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古代的时间制度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时间是什么?

时间一词最在记载于《汉书·萧何曹参传》,但概念与今天的时间概念有所区别。「窋既洗沐归,时间,自从其所谏参。」(语出《汉书·萧何曹参传》)此处「时间」的意思是当时有空闲,可参考《史记》中曹参的记载,《汉书》对于汉之初的记载,几乎完全照搬《史记》。「窋既洗沐归,窋侍,自从其所谏参。」(语出《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何之后,曹参做了相国,然而似乎长时间无所谓做,皇帝让曹参的儿子曹窋去提醒一下,曹窋沐假(汉朝有沐假)回到家,就向曹参谏言,结果被曹参大骂并鞭打二百下。后来皇帝问曹参为何治罪曹窋,曹参解释到,自己才能比不上萧何,所以萧何定下的法令依照即可,无需有所作为去改变。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故事。

从《汉书》记载来看,时间一词恐怕早已出现,只是汉书时正式被记录,与今天的时间概念区别在于,当时的时间着重于时之间距,时有空闲,所以是一种人为状态描述,而非物理学的时间概念。把人为状态换成宇宙物理状态,也就成了物理学时间概念了。

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记时,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细小到秒的万分之一,大到宇宙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超大计时方法。

但是人们往往疑惑的是,中国古代普通的计时制度是怎样的呢?普遍都只能认识到时辰、刻,以下就是模糊的概念,甚至怀疑都没有精准的小时间计述制度,还为此感到自卑。

人类认识时间是逐渐的,意识到有时间的存在,起码要先知道有类似的时间周期,所谓时间周期,就是自然现象中可以肉眼观测到的时间规律,比如一昼夜,每天都会天明,也会夜晚,从不间断。发现了这个规律之后才会产生最直接的时间概念,亦即一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势必会被量化、可计算化,那么一天的时间是否可以量化?每天的时间是否是恒定的?那必须产生可分化一天的量化数据单位来进行测算。

而无数个一日组合起来,又发现了季节、年等自然周期时间,于是乎,基本完整的计时制度产生了。全人类大都如此。年、月、日。历法从此产生。

一般而言,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月有大概三十日。而玛雅人的历法一年分为十八月(乌纳),一月(乌纳)分为二十金(日),较为特殊。

而中国的始祖伏羲,创立的历法为十月太阳历,亦即,一年十月,一月三十六日。女娲时期观测到十月太阳历与天文不符,遂在岁末加五天,合三百六十五天,进一步将历法改为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天,岁末加五天。久而久之,也就是传说中的「女娲补天」。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极,曰交阯。寅敬致日,平秩南为。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寅在易日,平秩朔伏。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语出《尚书?尧典》)

也就是说,中国的历法一开始就与天文脱离不了关系,时间制度的设计并非有意的人为设定,比如非要一年五百天,那就不符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周期性了,但是除了年月日的时间非人为设定外,量化还不得不靠人为设计,特别是小时间单位。而要想像尧帝那样颁布天下使用人人皆懂的历法,必须先有一个人人皆懂历法的文化现象,亦即,人人皆知天文。事实上也是如此。

尧帝时期著名的《击缶歌》也可以佐证普通百姓对于时间观测而生活中运用自如的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语出《击缶歌》)

纪年月日

纪年月日在中国有数字和干支两大类,当然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如五行纪时法。

数字纪时法:

数字纪时很简单,年从帝王登基算起一年一计。如:武王元年、桓王三年。年岁在先秦不同朝代用字不一样。「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语出《尔雅》)。月从一到十二。日从一到二十九或三十。

干支纪时法:

所谓干支纪年法,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为组合成为六十组数据用来纪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丙寅

丙子

丙戌

丙申

丙午

丙辰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戊辰

戊寅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己巳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庚午

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辛未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壬申

壬午

壬辰

壬寅

壬子

壬戌

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干支纪年,《世本》中记载始于*帝,夏代、商代帝王名多采用干支。诸如孔甲、帝辛、太戊、武丁。

干支还有别称,在《史记》和《尔雅》中有所不同。

天干

《尔雅》

《史记》

地支

《尔雅》

《史记》

阏逢

焉逄

困敦

困敦

旃蒙

端蒙

赤奋若

赤奋若

柔兆

游兆

摄提格

摄提格

强圉

强梧彊梧彊圉

单阏

单阏

著雍

着雍着雝徒维

执徐

执徐

屠维

祝犁

大荒落

大荒骆大芒落大芒骆

上章

商横

敦牂

敦牂

重光

昭阳

协洽

叶洽汁洽

玄黓

横艾

涒滩

涒滩

昭阳

尚章

作噩

作鄂

阉茂

淹茂掩茂

大渊献

大洲献

我们一般采用《尔雅》版本,由于岁阳和十天干对应,岁阴与十二地支对应,基本可以视作干支纪年变种。比如后来宋朝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采用编年史格式,其编年就是采用的岁星纪年法。比如今年,戊戌年,岁在戊曰著雍,岁在戌曰阉茂,所以戊戌年又可以替换为著雍阉茂之年。

纪大时间

对于大时间,根据古六种历法的规则,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则十九年为年以上最小的一个单位,称之为章。以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六十蔀为元。一元则为年。

为什么会是这个规则呢?因为以*帝历设立干支纪元为准,*帝颁布历法历元,是当时的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后世称之为「四甲子」(*帝历系调历,后世新历极难出现四甲子),这一刻七星连珠,也就是金木水火土日月连成一条线,史称「齐七政」。而这一天是冬至,上古以一年冬至为岁首,以一日夜半为子时为日首。冬月为子月,十九年,冬月初一与冬至重叠,十九年称之为一章。四章亦即七十六年,不仅冬月初一与冬至重叠,还是那一年的岁首亦即子月初一,七十六年为一蔀。二十蔀亦即一千五百二十年,不仅冬月初一与子月初一、冬至重叠,当日还必须是甲子日,二十蔀为一纪。三纪为一元亦即四千五百六十年,不仅冬月初一与子月初一、冬至、甲子日重叠,还必须夜半子时为甲子时,一元四千五百六十年。这也是「纪元」一词的来源。

元之上还有计时单位,在《周髀算经》中称之为「极」。「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周髀算经》遂即纪,首即元。七首为一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

單位

時長

條件

1年

19年

冬月初一與冬至同日

76年

冬月初一、冬至、子月初一同日

冬月初一、冬至、子月初一、甲子同日

冬月初一、冬至、子月初一、甲子同日,子時甲子時

天以更元,作纪历

宋朝时期的邵雍,提出元会运世论,把大时间制度规范化。

一元为十二会,一会为三十运,一运为十二世,一世为三十年,一年为十二月,一月为三十日,一日为十二辰。

以十二和三十为间隔进制关系。我画个表,可以清楚看到其中关系。

一元

一會

一運

一世

一年

一月

一日

1

12

30

12

30

12

30

12

根据邵雍的理论,从天体生成至虚空粉碎共计元,一元为年,计,,年,约是一个大冰河时期。现是第八期比卦,约元。

根据邵雍的时间制度,今年(西元年)为以元经会世第5年。

纪小时间

小时间单位在古籍中记载得比较少,甚至看上去感觉模糊化,以为古代没有纪小时间。古代生活照长用「一炷香时间」「顷刻」等来表示小时间,貌似不成系统,也不均数。

漏刻计时器

漏刻计时器非常早,已在姜太公兵法《六韬》中有记载。「明告战日,漏刻有时」(语出《六韬·分兵》)。

漏刻计时器是采用漏水的方法来计算时间,秦汉大抵以一天刻为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语出《汉书》)

历史上漏刻制度不一,有时刻,有时刻,有时96刻,有时刻。为了符合被12整除的原则,又要符合时辰整数分段,最终采用96刻制度,一刻相当于今15分钟。

夜间专门的计时方法

古代夜间是不许像现在这样花红酒绿的,为了不消耗体力保证第二天良好的工作,以及抑制夜间消费,古代的各大王朝都采取「宵禁」制度,所谓宵禁,就是大概到了戌时末亥时初,就必须回家睡觉,不准在外面闲逛,设有夜间巡逻人员,如果被他们抓住有夜生活,会被重罚的。

夜间可以出来的除了巡逻人员,还有打更的。亦即,将夜间分为五个时辰,称之为五更。

一更(jing):戌时,现晚七点到九点。二更:亥时,现晚九点到十一点。三更:子时,现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四更:丑时,现凌晨一点到三点。五更:寅时,现凌晨三点到五点。五点之后天就亮了,撤销宵禁。

一个时辰分为八刻,一刻大概十五分钟,故古时多说某时某刻,诸如一个罪犯背叛死刑,推出去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11:45,是阳气最重的时刻,意思是让罪犯死了连鬼都不能做。

点,更之下的专用时间

点,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在更之下,有个名叫点的专用时间,一更分为五点,差不多现在的24分钟。三更两点,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深夜11:48。

那么,刻以下呢?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而分以一个时辰分和96分、分的不同算法,一般为了方便计算以分为一个时辰,与现在的分一样。根据古代度量衡单位通用习惯,分、秒、忽、微、纤、沙。等,时间小数目常以百进制为计算,也就是说,一分钟等于一百秒,一秒等于一百忽,一忽等于一百微,一微等于一百纤,一纤等于一百沙。

由于分有不同的进制,所以很难精准的对照今日分秒,大抵以分好计算一些,但秒以下与今日的秒制度不同,故现在的时间制度难以精准的对照古代的时间制度。一般说到某时某刻即可。

古代的时区

时区,是现在才有的概念,当西方人环球之后,年,把英国伦敦作为零度经线划分出来,零度经线以东叫东经,零度经线以西叫西经。零度经线在中国称之为本初子午线。其实中国古代把经线叫子午线,一般以长安为本初子午线。

古时虽然也发现子午线不同的地方其日出日落有先后,但是并没以政府名义颁布规定时区。所以当地人就以自己所在地的太阳时为时辰推算。(推算八字的用的就是当地太阳时)

民国时期,中国分为长白时间、中原时间、陇蜀时间、新藏时间、昆仑时间共五个时区。

以中原时间为颁布在国际上的标准时间。中原时间就是现在的东八区北京时间。

中原时区:以东经度为中央子午线。

陇蜀时区:以东经度为中央子午线。

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长白时区:以东经(.5)度为中央子午线。

共和国后改全国为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使得跨越五个时区的中国使用同一个标准的时间,这在全世界时区制度上,还没有跨越这么大的时区制度。

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是最早的钟表。

当代复造的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报时装置

第一层木阁又名「正衙钟鼓楼」,负责全台的标准报时。木阁设有三个小门。到了每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做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又分为时初和时正)的开始时,就有一个穿红衣服的木人在左门里摇铃。到了每个时辰的正中,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木人在右门里扣钟。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人在中门击鼓。这层木人动作由昼时钟鼓轮控制。

第二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初、时正。该层木阁正中有一个小门,每逢各个时辰的开始时,一个穿红衣的木人持时辰牌出现在小门前;每逢各个时辰的正中,一个穿紫衣的木人拿着时辰牌出现在小门前。此层共有红衣木人和紫衣木人各12各,时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这层木人的动作由昼夜时初正轮控制。

第三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刻。该层木阁正中有一个小门,每到一刻,一个穿绿衣的木人持刻数牌出现在小门前。此层共有96各绿衣木人,刻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初刻、二刻、三刻、四刻等。这层木人的动作由报刻司辰轮控制。注:正子时、正卯时、正午时、正酉时,时兼刻,紫衣小人出场。因此只有96个绿衣小木人。

第四层木阁负责晚上的报时。该层木阁中间有一个小门,木门内置一小木人,逢日落、*昏、各更、破晓、日出之时,木人击钲报时。这层木人的动作由夜漏金钲轮控制。

第五层木阁负责报告晚上的时间。这层木阁中间有一个小门,日出、日落、昏、晓、各更,一个穿红衣的木人持牌出现在小门前。各筹(点),一个穿绿衣的木人持牌出现在小门前。这层木人的动作由夜漏司辰轮控制。起更(16:48)、日落、昏、一至五更、日出、晓、收更(7:12)共11个红衣小木人。每更五筹,共30个绿衣小木人。注:冬至夜六十刻、夏至四十刻,冬至-夏至,每九天增加一刻,即日出/日落小木人每九天,从起更向一更移动半刻;昏/晓为日出/日落下两刻半,即昏晓间,冬至五十五刻、夏至三十五刻,昏/晓小木人随日出/日落小木人每九天向下移动半刻。

五层木阁共有12个紫衣小木人、23个红衣小木人、个绿衣小木人、1个击钲小木人,累计个小木人。

每层木阁内都有相应的机轮或轮辋,上挂抱牌木人;或用拨牙拨动门口木人手臂敲打乐器。这些机轮都装在一根机轮轴上。机轮轴有传动机构和天柱相连。天柱是贯通全台上中下三隔的传动轴。天柱下有个下轮,与枢轮轴伸出的地毂相结合。当作为原动轮的枢轮转动时就经过地毂传动,使天柱旋转起来,由此带动全仪。

旬休制度

古代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星期休息制度,但有旬休、沐休制度。所谓旬休,每月分为上旬、中旬、下旬,大概十天一旬,每一旬的最后一天休息,差不多做九休一。基本上是「五日一沐休,十日一旬休」。所以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为沐休时间,每月的初十、二十、月末(三十或二十九)为旬休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