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部未完成的自传,是他美好爱情的开始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lx/140108/4323254.html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语盈的领读

音乐

Nightandday—KelikoLee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陪你读书,也是你陪我们读书。

后台回复“读书计划”,一起培养阅读习惯~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因为没提前做好返程方案,阿谷君昨晚刚订好返程的票,点击付款的瞬间仿佛割肉般疼,并且中间还得转两站。费钱不说,完整的一天也都交代在了路上。

昨天才跟大家说对新一年充满了无限期待,今天就被生活给教训了。也好,至少阿谷君知道了提前做准备的重要性。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也是一个道理。阅读给人带来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点一滴渗透进一个人的精气神儿中。

说到这里,我们该继续马尔克斯的故事了,书籍在他的一生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上一期的共读中我们知道,来到卡塔赫纳后,马尔克斯加入了报社,以记者的身份战斗在政治的最前沿,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

他是如何在生活的锤炼下,逐渐成长的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

那些日子,公共秩序不断恶化,新闻审查越发严格,社会环境糟糕透顶。马尔克斯在《宇宙报》的专栏也停了。熬了三个月没有进步,不如及时抽身。

保守派政府的暴力迫害使得自由派人士抛妻弃子,背井离乡。马尔克斯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发生了恶劣的变化,依然夜夜笙歌。

直到有一天,主编萨巴拉冷冷地对他说:“告诉我,加夫列尔,你做这些混账事的同时,有没有意识到国将不国?”

一针见血的话语顿时将马尔克斯击倒,他喝得烂醉,被瓢泼大雨浇成了落汤鸡,患了肺炎。于是,他回到苏克雷的家里养病。

16个月前,母亲刚生下最后一个弟弟,算上他,家里一共有11个孩子。

国家危机与家庭烦恼息息相关,家里还是那样贫穷,艰难度日。好在父母一如继往的乐观,相信每个孩子的胳膊底下都夹着属于自己的那块面包。

马尔克斯开始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一段家族传奇,不过最后只剩下书名。

在苏克雷养病期间,他意识到自己混沌的人生状态,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于是,病好之后,他决定离开《宇宙报》,离开大学,来到了巴兰基亚。

▲巴兰基亚文学小组成员:由左至右(站立者):阿尔弗雷多·德尔加多、拉米罗·德拉·埃斯普列亚、赫尔曼·巴尔加斯、费尔南多·塞佩达、奥兰多·里维拉。前排就座者:罗伯托·普列托、爱德华多(观察报文学增刊副主编)、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阿尔丰索·富恩马约尔、拉蒙·宾耶斯(“加泰罗尼亚智者”)和拉斐尔·马里亚加。

那一年的风刮得特别紧,狂风一扫昔日的晦气,帮他推开了新生活的大门。

“巴兰基亚文学小组”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他们不再是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变成了工作上的伙伴。

就这样,年,他开始在《先驱报》社论版发表文章。

日常工资只够付房租,但他对荣耀和金钱一概不感兴趣。那些日子里,他不间断的写作,不间断的抽烟、读书,长篇小说创作毫无进展,情绪跌落至谷底。

然后就出现了本书开头的场景,陪妈妈去阿拉卡塔卡的卖房之旅把他从深渊中拯救了出来。

他此生有过无数次旅行,这是决定性的一次。他决定写一部全新的小说,迈向全新的未来。

这次旅行让他亲身体会到之前的小说只是胡编乱造,堆彻辞藻,完全没有现实基础。原封不动保留在老宅里,不知不觉间牵动的情感才弥足珍贵。

▲西语版《枯枝败叶》

书名也不请自来,取自外婆描述香蕉公司造成的破坏:“枯枝败叶”。

在马尔克斯与朋友创办的《纪事》周刊即将面世的时候,他也将自己的全付身心投入到《枯枝败叶》的写作之中。小说越写越顺,甚至反客为主,拉着他前行。

马尔克斯在书中幽默地描述:“我很识相地跟着,就当搭顺风车。”

《纪事》周刊的创办,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为了节省版面,他们必须最大限度地精简文字,删去所有不必要的,剩下的字词缺一不可。对于写作,这是最有用的训练之一。

周刊也锻炼了他即兴创作短篇的能力,以弥补排版中出现的天窗。他同时还要给《先驱报》撰稿,还要创作自己的长篇小说。

没有这些高强度的训练,或许他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那段日子,马尔克斯偶遇了苏克雷一个药剂师的女儿梅塞德斯——他未来的妻子。从梅塞德斯13岁起,马尔克斯就不断向她求婚,但从来没有成功。

▲梅塞德斯(13岁)

在梅塞德斯进了修道院之后,他始终认为,他们就算不交谈,不见面,也能心意相通。

苏克雷本是人间天堂,如今也被政治暴力搅得天翻地覆。父母再次决定举家搬往卡塔赫纳,并且已经帮马尔克斯在那里找了一份工作。

家里一贫如洗,他无法拒绝父母的提议,只能从《纪事》周刊辞职,离开巴兰基亚。

他离开几个月之后,《纪事》周刊在发行58期之后,悄无声息地走向完结。时隔半个世纪,马尔克斯依然认为,《纪事》周刊的问世是一桩重要的事件,对于国内新闻界来说,不容忽视。

回到卡塔赫纳之后,父亲终于发现了他辍学的事实,他也终于卸下了心中沉重的包袱,再也不用继续隐瞒下去了。

一切周而复始,马尔克斯又回到了《宇宙报》,仿佛他从不曾离开过。那是他在《宇宙报》最充实的一段日子。主编萨巴拉将政治智慧传授给他,教会他如何在畅所欲言的同时,通过审查。

再次跟家人生活在一起,尽管在警察厅的叔叔为他和父亲还有弟弟都讨了份闲差,他在报社也有一份薪水,但是家里人太多,所有人的薪水加在一起,日子还是过得一惊一乍的。

不幸的是,他们还是没能战胜贫穷,一年之后,马尔克斯担任闲差的人口普查办公室关门大吉,没了那份薪水,家中越发揭不开锅。

为了找寻出路,他不得不再次离开卡塔赫纳,又搬回巴兰基亚。

马尔克斯回到巴兰基亚的时候,《纪事》周刊由于资金短缺,已经停刊了。《先驱报》的几个朋友一点也不好奇他为何回来,仿佛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立刻坐下来,开始帮阿方索写社论。

如今看来,巴兰基来的环境更有利于《枯枝败叶》的创作。他开始精力充沛的修改,并将初稿交给文学小组的朋友们看,并虚心接受他们中肯的意见。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尔克斯从朋友穆蒂斯那里得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洛萨达出版社可能会出版《枯枝败叶》。

▲阿尔瓦罗·穆蒂斯

他激动万分,立刻开始如痴如醉地疯狂修改和检查稿子。定稿之后,还是穆蒂斯坐飞机来到巴兰基亚,帮他把稿子寄往了出版社。

苦等两个月之后,等来的却是退稿信。

这封退稿信尤如晴天霹雳,给了马尔克斯沉重的打击。朋友们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安慰,很久之后,他的情绪才逐渐平复。

他知道,无论退不退稿,《枯枝败叶》都是陪妈妈回乡卖房之后,他最想写的那本书。书中维系着他所有的乡愁记忆,这就够了。

幸好,生活在别处继续。

收到退稿信两个月之后,马尔克斯认识了曾经在洛萨达出版社工作的比列加斯。帮比列加斯在帕迪亚省推销图书,使他两次走上了寻根之路。

虽然没有去家族的发源地,也没有去妈妈的出生地,但这两次怀旧之旅使他感到,世上只有这片神奇的土地,是他真正懂得的。

▲香蕉公司

自从年4月9日波哥大暴动之后,哥伦比亚一直笼罩在政治暴力的阴影之下,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亡,无数人流离失所。

当马尔克斯回到巴兰基亚时,全国陷入混乱,武装部队趁机夺权,皮尼利亚将军就任总统。

为了让马尔克斯有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朋友穆蒂斯可谓操碎了心。

他建议马尔克斯应《观察家》报的邀请,回波哥大去工作,甚至连路费也帮他预备下了。无奈马尔克斯对波哥大始终心有余悸,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朋友们为他提前庆祝了27岁的生日,在他们的劝说和祝福下,马尔克斯终于离开巴兰基亚,重返波哥大,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波哥大已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4月9日事件造成的遗忘淹没了它所创造的历史。城市粉饰一新,新楼拔地而起,仿佛灾难从来没有发生过。

同伴们热情地欢迎马尔克斯的到来,他成了《观察家》报的一名专职记者,在这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为他们心目中的正义事业而奋斗。

马尔克斯本是一个对政治完全不敏感的人,只爱遨游在文学的世界里。

但他的文学才华在冥冥中引领着他走向新闻界,常年内战的国家迫使他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拿起手中的笔,做一个有力度的记者,还原被试图掩盖的真相。

他们报道军政府屠杀街头平民的事件,报道山体滑坡的死亡真相,坐着快报废的飞机去报道乔科省的抗议活动,甚至来到战场,直面战争给平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控诉后勤部队的胡作非为。

他坚持不懈地经受着新闻业的磨砺,找素材,定主题,写报道。

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认为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的最好方式就是继续当记者,而不被任何人扯进任何党派。

在一次驱逐舰的海难事件中,马尔克斯坚持刊登连载,揭露军方向公众隐瞒的惊天内幕,在社会引起爆炸性的反响。

于是,真真假假的死亡威胁向报社涌来,为了避开危机,报社将马尔克斯派向日内瓦采访四国首脑会议。

在飞机上,马尔克斯抑制不住对梅塞德斯的思念,给她写了一封信,并且很无赖地在末尾加上了一句点睛之笔:“一个月不回信,我就定居欧洲。”

一周之后,当他回到酒店,看见了回信。

这便是马尔克斯留给世人的一部未完成的自传。这是一本书的结局,也是他和未来妻子美好爱情的开始。

当我们合上这本书时,眼前会出现一个怎样的马尔克斯呢?是聪明,还是执著?他一生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是因为努力,还是天赋呢?

让我们在明天的共读中,再次回首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马尔克斯走过的不平凡的前半生旅途。

上期回顾:

《活着为了讲述》精读第5天:他流连于酒馆和妓院,做的事却对自己一生有益

领读人:文叶儿,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传我情。愿做一个墨香女子,在书本和文字的熏陶下,于尘世中获得一份安静和从容。

主播:语盈,网媒记者,电台主播,“我就是要这世界上有一束光是为我而打”。

责编:香樟、胡杨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网络,著作版权属于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年读书打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