春秋楚金银币、陶鬲、罐、钵、碗等。[48]

陂水又东南至扶沟城北,又东南入沙水。沙水又南迳小扶城西,而东南流也。城即扶沟县之平周亭,东汉和帝永元中,封陈敬王子恭为侯国。沙水又东南迳大扶城西,城即扶乐故城也。城北二里有《袁梁碑》,云:梁,陈国扶乐人。后汉世祖建武十七年,更封刘隆为扶乐侯,即此城也。涡水于是分焉,不得在扶沟北便分为二水也。

大扶城,学界多认为即今周口太康县清集乡扶乐城村城址,系春秋遗存,面积约0平方米,文化层厚l米余,采集有粗绳纹鬲、盆、罐等遗物。扶乐城村北分布有数处汉墓,其中村东北有一墓冢高3米,周长80米;为砂疆土堆积而成;封土内有残砖出土,一侧饰几何形图案,传为扶乐侯刘隆墓。此外村北发现的一批汉代墓葬,面积2万平方米;出土有几何形图案墓砖、绳纹墓砖.器物有汉代陶鼍、内瓮等。[49]

小扶城(平周亭),熊会贞认为:“大扶在太康县西北,小扶当更在西北”。按此方位推析小扶城很可能便是扶沟县东北四十四里的古城村亦即前文之扶沟县故城。

《袁梁碑》,戴震将梁改为良。杨守敬认为良、梁音同互用。(郦《注》作梁,良、梁音同互用。《左传》季梁,《涢水注》作季良,亦其类也。会贞按:《天下碑录》,《良碑》在太康县圉城镇西南三十里,扶乐城石竿庙。又云,在县西北三十里阳夏墓下,今佚。[1])此处为墓碑,碑石及碑文皆已亡佚,亦无拓本传世。郦道元言此碑位于大扶城北三里,碑名袁良碑,然此碑文全文、立碑年代及缘由皆未有言及,张鹏飞认为此碑或非道元所亲见。[2]

[1]《水经注疏》,第页

[2]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11月,第89页

A4

△其一者,东南过陈县北。

沙水又东南迳东华城西,又东南,沙水枝渎西南达洧,谓之甲庚沟,今无水。

东华城,《水经·洧水注》中有“华城”一名。杨守敬《水经注疏》认为《洧水注》之华城应即东华城。西华县名当相对于东华城而言。[51]但《洧水注》之华城(亦称华阳故城),位于今新郑市郭店乡华阳寨村。[52]与西华城(今西华县城关镇)显然相去较远,无法形成有效的方位参照;杨守敬的揣测显然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很可能是杨氏未结合此处出现的东华城进行综合校验所致的)。当然其门人熊会贞对此进行了纠正。认为东华城即此处之东华也。(会贞按:《颍水》篇西华县下,有东故言西矣,指此东华也。[53])。具体不详。

甲庚沟,,张步天认为洧水支分为大穴口通鸭子陂之水道,鸭子陂又有水道注甲庚沟,称鸭子陂余波。大穴口故地在今河南省扶沟县城北贾鲁河西侧。此水与鸭子陂余波、甲庚沟构成一段洧水闭合支流。而甲庚沟系洧水支流,水承鸭子陂余波。今河南省扶沟县城有河道,连接贾鲁河、清水河、后李河,向东南,此河段与甲庚沟相合。甲庚沟东另有一段故渎注沙水。[54]

沙水又南与广漕渠合,上承庞官陂,云邓艾所开也。虽水流废兴,沟渎尚夥。昔贾逵为魏豫州刺史,通运渠二百里馀,亦所谓贾侯渠也。而川渠迳复,交错畛陌,无以辨之。

广漕渠,河渠名。三国魏正始二年(),司马懿为灭吴作准备,命尚书郎邓艾巡行淮水流域,邓艾建议开河渠、兴屯田。遂自钟离(今安徽凤阳东)而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广行屯田。乃扩修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水、颍水,开广漕渠,全长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遂资食有余而无水害。[55]

庞官陂,在今西华县西北。《水经注》卷二二《渠水》:“沙水又南与广漕渠合,上承庞官陂,云邓艾所开也。”《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淮阳郡西华县条云有邓门废陂,神龙年间县令“张余庆复开,引颍水溉田”。[56]

贾侯渠,三国魏文帝时豫州刺史贾逵所开,故名。“通运渠二百余里”(《三国志·魏志·贾逵传》)。故道约在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后因川渠径复交错,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时已无法辨认。[57]

沙水又东迳长平县故城北,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城东北三十许里,犹有羲城实中。舜后妫满,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器用,妻以元女太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太姬好祭祀,故《诗》所谓坎其击鼓,宛邱之下。

宛邱在陈城南道东。王隐云:渐欲平,今不知所在矣。楚讨陈,杀夏征舒于栗门,以为夏州后。城之东门内有池,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许步,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水中有故台处,《诗》所谓东门之池也。城内有《汉相王君造四县邸碑》,文字剥缺。不可悉识。其略曰:惟兹陈国,故曰淮阳郡,云云:王君清惠著闻为百姓畏爱,求贤养士,千有馀人,赐与田宅。吏舍,自损俸钱,助之成邸。五官掾西华陈骐等二百五人,以延熹二年云云,故其颂曰,修德立功,四县回附。今碑之左右,遗墉尚存,其础犹在。时人不复寻其碑证,云孔子庙学,非也。后楚襄王为秦所灭,徙都于此。文颍曰西楚矣,三楚斯其一焉。

城南郭里,又有一城,名曰淮阳城,子产所置也。汉高祖十一年,以为淮阳国。王莽更名新平,县曰陈陵,故豫州治。王隐《晋书地道记》云:城北有故沙,名之为死沙。而今水流津通,漕运所由矣。

长平县故城,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十八里。东汉属陈国。西晋初废。永康元年()复置,属颍川郡。南朝宋属陈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后复置。北齐废。[58]

宛邱(丘),在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传说为伏羲建都的地方,又称平粮冢、贮粮台,伏羲(生卒年不详)即太昊,(或作太皓、太皞),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时代象征性的代表人物.。[59]

东门之池,在今淮阳县城。《水经注》卷二二《渠水》:“城(陈城)之东门内有池,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许步,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水中有故台处,《诗》所谓东门之池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八河南道四项县条云:“东门池在州城东门内道南。”[60]

《汉相王君造四县邸碑》,施蛰存先生考证此碑仅见于郦注,后世遂无著录。(舍按:此碑亦仅见于郦注,后世遂无著录。郦氏已云,殆不久即亡失矣。[61])

邸,按《说文》:“邸,属国舍也”。汉诸郡王侯为朝见而在京都设置的住所亦称邸。[62]有学者研究汉代之邸认为《汉相王君造四县邸碑》之邸指的是京师以外郡县之邸。[63]

陈(县)城与淮阳城,陈城约今河南淮阳县。春秋时陈国国都。后楚顷襄王曾迁都于此。现县城东南尚存多年前平粮台古城遗址(属龙山文化),城墙残高3米余,城内面积达3多平方米。城北有太昊陵。[64]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建都于此。北魏废入项县。[65]考古资料显示,陈楚故城位于淮阳区城关镇南,系东周遗存,根据文献记载,今淮阳县城为西周时陈国都城,战国末期又曾作为楚国的临时国都.年曾予试掘.故城呈方形,夯筑城垣残高2-5米,基宽20余米,周长4余米。出土有板瓦、筒瓦、囊鬲、豆及铜蚁鼻钱等。城外分布有春秋时期墓葬,现四周有城湖环绕。(见《中原文物》特刊年)[66]

平粮台遗址

摘自(淮阳平粮台开创了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先河!掌上淮阳V-12-29)

摘自淮阳新网-10-18

沙水又东南而南屈,迳陈城东,谓之百尺沟。又南分为二水,沙水出焉。沟水东南流,谷水注之,水源上承涝陂。陂在陈城西北,南暨牵城,皆为陂矣。陂水东流,谓之谷水,东迳涝城北,王隐曰:牵北有谷水,是也,牵即柽矣。《经》书公会齐、宋于柽者也。杜预曰:柽即牵也,在陈县西北为非,柽,小城也,在陈郡西南。

沙水枝津/百尺沟,沙水支分,注颍水。故道在今河南省淮阳市至安徽省阜阳之间。[67]

牵(柽)城,具体不详,按“(涝陂)南暨牵城”推析约今

涝陂,按上述郦注“(涝)陂在陈城西北”,按此涝陂约今淮阳区西北的成片低洼之地。

涝城,按百度地形图推析约淮阳区王店乡西一带,具体不详。

谷水,谷水上承涝陂,涝陂为连通湖,湖承洧水支分五梁沟。谷水上段入百尺沟,即其支流,故道在今河南省淮阳市境内。以下循百尺沟水道,通过百尺堰与颍水交叉,西至今河南省项城北连接平乡诸陂。[68]

谷水又东流迳陈城南,又东南流入于沙水枝津,又东南流注于颍,谓之交口,水次大堰有,即古百尺堰也。《魏书》《国志》曰:司马宣王讨太尉王凌,大军掩至百尺堨,即此堨也。今俗呼之为山阳堰,非也。盖新水首受颍水于百尺沟,故堰兼有新阳之名也,以是推之,悟故俗谓之非矣。

古百尺堰,新阳堰又称百尺堰、百尺揭、百尺沟,在今沈丘县东。《水经注》卷二二《颍水》:“新沟自是东出,颍上有堰,谓之新阳堰,俗谓之山阳堰,非也”;又卷二二《渠水》:“水(谷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69]

A5

△又东南至汝南新阳县北。

沙水自百尺沟,东迳宁平县之故城南。《晋阳秋》称:晋太傅东海王越之东奔也,石勒追之,燌尸于此。数十万众,敛手受害。勒纵骑围射,尸积如山。王夷甫死焉。余谓后者所以智胜群情,辨者所以文身袪惑,夷甫虽体荷俊令,口擅雌黄,汙辱君亲,获罪羯勒,史官方之华、王,谅为褒矣。

新阳县(故城),秦置,属陈郡。治所在今安徽界首市北小黄尹城子。西汉属汝南郡。东汉建武三十年(54)改属淮阳郡。永元十年(99)仍属汝南郡。[70]

宁平县之故城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东北二十五里宁平城。东汉属陈国。西晋废入苦县。《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年),“石勒率轻骑追太傅越之丧,及于苦县宁平城”,即此。[71]

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明水注之,水上承沙水枝津,东出迳汝南郡之宜禄县故城北,王莽之赏都亭也。明水又东北流注于陂,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又东迳新阳县北,又东,高陂水东出焉。沙水又东,分为二水,即《春秋》所谓夷濮之水也。枝津北迳谯县故城西,侧城入涡。沙水东南迳城父县西南,枝津出焉,俗谓之章水也。一水东注,即濮水也。俗谓之父水也,东迳城父县之故城南,东流注也。

阳都陂,在今周口市郸城县东、鹿邑县南。《水经注》卷二二《颍水》:“水(细水)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又卷二二《渠水》:“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魏书》卷一六《地形志中》南兖州谷阳条载有“阳都陂”。[72]

明水,沙水枝津/百尺沟支分,注阳都陂。故道在今河南省淮阳市至鹿邑县间南境。[73]

宜禄县故城,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南三十七里宜路镇。东汉初废。永元中复置。魏晋间废。[74]

谯县故城,改焦邑置,属泗水郡。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魏黄初元年()立为谯国。东晋咸康四年()改为小黄县。[75]

高陂水,又名高陂。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元和志》卷7城父县:“高陂,县南五十六里。周回四十三里,多鱼蚌菱芡之利。”[76]

城父县之故城,(父fǔ)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城父集。属泗水郡。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谯郡。晋属谯国。南朝宋并入浚仪县。隋开皇十八年(年)复改浚仪县为城父县。[77]

△又东南过山桑县北。

山桑故城在涡水北,沙水不得迳其北明矣,《经》言过北,误也。

山桑县故城,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北三十六里坛城集。阚駰《十三州记》曰:“山生于邑,其亭有桑,因为县名。”东汉改为侯国,属汝南郡。三国魏复为县,属谯郡。南朝宋废。[78]

△又东南过龙亢县南。

沙水迳故城北,又东南迳白鹿城北而东注也。

龙亢县,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七十五里龙亢镇。东汉属沛国,西晋改属谯郡。东晋后废。东魏武定六年()复置,为龙亢郡治。[79]

白鹿城,具体不详。

△又东南过义城县西,南入于淮。

义城县故属沛,后隶九江,沙水东流注于淮,谓之沙汭。京相璠曰:楚东地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杜预曰:沙,水名也。

义城县,亦即义成县,杨守敬认为城与成相通。(守敬按:两《汉》、《晋志》作成,《后魏志》作城,成、城通。[80]),东汉改义成侯国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北十五里拖城。西晋属淮南郡。东晋后废。北魏复置,属临淮郡。北齐废。[81]

沙汭即指沙水入淮处。[82]

[1]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第页。

[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第页。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58页。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66页。

[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7]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第页。

[8]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第2页。

[9]开封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田玉林主编,开封市志-4综合卷,北京燕山出版社,.07,第页

[1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65页。

[11]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第页。

[12]开封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田玉林主编,开封市志-4综合卷,北京燕山出版社,.07,第页

[13]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1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65页。

[15]开封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田玉林主编,开封市志-4综合卷,北京燕山出版社,.07,第页

[16]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7页

[17]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1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58页。

[1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20]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8页

[2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60页。

[2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23]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2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25]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2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60页。

[27]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8页

[28]政协河南省新郑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新郑文史资料第8辑古今地名专辑,,.10,第页

[2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60页。

[3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3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33]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8页

[34]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8页

[3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3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3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38]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8页

[39]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40]-前四史职官辞典

[4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4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43]扶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严明中主编,扶沟县志评审稿上,扶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2,第页

[4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45]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4页

[46]《水经注疏》,第页

[4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4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4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50]《水经注疏》,第页

[51]《中国地名辞源》

[5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17页。

[53]

[54]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

[55]《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56]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9页

[57]《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5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59]《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

[60]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9页

[61]施蛰存撰,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06,第页

[62]-通假大字典

[63]瞿宣颖纂辑;戴维校点,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编,湖南教育出版社,9.11,第页

[64]《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65]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6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页。

[67]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68]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69]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2页

[7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7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72]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1,第53页

[73]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06,第页

[7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7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7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8画以上》

[77]《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7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7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80]《水经注疏》,第页

[8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82]《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