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葛地标建筑——马踏飞燕的东南角,有一间平平无奇的小店。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家店偶尔还会关门,这家店的主人是57岁的张冠军。
他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头,历时20多年,4次搬厂,从一家小工厂起步,靠着一条条编织袋,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公司——长葛市袋福莱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正在忙着和客户沟通订单的张冠军。
曾3个月卖掉万元存货,被同行追到宾馆恳求:“给我们留点儿饭吃!”
张冠军与编织袋的缘分要从年说起。那时,18岁的张冠军从父亲手里“接班”,进入老纺织电机厂做编织袋。年,长葛县经委直属的第一塑料厂成立兴建。
“年,我调到了第一塑料厂,在车间干了一年多,就跑去供销科干销售了。”
年,张冠军开始独自跑业务。
“那时候都是背个包,独自坐汽车,十天半个月都在外面跑。遇见难啃的业务,经理都会给我说,业务做不好,就别回来。”张冠军回忆说。
最让张冠军引以为豪的有两件事:就是他先后拿下了空军后勤部门与省水利厅的编织袋订单,并将自己所在的工厂变成了订单合作定点厂。
“当时,我在隔壁的招待所住了一周,我说我是来捐袋子的,送给他们几吨袋子,不要钱,如果质量好的话再用,可以对两家的袋子做个对比。”张冠军解释。
货架上放着不同规格的编织袋。
“说来也是有缘分,那天厂长一脚跺下去,另一家的袋子破了,我的袋子好好的。人家说你的袋子可以,直接签合同。厂里个工人,一天都要做出五六万个袋子。”
拿下大单后,张冠军乘胜追击,在南阳接连拿下好几家的订单。当地的塑料厂老板们知道以后,跑到宾馆找张冠军,并对他说:“您给我们留点儿饭吃吧。”
“几乎可以说,那时在公司没人能跟我的销售能力比,也是在那时候,公司在南阳的名声打出去了。”张冠军自豪地说。
年的宇龙塑编机械总厂。
年,第一塑料厂合并长葛县木工厂,企业更名为宇龙塑编机械总厂。年,一塑重组改制为长葛市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宇龙塑机股份有限公司,随后收购兼并了长葛造纸厂、银河毛纺厂等5家国有破产企业。
与此同时,张冠军也在宇龙不断磨砺并成长:“年抗洪的时候,省水利厅门口有武警把守,我进不去。我说我是来捐袋子的,当时人家让我去见领导。人家说,不要捐了,过几天去我们厂里考察。”
最终,张冠军凭借着优质的编织袋和生意人的智慧拿下了这一单。仅仅3个月,他便清完了价值多万的库存。
38岁离开“宇龙”开始创业,曾四次搬厂、搬店,却直言:“不能叫员工吃亏!”
也是在这一年,张冠军承包了分厂,负责60个业务员。
“总公司当时对我的要求是任何人不能下岗,工厂人最多的时候,有三四百人。我承包分厂2年半,一年的纯利润目标是多万。有一次差五万没完成,工资都没拿到。”张冠军那时觉得,自己得出去“闯一闯”才行。
“年我辞职了,当时只有10万块钱,和4个朋友一起在东区找了一块地方合作办厂,维持了9个月,以失败而告终。年,在承包水泥厂的编织厂干了3年,又去金庄的水泥预制构件厂干,感觉整体大环境不太好。年,我出来自己干,跑去租供销社的房子干了3年编织袋生意。”张冠军感慨说,年,自己又搬去了八七,当时有30多个工人,一天就能生产个袋子。
张冠军的工厂生产的编织袋。
年,双岳路有了闲置的地方,张冠军便带着十六七名老员工,把厂子搬去了双岳路。大家一起建起了多平方米的厂房,一做就是7年,好的时候,一年能挣个二三十万。
除了4次搬厂,张冠军先后在人民南路汽车站附近开店,后搬到东转盘附近。在此期间,张冠军的员工一直不离不弃。
在张冠军看来,生意做得好与坏,是老板要操心的事情:“无论好坏,都不能让一直跟着咱干活的老员工吃亏。”
有的客户会给张冠军开玩笑说,要是论买袋子,长葛这儿你都是祖师爷。“客户基本上都是先定制单子,7天以后交货。一般要货量大的客户,一个月可能需要近000条编织袋,一年大概能卖50万条编织袋。”张冠军靠着一条条编织袋买了车子和房子。
“咱不是说生意做得多大多好,为了家人和乡亲们,也得叫工厂办下去!”
年下半年,双岳路工厂租借到期,适逢村里邀请张冠军回乡,考虑再三,他决定回乡建厂。他将仅有的10万块钱和筹措的40多万,在佛耳湖镇张庄村铁路社区八组打造了多平方米的厂房,正式实现机械化生产。
作为一名党员,张冠军觉得,既然回村建厂,就要给村里的父老乡亲作些贡献。回村以后,除了带头参与村内改造工作,他的工厂还分包帮扶了村内四五名老年人。
“如今的名字‘袋福莱’,寓意就是袋子为你带来福气。”张冠军解释,从搬回来那时起,他将原本的长葛市全丰编织袋加工厂更名为长葛市袋福莱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希望新的名字可以有一个新的未来。
“这要是搁5年前,我一分钱负债都没有。最后这次搬厂,确实付出了很多,但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员工,搬回来是最合适的。”张冠军望着货架上的袋子说。
对张冠军而言,家人和员工就像是自己的左膀右臂。“那时候考虑到父母都80多岁了,想回去照顾父母。早些年跑生意,忙得见不到家人,还落下一身毛病,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闺女也是整天见不着,我早上六七点就走了,晚上12点才回去。”
说起员工,张冠军告诉小编:“跟我干的都是一二十年的老员工,我要对他们负责。做生意的关键是责任,搞企业的要是没责任,企业搞不好。”
在张冠军看来,每月18号准时发工资,逢年过节发福利,有空了就组团包车去旅游,刮风下雨送大家上班……这些事情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搬到东转盘以后,店里的生意一直都是张冠军自己在忙,员工、司机、老板都是他。就像周围店家说的那样,如果是店里关门了,那肯定是老板开车去送货了。
货架上堆放着编织袋的延伸产品。
“别看我的店小,这店里的编织袋和上百种规格的延伸产品加起来都得有20万,我打算用3年时间,将办厂的外债还清。咱不是说生意做得多大多好,为了家人和乡亲们,也得叫工厂办下去!”张冠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