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西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钧瓷、夏史、中药是禹州的三大“法宝”,故称“三都”,是河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淳朴的民风、丰腴的出产,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禹州十三碗”餐饮文化。禹州十三碗美食起源于禹州市西部山区,是禹州本土地地道道的农家菜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传说大明皇帝嘉靖曾视察禹州,为了体察当地民俗民风,就下旨召禹州乡厨为其置办地方菜肴。乡厨急中生智,将民间西部山区操办喜事的地方菜“十三碗”精心烹制,献于圣上,嘉靖皇帝品后连呼“妙哉”。“十三碗”衍生出的民间礼仪非常有趣。宴席开始后,主客方须派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到厨房给乡厨敬酒封红包。如果不经意忘掉或不知道当地这种礼节,乡厨就会对后续的菜品里大量放盐或者根本不放盐,以“惩罚”主客方的“不知礼儿”,让人哭笑不得。十三碗中的丸子汤一旦上桌,就预示着菜马上走完了,主客方就心知肚明地礼让:大家都已经吃好啦,不用再上菜啦。而陪客者则回应说:菜还多着呢。这样既显出主方的厚道,又显出客方的修养。最后在主客的“坚辞”下,端上最后一道菜——鸡蛋汤。这鸡蛋汤被当地乡亲戏称为“滚蛋汤”,一旦这道菜端上来,大家就打着哈哈叫,走吧,该“滚蛋”了,说完大笑一番,满意离席……自明代至今,十三碗就成为禹州西部乡民重大庆典宴席必备之“佳肴”,“13”这个数字是每年12个月加1个闰月,蕴含着“一生”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娶亲嫁女还是生小孩,大家都希望新人或孩子一生平安、幸福,折射出乡村亲朋邻里间浓郁质朴的亲情和独特的礼仪。禹州十三碗主料为大肉、豆腐,辅料是焖子、粉条等。全席十三道菜,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连菜带汤,上菜顺序亦有严格规定,章法有序,毫不紊乱。十三碗分别是:一碗“鸡”,寓意“吉祥如意”;二碗“鱼”,寓意“年年有余”;三碗“大肉皮”,也称“方块肉”,寓意“方方正正”;四碗“蒜菜”,蒜菜也叫定亲菜,意为“这事就算定了”;五碗“甜米”,寓意“甜甜蜜蜜”;六碗“酥肉”,寓意“温温柔柔”;七碗“金边豆腐”,代表“金玉满堂、财源滚滚”;八碗“合笼春卷”,寓意“生活如春天般美好”;九碗“豆腐条”,寓意“条条大路通幸福”;十碗“条子肉”,寓意“生活有条有理、温良恭俭”;十一碗“山楂汤”,因山楂有开胃作用,寓意“身体健康、顺气顺心”;十二碗“丸子汤”,寓意“完完美美、团团圆圆”;十三碗“鸡蛋汤”,寓意“家丁兴旺、多子多福”。禹州十三碗对它出品的每一道菜,根据菜的色香味形,都有不同的刀工火候的要求,比如说“金边豆腐”,每一片豆腐都要切的很薄,而且久煮不烂。禹州十三碗风味特点是: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红亮醇香、口感丰厚;菜品鲜嫩无比、清淡芳香;汤鲜味浓、回味绵长;甜品香糯爽滑、脆嫩可口。制作十三碗所选用食材,皆出自农家自产,营养搭配合理,具有食药兼备的功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十三碗集中体现了禹州的地方特色,其烹调方法也体现了当地菜肴的操作特点。禹州十三碗平中见奇、粗中见喜、俗中见雅,其餐饮文化融入到平民生活之中,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十三碗作为禹州餐饮文化的重要代表,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味不雷同,符合目前大众的餐饮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但是,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十三碗在民间的存在空间逐渐缩小。十三碗的制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和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积累,而如今熟练掌握制作技艺的老乡厨,年龄逐渐增大,年轻人又因为学习周期长,技艺难度高等原因,而不愿从事十三碗技艺学习,使十三碗制作技艺逐渐面临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问题。为保护好“禹州十三碗”这个古老而醇厚的餐饮制作技艺,造福一方百姓。禹州市出台了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年,“禹州十三碗制作技艺”被禹州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于年10月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做好贫困山区的“文化扶贫”。年,采用资金扶持开设店面和补贴等方式鼓励传承人培养新的接班人,采取阶梯递进方式不断出台保护措施。采取征文、报道、走访等形式不断扩大宣传氛围。年,全面深入开展禹州十三碗制作技艺及相关历史的专题性调查。通过开展收集、记录、整理等工作,建立了禹州十三碗数据库。于当年12月底邀请央视《味道》栏目组来禹州挖掘拍摄“禹州十三碗”等特色餐饮文化。年,成立了“禹州十三碗研究会”,对禹州十三碗的历史和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纂出版技艺总结书籍。年2月1日央视《味道》栏目播出“禹州十三碗”美食文化。年,制定了禹州十三碗制作技艺整体宣传计划,用数字化手段对十三碗制作技艺进行记录,深入挖掘十三碗的文化内涵,打造出十三碗的品牌效应。今年8月邀请河南电视台《老家的味道》栏目组来禹州采风拍摄,很快“禹州十三碗”饮食文化将在河南卫视与大家见面。年的措施也已经提前确定:开展与全国各菜系的横向交流,取长补短,使禹州十三碗与时俱进,更科学、更营养、更富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截至目前,从大山里走出约多名年轻人带着梦想,带着“禹州十三碗”的制作技艺,走向大都市,走向新未来。有的开起了饭店,有的当上了“特色”厨师,为广大民众带来特色美味的同时,也圆了自己的创业梦,年均创造总价值多万元。目前,禹州十三碗已形成以河南省禹州市为中心,辐射至许昌市、南阳市、平顶山市、新郑市、长葛市等地区的开拓扩大局面。相信随着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还会有更多的贫困农民通过这一古老而深厚的“禹州十三碗制作技艺”而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