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进尼泊尔尼泊尔佛教专题 [复制链接]

1#

来自尼泊尔圣园蓝毗尼的NAMA斋浴,与您分享礼佛文化、佛之智慧、人生哲思与养生之道,让您在每日的阅读当中,感受如浴NAMA般的身心净化之旅。

鲜花与供灯


  尼泊尔人的信仰已然普及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认真与虔诚。我们在加德满都下榻的宾馆里,厨房员工把饭菜做熟后,都会上供油灯,供灯时一边念咒,一边虔诚地加灯油。


  树下供灯


  在尼泊尔的山脚饭店旁,分布着很多高大的树木。每日天还不亮,大树周边便已围满了穿戴着民族盛装的妇女。她们拿着从自家带来的灯烛,双手捧在胸前,念念有词地右绕着整棵大树,或者三圈,或者七圈。之后,将灯烛一一供奉到树前,继而右绕大树数圈以后,将先前穿好的花蔓摆到供灯的周边,然后再绕再供。不知道她们在对大树做着怎样的祈祷,虔诚的声音被烛光照射以后,投向四面八方。面对这种虔诚,我们甚至感到惭愧。看天色还是凌晨,这是绝大多数人还在睡懒觉的时间。


  离开这座城镇前行,大山坡地的两侧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灯火,灯火的所在就是房子。以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居民多半集中在村、镇和城市里聚居。可尼泊尔人不一样,他们不追求聚集。一路前行,发现他们一路散居。公路两边不断出现农民的房子,这些房屋建造得十分讲究,色彩分布相当美观,他们尽一切可能把自己的居所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很吃惊,尼泊尔人居然对住房要求得如此讲究。这也让我想起在树下供灯的妇女们,也许居住不单纯是为了居住,是不是还有信仰的原因?他们将信仰的心意也加入到了住房的色彩中。


  蓝毗尼花园的供养


  无论今昔,蓝毗尼都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大花园。这里仍然风景迤逦,拥有各种奇异色彩、奇异芳香、奇异形态的花朵,遍布于园中各处。来到园中礼佛的印度与尼泊尔青年,都穿着各自认为最美的民族服装,徜徉在花间小径及砖塔遗址间,烂漫的百花香早已浸透了每个人的心田。蓝毗尼花园是每个青年人都不愿意离开的地方。

 这里供佛的花朵真是无比鲜艳,供灯的火焰闪耀在其中,是一个光明与芳香的世界。当地人的花朵供养不同于中国,不会附带很长的花枝和绿叶,只将纯粹的花朵摘下来,用线穿成花蔓,一串一串地供到佛前。


  《阿含经》记载,舍利弗尊者思维如何使正法久住,世尊即告之:“过去有佛在世,没有为弟子制戒、建僧团,佛灭后,佛法不久住,如种种花,散置案上,风吹则散。又有佛在世时,为弟子建僧制戒,以传延经法,佛灭后,四众弟子能令佛法不疾灭。以此僧宝在故,善摄故,如以线贯种种花,置案上,虽为风吹,而不分散。”愿供奉佛前花蔓的因缘,得到佛陀慈悲护念,使正法久住,虽历坎坷,而不分散


  蓝毗尼周边的居民,因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都已逐渐西化。然而所幸的是,在这个频繁受到西方影响的独立小国中,人们对于佛陀的情感依然是真的。生活习惯中,慈怀不杀,与人以善的交往风范,总让人觉得:他们毕竟是圣地的人,毕竟与我们不同。无福不生佛土啊!


  无福不生佛土


  蓝毗尼的房屋建筑及大小企业,大规模地融入了佛教文化。记得有一家航空公司名为“佛陀航空公司”,真会取名字,飞在空中,多有安全感啊!而公路旁的加油站名叫“佛陀加油站”,无时不刻不提示人们让佛法为你加油。公路环岛的中央雕塑也全都是佛像,如果是清晨,你会看到鸟儿在佛陀的肩膀上唱歌,你会希望自己变作一只蓝毗尼的小鸟,永远陪伴着佛陀歌唱!


  这里依旧保存着对于宗教尤其是佛教的敬重,实在令人庆幸。中国人在这里也许会有几分陌生感,在中国,信仰佛教是一件很特殊、很独特的生活方式,而到了这里,如果没有信仰,便会与他人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行走于尼泊尔的大街小巷,一种平静、安和洋溢在心头,虽然没有现代社会的繁华,但因为遍地有信仰,这里显得分外安全。投入到这片天地,就像回到自己的家园一样。但愿在这和平的国度,亲近友善的人们能把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坚持下去,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佛陀更多的消息!

尼泊尔佛教

尼泊尔佛教(NepaleseBuddhism)尼泊尔是佛教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即诞生于迦毗罗卫的蓝毗尼(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附近的洛明达)。

初期传播

相传在公元前年左右,释迦牟尼曾率领弟子在尼泊尔谷地传播佛法。公元前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曾带他的女儿恰鲁玛蒂到蓝毗尼园朝拜,并树立“尼加里瓦”石柱,并在帕坦城修建了“毕波罗瓦”佛塔。他把女儿嫁给了当地王族中一个名叫提婆波罗的人。恰鲁玛蒂在尼泊尔修建了一座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寺院。此外,还派印度僧人末示摩和迦萨帕嘎陀等人去尼泊尔宣传佛法。梨车毗王朝建立后,尼泊尔一直是佛教徒朝圣的中心。在公元后的最初几个世纪中,一直盛行佛教说一切有部。大乘佛教兴起后,瑜伽行派的理论奠基人世亲到过尼泊尔并在那里传播佛法。

佛教与印度教并行时期


  五世纪梨车毗王朝摩纳提婆统治时期,印度教在尼泊尔得到了发展,摩纳提婆虽然是一个毗湿奴的崇信者,但也尊重佛教,在各地修建了一些佛寺和佛塔。中国高僧法显曾在年去迎毗罗卫瞻仰佛陀出生地,并将所见记录在《佛国记》中。与法显访尼的同时,尼泊尔的一位出身于佛陀同族的僧人佛陀跋陀罗应中国僧人智严的邀请,大约于东晋义熙二年()到达中国长安弘传禅学。他译出《华严经》、《摩诃僧祗律》等5部,l7卷。从佛陀跋陀罗的译经中可证当时大乘佛教根本教理之一的菩萨行在尼泊尔已很流行。尼泊尔佛教在梨车毗王朝盎输伐摩王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进展。兴建的一些巨大的佛教建筑,当时出使尼泊尔的中国使节王玄策曾备加赞赏。盎输伐摩王把他的女儿尺尊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她赴藏时携去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和其他佛教文物,从此沟通了从印度经加德满都、拉萨到长安的通道。从这个时候起,藏地开始了翻译梵文佛经的工作,参与翻译的有尼泊尔的尸罗曼殊、香达等。唐贞观七年(),中国高僧玄奘瞻拜了迦毗罗卫和腊伐尼林。他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劫比罗伐窣堵国,周四千余里,空喊十数,荒芜已甚……伽蓝故基,千有余所,而宫城之侧有—伽蓝,僧徒三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教。天祠两所,异道杂居”;“尼波罗国,周四千余里,在雪山中......伽蓝天祠,接堵连隅。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兼攻综习”。新罗僧人慧超距玄奘访尼90年后也到过迦毗罗卫。据同时代的湿婆提婆二世在和年所立的碑铭中记载,湿婆提婆曾兴建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佛寺——湿婆提婆寺,并在寺中创立了雅利安比丘僧伽。碑铭中还提到当时的其他著名寺院如曼纳提婆寺、仰罗啒哩伽寺、阎摩寺等。这些寺院是尼泊尔佛教活动的中心并与中国藏地和其他北传佛教国家有着宗教上的联系。在这个时期,中国僧人玄照、道希、道方、道生、末底僧诃、玄会、悟空,新罗僧人玄太、玄恪等在往返印度时都路经尼泊尔;道生、末底僧诃和玄会死于尼泊尔。在梨车毗几个后王统治时期,佛教与印度数和睦共处,并行不悖。

佛教与印度教混同时期

8世纪末9世纪初,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经过商羯罗的改革后,出现了复兴运动,这也推动了尼泊尔印度教的发展。据尼泊尔史料记载,商羯罗在晚年曾访问过尼泊尔,他用压迫佛教的手段大力推行印度教。佛教虽然受到沉重的打击,但在尼泊尔谷地和东北山区仍在流传。嗣后几个世纪,由于佛数和印度教的融合,出现了混合的密教或“新佛教”。印度密教中的主要派别——真言乘、金刚乘、易行乘和时轮乘几乎在尼泊尔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尼泊尔是印度易行乘悉地师(成就师)崇拜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这个派别宣传即身成佛的大乘思想,赞颂《多诃俱舍》在尼泊尔佛教徒中成为日常的行事之一。印度教和佛教密宗的思想和实践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它们的界线很难划清;在印度教中神殿中常常可以见到佛教的菩萨、佛像,在佛教的寺庙中也可见到印度教的神祗。两种宗教徒常常崇拜共同的对象,举行共同的祭祀仪式,并有共同的节日。这种混同的形式自中世纪直至现代一直颇为流行。同时,在佛教中也出现了象印度教一样的种姓制度。在佛教的僧伽中分为朱古巴(僧侣)、班达耶(佛教僧侣的后裔)、瓦吉拉恰利。耶(高级僧侣、密教师)和乌陀莎(商人、金银匠、画匠等出身的僧侣)。在一般佛教徒中也分成若干种姓和亚种姓,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

印度和西藏的影响


  尼泊尔佛教密宗的广泛传播和印度、西藏僧侣的定居、访问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的发展。年,印度自续中观派的一些著名理论家应赤松德赞之请,赴藏传播佛法。寂护去藏前曾在尼泊尔停留6年,他在尼泊尔传播唯识论,并为斯瓦扬布寺(自体放光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在入藏前,也在尼泊尔逗留过四年。他向尼泊尔、藏传佛教僧侣学习了密法,并在坎提普尔(今加德满都)的东北地区建立了宣传密法的佛陀纳特寺。寂护的弟子莲花戒在年路经尼泊尔时,曾受到斯瓦扬布寺和佛陀纳特寺僧众的欢迎。阿底峡在04年访问尼泊尔时曾在加德满都谷地和尼西波尔帕平原弘传时轮教,并在坎提普尔建立了上初寺。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理论奠基人玛尔巴和弟子米拉日巴、噶当派的著名译师俄·罗丹喜饶都曾在尼泊尔学习和弘传佛教。密教大师达摩·尸伐密还在尼泊尔住了年。ll-3世纪穆斯林侵入孟加拉和比哈尔,印度著名的超戒佛教大学等遭到破坏后,大批佛教徒携带经卷和文物到尼泊尔和西藏避难。因此,佛教的大批典籍和手稿得以保存。由于大批印度佛教徒的涌入,促进了尼泊尔佛教的繁荣。世纪中叶至5世纪初,藏传佛教的很多宗派形成后,如萨迦派、宁玛派和噶举派中的噶玛派等也先后相继传入尼泊尔,有的至今仍有影响。

佛学理论

世纪后,尼泊尔在佛学理论方面有新的建树,逐渐形成了四个哲学派别及其分支:

、斯伐跋维迦(自性派)。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其自性这种自性有时表现为展开的,有时表现为非展开或潜在的;

2、阿尸伐哩迦(自在天派)。信仰没有他力的、无限而至善的神;

3、伽尔弥迦(业因派)。主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由于无明所作的努力;

4、耶多哩伽(修行派)。相信人们智慧的力量和自由意志。这些哲学思潮明显地是在印度和佛教影响下,继承了西藏和印度的佛学思想而创立的。

尼泊尔佛教圣地苏瓦扬布佛塔

苏瓦扬布佛塔(Swayambhunath)位于加德满都市郊西北的山岗上,该寺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胜迹之一,至今已有年历史。苏瓦扬布佛塔被誉为尼泊尔佛塔建筑艺术的杰出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整个苏瓦扬布佛塔地区,是加德满都河谷重要的历史遗迹保护地之一。苏瓦扬布寺所在位置,据说便是当年毗婆尸佛种莲之处,释迦牟尼佛的足迹也曾到过这里。一直以来苏瓦扬布以最古老的遗迹而引人注目。这座佛塔上彩绘的佛眼图像出现在众多的各种纪念品上,俨然成尼泊尔的象征图腾.

传说加德满都原本是一个美丽的山中湖泊,湖的中央有座小岛,湖面上盛开着一朵瑰丽的莲花,莲花中央有着蓝色的光环,人们从各地前来一睹这神圣的灵光。当时,文殊菩萨自中国来此朝圣,为了让人们得以亲近这处吉祥圣地,也让湖水排干的谷地适宜人居的聚落,便以剑在山背上劈开一个缺口,让湖水排出,富饶的加德满都谷地也就形成了。这就是加德满都的由来,而传说中的湖中小岛即为现在的苏瓦扬布佛塔。

目前,在加德满都的郊区,尚有一处峡谷地形,尼泊尔人认为这便是当时文殊菩萨以剑劈开之处,名为「桥霸峡谷」。为了纪念这则文殊菩萨到访加德满都谷地的历史,当地人便兴建了一座佛塔,也就是现在尼泊尔著名的苏瓦扬布寺。

尼泊尔称其为「苏瓦扬布佛塔」,意译为自性的光明。苏瓦扬布拿佛塔(SwayambhunathTemple),也称为自性寺、四眼天神庙、香根佛塔,由于此地有许多猴子,所以又有猴庙、猴山之称。佛塔是这儿的中心建筑,是诸佛智慧的代表,世尊曾亲口说:“恭敬供养现在的我与将来以清净心、恭敬心供养我的灵塔无有任何差别。”

佛塔以白色的半球体为基座,上方有金色砖台,四面绘着佛眼,象征佛陀观看四方众生;佛眼下方的鼻子形似问号?,这是尼泊尔文中的一,意指和谐一体;眉心中央是第三只眼睛,象征佛陀的无上智慧.四方体上方为十三层的金色螺旋,指的是通往涅磐的十三个修行阶位;金色螺旋顶部为华盖,代表着涅磐--极乐世界。

佛塔的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寺院,庙宇,舍利塔和神龛.巨型金刚杵两旁各一座白色的锡卡拉式建筑是年普拉塔普.马拉国王所建;佛塔的西北侧有一座两层楼高的神庙,奉祀哈拉缇女神;东侧有一座寺院,供奉着一座6尺高的观世音菩萨像;在佛塔的基座周边,还有五大元素的象征,分别为土,空气,水,火,天空。

佛塔南侧的平台是展望加德满都全城景色的最高点,你可以借助佛眼,凝视着整个城市和浮游在城市中的生灵。

补充要点:

覆钵式佛塔

覆钵式佛塔宽肩圆腹,身大而圆,就象一个倒扣着的僧钵,又因肚象瓶,故俗称为“瓶塔”。塔顶一般有镀金铜华盖,边缘悬风铃,华盖顶上有鎏金火焰宝珠塔刹。它往往披金戴银,威严壮美,给人以清净肃穆之感。一座佛塔主要有“五大”部分的象征性,即日月部代表空,伞盖部代表风,相轮(十三法轮)部代表火,塔瓶(覆钵部)代表水,瓶座(台座)部代表地。其意义为:土依金,金依水,水依风,风依空,空无所依。体现了佛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相互依赖而存在”着的“四大皆空”的理论内涵。塔身瓶座,代表五大之一的“土”。塔瓶,即圆形部分或覆钵部分,代表五大之一“水”。十三法轮又称相轮部,呈圆锥状,象征五大之一的“精进之火”。法轮又代表佛所说法。又象征十三天。大伞状缨络,表示华盖。总持慈悲经论象征宏扬佛法。小伞盖伞状月盘,表示佛幢,它和大伞盖部分共同象征五大之一的“风”。

现状


  目前印度教虽然是尼泊尔的国教,但政府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近几十年来,除传统的佛教得以继续发展外,又引入了南传佛教。年尼泊尔僧人达摩罗迦,甘露喜和释迦难陀在印度鹿野苑和加德满都的舍利伽寺创建了佛教复兴会,专门从事南方上座部的宣传工作,在尼泊尔新建南传形式的楞枷寺,翻译和出版了一些巴利语佛经和研究著作。年,尼泊尔佛教代表团参加了在缅甸召开的第六次佛教结集。最近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从事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园的修复工作。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尼泊尔有佛教徒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大都集中于尼泊尔的东北部和中部,东北山区的佛教徒大部分信奉藏传佛教。由于和中国西藏的宗教联系十分密切,年中尼两国政府曾签订协定,为两国佛教徒往来和朝圣提供了方便。

尼泊尔惊现神秘洞穴:藏年前佛教壁画群年前佛教壁画群局部

8月22日消息,在一位尼泊尔牧民带领之下,国际考古学家小组在尼泊尔发现一个藏有大量珍贵佛教艺术品的洞穴,这包括55幅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生平的壁画,而有一幅就在洞穴的顶部。

这个洞穴是一位尼泊尔当地牧民在几十年前的一次躲避暴风雨的时候偶然间发现的,但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直到后来他向一些科学家提到时才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

后来一支由来自美国、意大利和尼泊尔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登山者组成的远征队在他的带领下进入了距离尼泊尔首府加德满都公里的穆斯塘地区,在今年3月确定了它的位置。

美国作家和自然保护论者BroughtonCoburn告诉记者说,发现的这些佛教艺术品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的历史可以追述到2世纪或者更早的时候。

在洞穴发现的文物当中还包括一些用藏语写的手稿,以及基督教诞生以前的一些文物和陶器碎片,还有其他一些较小的绘画作品。

该研究小组计划对该洞穴进行有限的发掘,并希望能在附近找到其它的古文化遗址。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对于该遗址的具体位置一直保守秘密,为的是防止那些脆弱的艺术品遭到破坏。这些文物的收集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谁住在里面?他们什么时候住在那里?洞穴是什么时候挖掘的?这些问题都有待解答。


  诗瓦扬布,这里是毗婆尸佛抛下藕根授记的地方,是释迦牟尼佛布发掩泥得燃灯佛授记的地方,是文殊师地菩萨五台归来开山引水造就的圣地,莲花生大师和阿底峡大师曾与此驻足,这里流传著各种古老而又真实的传说,处处散发著神秘而又触手可及的加持力。佛图网约您一起,走进是佛陀的故乡,走进佛陀成道后归来的地方。与我们一起,在风雨之中,在日月轮回之间,感受圣地的庄严,细数远古佛法的流传。


  诗瓦扬布(swayambhu),尼泊尔语的意思是“自生自起”,代表著佛陀不生不灭,本来具足的圆满觉性。以地水火风空为主要元素,不假人力造作自然而成,这里是佛陀的族人释迦族两千六百年来生生不息传承佛陀教法之地,这里是佛法的源头,尼泊尔释迦族在历史动荡与变迁中,历尽艰难,于此延续著佛法最初之源。


  相传这里是毗婆尸佛授记的地方,过去七佛中的毗婆尸佛曾在此处投下一支藕根,预言这里将来会长出发光的莲花,湖水将变成富饶的国土,佛法将在这里弘扬。释迦牟尼佛的足迹也曾到过这里。山坡东面的台阶旁,至今还保留有文殊师利菩萨的脚印。藏传密教莲花生大师和阿底峡等数度驻足于此。几千年来,这里就是佛教的中心。


  走在诗瓦扬布,你与先佛一起,走进了远古,走到了历史与佛教的源头,没有哪里,能如这里一样,有如此久远的佛教的记忆,神秘的加持,让成千上万信众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只为了于先佛授记的地方,于文殊菩萨落足的地方,虔诚一礼。岁月无尽,礼拜无尽。

印度尼泊尔佛教八大圣地巡礼---好向往啊!

-05-07扎西多杰唐卡艺术工作室

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

有一个地方离开了便开始想念——佛教圣地尼泊尔

-06-4省中旅营业部

尼泊尔王国座落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锡金接壤。4.7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在如此狭窄的狭长形的国土内,地势可谓变化万千。从北边海拔多米的世界屋脊,到南部台拉河(Terai)接近海平面的70米的谷地平原,递降不可说不急剧,这也造成了尼泊尔多姿多采的气候和自然美景。

事实上,尼泊尔拥有的三十多个民族,各自有独特的言语、文化和宗教,他们和平共处,创造出一个融洽和谐的国家。

除了南部与印度边界地区狭长的平原和一些散布在中部气候温和的谷地外,尼泊尔几乎全都是高山与丘陵,而且地势崎岖,层峦深谷相间,高度超过米以上的土地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一,而世界十大高山中竟有萨迦-玛塔峰(即珠穆玛朗峰,以前曾称埃维勒斯峰)、干城章嘉峰、罗兹峰、马市鹿峰、奇欧雨峰、道拉古利峰、马那斯鹿峰及安娜普纳峰等八座位于国境内或国境线上,故被称誉为“喜马拉雅山王国”。

尼泊尔的气候型态差异很大,从长年积雪的寒带高山气候到热带草原气候都有,全国主要分为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尼泊尔的气候基本上只有两季,每年的十月至翌年的三月是干季(冬季),晴空万里,空气清新,雨量极少,但早晚温差较大,是走访尼泊尔的最佳季节。每年的四至九月是雨季(夏季),四、五月气候尤其闷热,最高温常达到摄氏36度,傍晚会有雷阵雨;从五月起便开始降雨作为雨季的前奏,六月真正的雨季到来,一直持续到九月底。暴雨泛滥成灾,滂沱大雨蔚为奇观,喜马拉雅山脉烟雨朦胧,难以一窥真貌,此时的登山路线与从中国西藏进入尼泊尔的公路更会因暴雨不断而时常山崩。

尼泊尔人口多万,有拉伊、林布、苏努瓦尔、达芒、马嘉尔、古隆、谢尔巴、尼瓦尔、塔鲁等30多个民族,概括而言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原本已定居在尼泊尔的土著民族,他们早期已定居在尼泊尔,语言都属汉藏语系中的藏缅语,体形属蒙古人种,信奉佛教和苯教;第二类是中国西藏的移民,他们从中国西藏进入,保持着中国藏族的语言和文化,尼泊尔人称之为菩提亚人(Bhotia);第三类是从印度来的移民,他们多属印度婆罗门的王公贵族和武士阶层,进入尼泊尔后很快就成为统治者,因与土著居民集居共处了许多代,体形和语言都有了变化,但基本上还保持着印欧语系,和高加索人种的体形特点。

尼泊尔人对宗教是十分虔诚的,在佛教和印度教的长期熏陶影响下,现今大部分尼泊尔人所信奉的印度教都充满佛家思想,而在印度教庙内也含有许多佛像。诸教神像的雕刻,有的面貌狰狞,有的眼观八方、善察人心,也有大胆描述男女交欢勾合以考验人性的庙宇浮雕,加上他们的寺庙建筑独特,雕塑充满艺术感,使每一位外来的游客都永生难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尼泊尔作为出行的目的地。尼泊尔国民多信仰印度教和佛教。全国有多万人口,供奉着多万个神灵。首都加德满都就有多座寺庙,佛塔、佛像等宗教建筑随处可见。最著名的有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迹斯瓦扬布寺和南亚最大的佛塔博达哈大佛塔。
  距离加德满都公里左右的蓝毗尼,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公历4-5月)佛诞节时,这里的僧人会抬着佛像,举行盛大的游行仪式。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会来此朝圣,物价也会相应提高20%左右。


  奇达旺村舍边的世外桃源

加德满都

首都加德满都无疑是窥探此神秘古国的最好窗口。今日的加德满都可分为新城及旧城,旧城是由加德满都发展出来的西区。新城则是融合传统风貌与西方文化所交织的东区。有人形容:“加德满都的每一条老街都像是时光隧道,可以直通尼泊尔历史的入口”。在这个城市,无论从历史、文化、宗教、种族等,都可以说是尼泊尔的缩影。斯瓦亚姆布纳特佛塔:又称四眼天神庙,位于加德满都市内,是一巨型舍利塔,属于密宗一派,呈四边形,每面均绘有一对巨大的佛眼,象征佛法无边,无所不见。

库玛丽寺:又称活女神庙,是尼泊尔少数保存良好,并维持着祈祀传统的宗教圣地之一。内住有象征圣洁的少女一名,尊称为活女神,负责主持每年的祭祀,教规甚严,禁止访客拍摄。

博德纳特大佛塔:位于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8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也是尼泊尔最大的一座佛塔。佛塔腹地广阔,建筑宏伟壮观,是藏传教徒日常膜拜的地方。巴特冈:位于加德满都东面9里处,是加德满都的一个卫星城市,人口约十二万。以杜巴广场为中心,屹立着许多寺庙古迹和旧皇宫。8世纪建造的旧皇宫,有五十五个木雕的门窗,并且有华丽堂皇的黄金门。尼亚塔波拉庙(五层庙),是尼泊尔最高的庙宇。正面有五级石阶,每一级石阶都有一队雕像:第一级是大力士,第二级是巨象,第三级是狮子,第四级是鹰头狮身的怪物,第五级是女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