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清的广通河,你从我心中流过对一组老照片 [复制链接]

1#

清清的广通河,你从我心中流过

马兴礼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一条流淌着希望的河,一条奋斗不息的河,一条勇往直前的河。青春的岁月像首歌,一首充满激情的歌,一首催人奋进的歌,一首难以忘怀的歌”。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新的大变革时代刚刚开始,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新的思潮剧烈撞击着原有的思想大厦,大学刚毕业后还处于迷茫中的我,希望能通过摄影艺术表达我内心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希望在摄影这个领域里能找出一小片属于我自己的芳草地。所以,就购置了摄影器材和黑白照片洗印设备,背起了老旧的照相机,开始了拍摄活动。虽然,后来由于经济原因(行家们懂得,玩摄影是一件很烧钱的事,而那时的我———一个普通中学老师,工资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是很困难的),忍痛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摄影艺术。但几年的时间里,还是拍摄了不少照片,遗憾的是很多很多的照片在反复搬房子(办公室)的过程中丢失了,但也有很少的几张保留了下来。

下面,通过几幅二十年前拍摄的关于广通河的摄影作品,将大家带入到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已经很陌生的年代。那时的广通河水干净清澈、淳朴自然、亲切祥和。清清的广通河水不仅孕育了两岸古老的史前文化——齐家文化,也养育了我们的祖辈,养育了我。

噢!清清的广通河,你从我心中流过……

一、坚持不懈拍摄《夕阳下的广通河》

《夕阳下的广通河》(已载入马兴礼著、北方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探索印记》一书)

这幅《夕阳下的广通河》拍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夕阳和晚霞映红了广通河两岸,蜿蜒曲折的广通河水静静流淌,如诗如画,美丽又安详……

读者可能不相信,这张照片是我化了两三年的时间才拍摄到的。

自从有了拍摄一幅“广通河上的晚霞”照片的想法后,只要有闲时间和合适的天气、时令,一到下午,我就背起摄影包跑到广通河边去转悠、去等待。你根本不知道照片中这样的晚霞和夕阳那天会出现,啥时候会出现,即便出现了,太阳和河道的角度、光线的强弱、河流的曲线等各要素的组合不一定能形成照片中那样恰到好处的画面。因为,太阳落山的位置是变化的,天气是变化的,河水流量是变化的,河水在河道中的流向和轨迹也是变化的。由于经常一个人在日落前后去广通河边转悠、拍摄,时间一长,常在河边看到过我的人们就用异样的目光审视着我,那目光中明显能感觉到他们是在疑惑:这人是不是精神有问题。拍摄不仅化去了我很好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浪费了很多很多的胶卷(要知道那时的胶卷是很贵的)。坚持了几年后,终于得到了这张比较满意的《夕阳下的广通河》。

我很渺小,但却很执着。仅这一幅《夕阳下的广通河》肯定不足于表达我对广通河的情感,探索的路还在继续……

二、广通河上的背影

滔滔东流的广通河见证着父辈们生活的艰辛,奋斗的艰难。下面的两幅照片均拍摄制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用照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后期由作者自己制作完成。

《逝者如斯夫》(已载入马兴礼著、北方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探索印记》一书)

照片《逝者如斯夫》反映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通河上淘沙的老农民在河水中艰难劳动的场景。

滔滔的广通河川流不息,向着它要去的方向坚定地流淌着,每次看着这滔滔不绝的河水,我的思绪总是无法平静,因为广通河留给我们的记忆实在太多太多了!

记得一九八九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吃过晚饭后我背着上大学时购买的牡丹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去了广通河边,在已经拆除的老桥头遗迹“石墩”(大概位于现在的石那努大桥西侧米处)附近,我看到一个淘沙的老农民挖满了一大车沙子后,从河水里钻出来,也不顾一下湿透的裤子,直接驱赶着装满沙子的马车急匆匆地走向了他要去的工地。我知道,他这是为了日落之前还能多拉一趟沙子在赶时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后悔没来得及将那个画面拍下,于是我在原地来了个守株待兔。当他又一次出现在河道里,钻到河水中开始熟练的动作时,我偷偷按下了快门,一张《逝者如斯夫》的黑白底片就这样到手了。

河水是湍急的,马车是静止,那匹骡马是训练有素的,它在耐心等待着主人一锹一锹朝车里装沙子。当一大车沙子装满时,估计汗水已浸透了那位老者的衣服,但他没顾上擦一把脸上的汗水,就驱赶着装满沙子的马车消失在了地平线上……

《背影》(已载入马兴礼著、北方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探索印记》一书)

照片《背影》反映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广通河两岸缺少耕牛和劳力的农民春天播种时“磨地”的情景。

经过几百万年的冲刷和沉积,广通河塑造了两岸宽阔的川道,形成平坦又肥沃的土地。几千年来,广通河水滋润着两岸的农田,养育着两岸的人们,让文明从古老走向了现代,先辈们也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鲜血和生命。我相信,这“广通河上的背影”绝不仅仅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个《背影》!

三、春天的广通河清澈温暖

《那时的广通河水很清澈》(已载入马兴礼著、北方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探索印记》一书)

《小野花在广通河上盛放》

时光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已经有了一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可以拍摄彩色照片了。有一天下午我在广通河边的河漫滩上散步时,看见了照片中的“那一河滩小野花盛放”的壮观场面,原来,广通河边的这一个个小生命也是那么灿烂、那么美丽。我尽量放低照相机的角度,调好了光圈和速度,于是有了这张《小野花在广通上盛放》。

可以看出,那时的广通河河漫滩草甸上生长着野生的“鲁冰花”,说明当时的河漫滩草甸生态环境还未被破坏,仍处于自然状态。

广通河边的树林和草坪上是学生们春游的地方

记得有一年我带领学生去水帘洞搞乡土地理考察,在返回途中经过祁家集大桥附近时大家建议在树林里休息一会,顺便我拍了好多学生们的合影照,只有这一张保留到了现在。

春天的河漫滩草坪上也是孩子们乐于玩耍的去处

四、夏天的广通河最难忘

《我来打个溅水试试这河到底有多浅》(已载入马兴礼著、北方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探索印记》一书)

夏日的广通河边,也是学子们看书复习的好去处

《沐浴阳光》(已载入马兴礼著、北方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探索印记》一书)

广通河边的河漫滩草甸曾经也是我与小伙伴们一起放牧的好场所。下午的阳光已经西斜,广通河水哗哗的流淌着,羊群贪婪的吃着鲜嫩的牧草,小伙伴们在嬉戏玩耍,一幅在阳光下牧羊的美丽图画早就刻印到了我幼小的记忆里。年的一天,吃过晚饭后我来到了石那努大桥以东的广通河边,在夕阳下几个小牧童在玩耍,羊群专注地吃着青草,羊的轮廓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晰又靓丽。这不正是我小时候与小伙伴们一起放牧时的画面吗?很快估计好了逆光下的曝光量,调好了光圈和速度,对好了焦距,快门按下,这张《原野牧歌》就诞生了。

《夏日在广通河里》(已载入马兴礼著、北方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探索印记》一书)

西北人被外地人称为旱鸭子,但家住在广通河边的人却不然。过去,一到夏天,广通河自上而下,游泳玩耍的人一群接着一群,大部分人游泳的动作可能不那么专业,但来个“狗刨”或淹个“虾米”什么的人人都没有问题。

还是年的一天下午,我在现在的大市场后门附近的河道里转悠,看见一群小孩儿在河水里玩得正欢,“兴奋”让我的神经紧张,心跳急剧加快,这不正是小时候的我们吗?我拼住呼吸一边调节相机光圈和焦距,一边偷偷地向他们靠近,我想尽量靠得近些,拍出的效果会更好。突然一个小孩喊了一声“有人来了!”他们有的迅速钻进了水里,有的用双手捂住了下面的那个不能轻易见人的小宝贝,有的赶紧往河外面跑,去找衣服穿,但一切都来不及了,我的快门已经按下,这张动感十足的《夏日在广通河里》就这样被定格了。

五、冬天的广通河上也有快乐

《冬日在广通河上》(已载入马兴礼著、北方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探索印记》一书)

冬天的广通河另有一翻景象。隆冬时节的广通河里会出现“麻肤”(冰凌的一种:很多晶银剔透的小冰晶结成松散的大冰块随河水流动,很壮观。有名的所谓“洮河流珠”其实也就是广通河上的这“麻肤”现象),有些河段上的河道封冻后还会形成冰桥。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这冰桥对两岸人们的交通往来曾带来过极大的便利。

结冰后的河道与其它季节相比安静了很多,但冰层较厚、冰面较广的地方,却成了小孩子们打擦溜、滑冰车的好去处。这幅《冬日在广通河上》也是年冬天在现在的石那努大桥附近拍摄到的。

雪后的广通河“顿失滔滔”,是孩子们玩“冰车”的好场所

源远流长的广通河从远古流淌到了现在,他有咆哮怒吼的时候,也有温顺恬静的一面,但不论是岁月流淌还是季节更替,其美丽是永恒的。美丽的广通河不但孕育了两岸古老的文明,也养育了我们的先辈,养育了现代的广河人,还为生活在两岸的孩子们带来过无尽的快乐!

噢!清清的广通河,你从我心中流过……

年8月20日

声明:

本文照片均由作者自己拍摄制作,未经作者授权,任何人不得使用(尊重原创是一种美德,也是文化人起码的素养)。

作者简介:

马兴礼,东乡族,甘肃省广河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理学学士,现为高级教师。十多篇教学论文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甘肃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或在竞赛中获奖,散文《洋芋花在夏风里盛开》于年9月9日在《民族日报》上发表;制作的教具曾获全州优秀教具三等奖,曾获全州高中地理优质课竞赛三等奖,8年获全州优秀课件评选一等奖,指导的DV作品《探索太子寺八景之一的水帘洞之成因》年获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曾两次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年担任临夏州中学地理优质课竞赛评委。4年、年、年三次担任临夏州中学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委员。曾应临夏州教育局和教师培训中心邀请,为参训教师做了《区域地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年评为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年出版了个人专著《探索印记》一书。年被广河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授予“文艺创作先进个人”称号。

欢迎阅读,欢迎留言(评论),感谢赞赏!感谢转发!感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