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的年味儿来自哪儿?是吃腊八粥、灶糖、火烧、饺子?还是贴春联、放炮、收(发)红包?对今年75岁的“灯笼匠”本改性来说,这“年味儿”高挂的红灯笼里有一份儿!
本改性自家生产的灯笼。
祖辈“灯笼匠”
本改性是古桥镇本庄村人,家里祖辈是“灯笼匠”。
据传,本改性的曾祖父本海潮曾在开封学习灯笼制作技艺,后来传授给本改性的祖父本法河、父亲本狮子。
年“本庄灯笼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本改性是传承人。
“我曾祖父年开始做灯笼,我的制作手艺传承自爷爷,算第四代传人。”本改性介绍。
过去,本改行做的都是传统手工灯笼。这些传统灯笼“骨架”材质多是竹条,有时也用高粱杆,灯笼布则是红布、宣纸。
要做好一个灯笼,需要经过穿笼、缝制、装笼、粘金条、缠头等工序。“先定好骨架、再制作灯笼布,然后把灯笼布套上骨架,在做装饰点缀,最后装灯。”
“穿笼”指用竹条做框架;“缝制”指裁剪宣纸或者红布为“灯笼布”并绘画、写字;“装笼”指把灯笼布套上骨架;“粘金条”指在骨架处粘上金条做装饰;“缠头”指上下镶边。
年轻时,本改性常用高粱杆扎出公鸡、猪、鸟、狗等造型灯笼。灯笼里的灯甚至会用上萝卜:红萝卜一切两半,中间挖洞,倒上煤油点着后装进灯笼。
做好后,孩子们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灯笼一打,喜气洋洋。”
过去几年间,“本庄灯笼”年产量曾达20万
年前后,本改性办起了灯笼厂。
随后几年,“本庄灯笼”花样越来越多:“有走马转灯、大红灯笼、宫灯、八角灯、折叠灯、刺绣灯。”其中“走马转灯”年还获评国家专利。
年前后,为了节省工时、人力,本改性又开始用钢丝和钢管代替竹条作为骨架,用植绒布代替了防雨绸。
如今,本庄灯笼几乎全改成了铁丝骨架。
过去几年间,“本庄灯笼”年产量曾达20万盏。大红灯笼挂进了千家万户,也曾被用于开封菊展、开封灯展、鄢陵花博会、淮阳庙会、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亳州药交会等大型庆典活动。
因为“造型美、题材美、色彩美、纹饰美”,本家灯笼还有了一群“忠实用户”,这些顾客每逢年底如期而至。
“每年年底我少不了往这儿跑一趟。”一位熟客告诉小编。“按老辈儿说法,挂大红灯笼是盼合家团圆、事业兴旺,家里孩子也总感觉过年时灯笼一挂,才有年味儿。”
“那时候真是不想干了,但是转念一想,这手艺我是传承人,不干咋整?”
做了半辈子灯笼的本改性今年却也曾动摇了,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他一度十分消沉“都不想干了。”因为一场雨让他损失巨大。
和很多长葛人一样,年本改性过得“不容易”。今年7月,河南暴雨,双洎河水因此暴涨漫堤。本庄村距双洎河直线距离仅约1公里,本改性的灯笼厂地势又比较低。洪水中,灯笼厂倒灌严重。
“7·20洪水”中,本改性的灯笼厂损失惨重。
本改性回忆,当时厂房和仓库的水齐膝深,仓库中存放的的成品灯笼和原材料因此毁坏严重。
无奈之下,本改性只能“能救点儿是点儿”。“已经淹毁的是没法救了,没淹住的我们赶紧给搬到了前院的二楼。”
事后清查,本改性欲哭无泪:“仓库里大约放的成品和原料价值约万元,我们只救出来20万元。”
为此,本改性一度十分消沉:“每天睡觉,喝闷酒。”
“那时候真是都不想干了,但是转念一想,这手艺我是传承人,不干咋整?”本改性回忆。
在镇政府支持下,本改性申请到一笔近40万元的贷款,重新“把摊子支了起来”。
“灯笼只是‘小生意’,重要的是这一盏盏灯笼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辈的文化‘财富’。”
临近年底,疫情散去,瑞雪初降。
雪稍一化,本改性和孙子本世豪每天便又开始忙着迎来送往,装车送货。
正在展示自家生产的本庄灯笼“第六代传人”本是豪。
受疫情和大雪影响,今年年前灯笼厂并没有开工,卖的都是“存货”。
“好在之前生产的都在那儿备着,不耽误人家挂灯笼。”本改性说。
对他们来说,每年这样在忙碌中过年已成了一种习惯,按往年的惯例,买灯笼的客流将持续到元宵节前,春节前这段时间“人最稠”。
对已年过古稀的本改性来说,这样的忙碌不仅仅是为了挣份“辛苦钱”,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
“灯笼只是‘小生意’,重要的是这一盏盏灯笼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辈的文化‘财富’。”本改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