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
一批批白衣天使
披上“战袍”,组成逆行队伍
义无反顾奔赴疫情最紧张的地方
为了支援兄弟县市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市卫健委多次组织医护人员前去支援
作为其中的一支支援队伍
医院先后派出四批人员
共名“战士”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
圆满完成32个检测点人的采样任务
1小时组建31人突击队,1天2夜核酸检测采集样本人次
8月1日上午11:00,医院党总支书记朱向阳接到市卫健委的通知:组织31名医务人员,12点准时到市东区体育馆集合。
周日临近中午下班,31人的队伍如何快速组建?朱向阳立刻召集院领导班子确定名单,医院花名册和年参加过防疫培训的后备名单,挑选出30名精兵强将。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疫情形势,全都做好了随时上“战场”的心理准备。
果然,“战士”很快“应召”而来。
“这个时候,疫情就是命令,医务工作者就是战士。”朱向阳介绍,年疫情暴发的时候,医院组织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了防疫培训、核酸采样训练。8月1日开始,行政后勤人员也纳入到1天2次的训练中。平时的“有备无患”,让医院面对疫情更加有信心。
可是,当天下午4点多,到达新郑观音寺镇后,现场的情况超出了大家的预想。群众们既着急又焦虑,都想快点做核酸检测,现场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5点,31名医务工作者被分配到10个检测点,迅速投入到“战斗”中。
防护面罩把额头压得全是红印。
因为集合时间特别紧急,所有人都没有拿换洗衣物。一身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有男医生在脱下防护服后,渴得一口气喝下一瓶水。
“听到人次的采样工作结束,你不知道我们心里有多轻松,圆满完成任务,为战胜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早检测一个,病毒就能少伤害一个群众,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跟这相比,我们遇到的困难不值一提。”医院院感办主任何会芳说。
“主场作战”,经过2天2夜的“奋战”,采样人次
有了在新郑的采样经验,8月6日,去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经济开发区“主场作战”,医院的医护人员更有底气了。
8月6日7点出发,9点到达目的地。当医护人员准备换上防护服时,却发现当地村委会没有为他们准备换衣服的房间。时间紧、任务重,顾不上太多,所有医护人员站在村里的大街上套上防护服就开始工作。
“抬头”“张嘴”“说啊”3句话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一上午的采样结束,有些医护人员的嗓子累得都说不出来话。
不仅如此,有村民因为等得焦急难耐,队伍排着排着就乱了;有人喉腔敏感,采样时会有抗拒,甚至说出气话:“能不能不做了”;有些孩子需要采样人员耐心安抚后才能采样。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中午12点半,太阳毒辣,采样工作暂停。队员们赶紧利用短暂的时间休整。刚刚脱下防护服,“扶住,扶住。”原来是有3名医护人员出现了中暑、头晕的症状,大家马上买来冰镇的瓶装水为他们降温。半个小时后,3个人才缓过来劲儿。
此时,可供休息的“床”也只有村委会办公室的凳子和桌子。“都是‘自己家’,没啥要求。顺利完成采样,不漏检一人才最重要。”何会芳说。
深夜,医院的医护人员还在为居民采样。
就这样,31名医护人员在许昌的采样工作持续了2天2夜,共采样人次。“很多志愿者忙前忙后,大家齐心协力才完成了采样工作。”何会芳介绍。
半个月“出征”4次,人,采样人次
8月15日晚上10点多,市卫健委通知医院组织30名医护人员支援商丘。朱向阳16日凌晨1点安排各科室负责人逐个通知医护人员早上6点集合,7点出发。
17日晚上11点,30名医护人员完成了采样工作,从商丘回到长葛,暂时在酒店隔离。
参加了新郑、许昌、大周镇、商丘四次采样行动的护士周俊娜,在本轮疫情暴发之前本打算去郑州的婆婆家看望儿子,结果接到支援的通知,来不及交代老人,医院。至今她已有1个月没有见到孩子。她的丈夫是一名警察,已经一个月没有回过家,夫妻俩的繁忙工作让周俊娜对孩子有些愧疚。
“医务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从选择进入医疗系统,我们都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周俊娜说,“对这个工作,我们无怨无悔。”
正因为医院医护人员无畏地付出,为了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援助,新郑市卫健委和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分别向医院赠送了锦旗和鲜花。
“这4次核酸检测采样支援活动,我院共派出4批人,是咱长葛派医院,并完成了32个检测点人次的采样任务。”朱向阳说,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所有医护人员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