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代江苏籍状元于敏中与武义的渊源 [复制链接]

1#

遇见

浙江金华世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感谢重逢

生于江苏金坛,发蒙入庠于武义宣平

清代江苏籍状元于敏中与武义的渊源

人物名片


  于敏中(年-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清朝重臣。


  乾隆二年(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


  乾隆三十八年(年),诏议开馆校书,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年1月14日)去世,时年66岁,追谥为文襄。于敏中著有《浙程备览》《临清纪略》等。

乾隆二年,也就是年,江苏金坛县出了一个状元,名叫于敏中。那一年,他只有24岁。于敏中是金坛县人,他的学业启蒙之地却远在浙中的宣平县城(今武义柳城)。他与这片山青水秀的土地有着怎样的缘分?

少时被父亲携往任所

宣平,建县于明景泰三年(),属处州府(今丽水市莲都区)管辖。年,撤县并镇,划柳城(即宣平县城)等16个乡镇入武义县。顺治《宣平县志》载:“宣平,地虽弹丸,境实仙国。余移居于此,初为讶,继而喜,终而爱,恋于怀而不忘,真桃花源也。村落鸡犬相闻,旷峦苍穹,荷艳莲香,童叟牧樵,鼓腹行歌,帝力何及?虽割丽水之一角,然有桃源之风。余笑太康渔人,不能此游也。”随着宋室南迁,中原名门望族纷纷南移,宣平地处浙中,相对安定,士人皆以此地为洞天之福地、避世之桃源。


  于敏中(-),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县人。清乾隆二年丁巳科状元。官至军机大臣、文渊阁领阁事、文华殿大学士。曾任乾隆诗集编修,文才甚得乾隆赏识,命其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旋充国史馆、三通馆正总裁等要职。在平定金川役中立功,赏双眼花翎,画像紫光阁,附黄马褂,此种际遇在为官的汉员文官中可谓“百余年来无公比肩”(见《于文襄公墓志铭》),谥文襄。于敏中一边负责军务,一边主持四库全书馆的工作,从《四库全书》的编纂分别部类、厘定体例,到制定书籍取舍标准及编纂的规则他都亲力亲为积极参与。被誉为清代著名的目录学家。


  据考证,于敏中的生父于树范(?-),号舫斋,清康熙乙酉年与弟于枋应试六郡才俊试,钦取一等,召入内廷供奉,充武英殿纂修,参与编修《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子史精华》等书。于树范曾于康熙末年(约年左右)至雍正五年(年)任宣平县知县。年少的于敏中因此被父于树范携往任所。(见《郑氏宗谱》于敏中撰《锡公传》:“……余幼随家君於宣平耳。”)

 

 柳城是发蒙入庠起点


  据民国丙寅《宣平县志》政绩篇记载:“于树范:江南金坛人,监生,康熙间任。创建文庙殿庑学校,渐振,详请除荒;雍正八年,丈豁赔粮千余两零,赖其创议之力,至筑堰疏水、煮粥赈饥、轻徭、课士、捐建城隍庙宇,善政为多。因事罢归,士民思之。”县志祥异篇中也记载了于敏中中状元一事:“清朝康熙年间,县令于树范以事诣城隍庙,揲茭,夜梦神,语云‘有状元送汝,何不赋归来乎?’既寤,未解。罢归十余年,子敏中乾隆丁巳大魁,始验其兆。”


  刚牙牙学语的于敏中跟随父亲来到宣平县衙,在这里度过了10余年的童年时光。其间,他父亲聘请当地名士对其进行启蒙教育。因此,宣平县城柳城自然成了于敏中发蒙入庠的起点。


  据考,于敏中在宣平县有3位业师,分别是前湾村经魁潘士纬、俞源村岁贡俞文焕、曹门村(今丰产村)贡生郑之鳌。


  潘士纬,字拱辰,廪生,乡试经魁。力学好古,工于文词,师从清初宣邑饱学之士、《味道轩集》作者、曾任金华汤溪县教谕梁祚璿。于县令闻其大名,邀入县衙教授于敏中兄弟。


  俞文焕,字暗章,清乾隆甲子岁贡,曾任江山县教谕。据《俞源俞氏宗谱》载,清康熙末年,俞文焕被于树范聘为塾师。乾隆二年,于敏中状元及第后,亲笔手书“佑启堂”匾额,以赠恩师。遗憾的是,该匾额已毁。


  郑之鳌,字士挺,号且庵,贡生。“闭户教读,时艺力追先辈,亦能诗,时得惊句。魏侯侪周赠有‘果能此道宗前辈,始可与言许郑生’之句。所著有《竹箭集》、《松轩草》等,轶。”(民国丙寅《宣平县志》)至今,尚有郑之鳌诗作散见于各文献。

柳城牌坊詹宣武摄


  

作序记叙武义求学情景


  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仲冬月,于敏中应同窗郑启周(郑启周即嘉兴府训导郑瑞凤)之请,为曹门午溪郑氏宗族重修宗谱作序,序中记叙了当年在郑且庵门下求学和在曹门郑氏宗祠所见情景:


  “……氏聚族而居于县治者三,而午溪曹门其最也。余先大人出宰是邦,携予抵任所,遂从游于郑且庵先生之门。尔时,郑君启周与族叔翼臣辈来署,就课,同笔砚者久之。一日,至启周宅,过郑氏庙门,见其规模宏敞,因入其堂而式瞻焉。上列神龛,昭穆秩如也。堂名‘观德’,思忠厚贻谋也。中树一额曰‘彝伦攸叙’,又颜以‘肃雍’二字。观于此者,郑氏爱亲之意亦可以想见矣。戊辰春,余承命视学两浙,适启周亦司训嘉禾,校士之暇,启周出手录宗谱一编,征序于余。余见宗工巨匠,详哉!言之,奚以复赘,援笔成五律一则,以为郑君赠,其额联曰‘衡文新雅化,通德旧书声。’迄于今,南北迢递,予忆郑君亦惟悠游林泉已耳,不谓此翁矍铄,复慨然有事于修谱,与族人议既定,回念与余嘉禾晤对之欢,总欲以余言为重。噫!余言亦揭足重哉?独念千里邮书,言其词。不啻依依如前日事也。况余学于郑氏之门,世谊久且不爰,余又何辞?夫惟源远者流长,淤泥不染,根深者叶茂,蕃衍而盈。……”(《重修曹门郑氏宗谱序》)


  于敏中对恩师郑之鳌的敬仰之心跃然纸上。他不但为郑氏家谱作序而且还分别为恩师郑之鳌之兄郑之恒和同窗郑康成撰写了传记。于敏中之叔于枋进士也为郑氏家族郑世芳题写了《世芳公赞》。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从武义俞源村俞文焕故居内的“佑启堂”匾和曹门《午溪郑氏宗谱》不难发现,于敏中对这两位启蒙恩师的深厚感情。也许,正是潘士纬、俞文焕、郑之鳌用自己精深的儒学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于敏中蟾宫折桂、大魁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基础,以致后来于敏中被誉为“乾隆朝汉臣首揆”。

于敏中家族保存宣统三年《于氏宗谱》枣木雕版

据于敏中家族《于氏宗谱》记载:金坛于氏乃名门望族,六世孙:于契玄为金坛于氏第一个举人,七世孙:于湛(嘉靖年任郧阳巡抚,修建郧山书院)为金坛于氏第一个进士。明清两朝金坛于氏共出了一宰相(于敏中)、两状元(于敏中、于振)、二十八进士、六十四文举人,金坛城号称“于半城”。

来源:金华日报作者:詹宣武

浙江金华世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宗和谱局

您身边的修谱专家

修谱服务:

推荐阅读

俞源古民居壁画里,藏着怎样的奥妙与玄机?

朋友,《浙江家谱文化》又征稿啦

敦煌文献的中姓氏与郡望

浙江家谱档案中的瑰宝

溯源浙江姓氏 看浙江发展历史

看!古人是怎么修谱

寻找家谱中的文化力量!富阳举办首届晒谱节

释放姓氏文化魅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浙江家谱文化》总第10期(年1期)目录

浙江稀有姓氏之丽水过氏探源

寻宗觅谱二十年

由《田畴先状书》而补正家谱《行传》记载

寻根问祖之探秘淳安县档案馆馆藏家谱

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快讯

高考作文谈到了两个姓的始祖故事,您知道吗

源远流长的浙江家训

想了解宗族文化与浙江传统村落,我推荐您看看这本书吧

宗和

宗和谱局感谢厚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