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尼泊尔革命 [复制链接]

1#

一、革命的政治背景

18世纪中晚期,廓尔喀人从印度来到尼泊尔,先占领加德满都谷地,之后沿喜马拉雅山向东西扩张,并一度侵入西藏。

尼泊尔与邻国

廓尔喀人以加德满都为首都,建立了沙阿王朝。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的不断扩展,尼泊尔也成了英国人桌子上的肉。而这个时候,沙阿王朝贵族领主之间的权力斗争白热化,拉纳家族依靠印度土邦和英国人的势力击败国王,建立起虚君的首相世袭制。

作为一个印度教信徒占多数的社会,尼泊尔人同印度社会一样崇仰神灵。历史上,历代国王宣称自己是受神的委派统治尼泊尔土地和人民。为了增加自己的合法性,拉纳家族不间断地同国王家族进行联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年。

印度独立以后,尼泊尔人也觉得换换CEO了。年,尼泊尔大会*和尼泊尔共产*和国王家族达成共识,干翻了拉纳家族,尼伯尔国王成为了真正的国王。年的临时宪法宣布尼泊尔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到了年代,国王解散了议会,禁止一切政*活动,直接以君权代替政府。

-年这三十年属于无*派评议会制,国王是最高权威,地主垄断了政府。这些地主和印度地主一样,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并热衷于吞并土地、种姓制度。所以国王的专制让农民活得江河日下,不得不造反。年,尼泊尔东部的贾帕地区爆发农民运动,并逐渐扩展到全国,这就是尼泊尔历史上著名的“贾帕运动”。

贾帕运动期间,尼泊尔共产*积极行动,推动各类群众运动,并联合其他*派对国王施压,最终在年迫使比拉德拉国王宣布取消*禁,颁布新宪法,“国家主权回到了人民手中”。下一年,尼泊尔正式进入君主立宪的多*议会制时期,各种*派纷纷粉墨登场。但是真正能够左右议会的只有尼泊尔大会*,其他*派一般只占1/3席位。

90年代,尼泊尔受印度政体的影响,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基本采用印度和英国的运作机制,但国王不是英国式的虚君,仍然在国内外政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国王感到议会威胁其权力时,便解散议会。新宪政的设计导致尼泊尔政局动荡,政府更迭频繁,*争激烈,国家没有一个持续慈性政策,农民和普通工人的生活境遇没有明显改善。

二、尼共(毛)的产生

尼泊尔的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了印度的影响,而反对拉纳家族的民主斗争则是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端。到了50年代,尼泊尔大会*成为了尼泊尔共产*的斗争对象。

在大会*的支持下,国王同印度尼赫鲁政府签订了《德里协议》,顺利结束了拉纳家族的统治。但是,由于《德里协议》中的印度因素过多,尼共认为是一份卖国协议,便公开反对大会*的亲印政策,团结其他小*开展对大会*的议会斗争。

年,尼共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提出了以民主共和国取代封建王朝的主张。但之后,尼共领导人却仍然承认国王是国家元首,*内部分派别对此严重不满。5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苏两*意识形态论战的扩大,尼泊尔共产*内部在年衍化出两大派别:亲苏派和亲华派。

在国内因素和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影响之下,最终产生了尼共(毛)。

在年代末,尼共逐渐成为可以和大会*分庭抗礼的第一大*。由于此时尼共领导人对国王支持,国王也忌惮于大会*和印度的实力,因此国王及其追随者对持反印度立场的尼共提供了诸多帮助。但是,尼共反国王的一派也在积极行动,他们同大会*、印度政府和印共建立了复杂的联系,以期推翻国王。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文化大革命在意识形态领域外溢,波及到了南亚次大陆。印度纳萨尔运动一度有燎原之势,在印度的影响下,尼共内部的马-列主义者一派在尼泊尔东部在70年开展农民运动。年9月,尼共在印度的巴拉纳斯召开第四代表大会,会议之后产生了第四次大会派,一度主张武装革命。年,尼共召开会议指责当时的一把手尼尔莫·拉玛支持国王,尼氏被迫下野并离开尼共。此后,尼氏领导成了尼共(马萨尔)派,在这一基础上,年“革命国际主义运动组织”成立,该组织提出了根据“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科学思想在全球建立共产主义主义的主张。

年代,受到印度纳萨尔运动影响的BaburamBhattarai和PushpaKambal(即Prachanda普拉昌达)等人加入尼共,同尼共中原有的激进派集结合后,逐渐产生了毛派。整个80年代,尼共内部由于意识形态问题分歧严重,不断分化,部分派别已经同国王妥协合作。普拉昌达等人联合左派各个阵营组成“联合左翼阵线”,但由于在斗争策略上严重分歧,“阵线”在年宪法颁布不久后就淡出政治舞台。虽然“阵线”解体了,但左派部分阵营成立尼共(团结中心),之后又演化成尼共(毛)。

普拉昌达

三、人民战争

年的多*民主制没有解决尼泊尔社会主要矛盾,尼共(毛)对新政体非常不满,而且坚持废除王权和实行共和,所以退出了议会。年2月,尼共(毛)领导普拉昌达等人率领一只只有一百来人、两条破枪的游击队在尼泊尔西部山区罗尔帕开展“人民战争”,向政府的军事目标发起了进攻,同时提出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人民政府的主张。

相比于TG的土地革命,尼共(毛)的“人民战争”异常顺利,毛派组织和游击队迅速在西部农村地区扎下根来,并逐步向全国的其他地域扩散和渗透,在短短几年间,革命星火便成就了燎原之势。年,尼共(毛)将游击队进行整编,建立了“人民解放军”,加大了对政府军的进攻。

“人民战争”时期,尼共(毛)在控制的农村区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并解放了很多农村中的奴隶,同时在根据地建立了“人民政府”“人民法院”“税务部门”、中小学校和各类小型工厂。很明显,尼共(毛)在尼泊尔土地上实施了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在“人民战争”后期,尼共(毛)的游击队已经能够随意切断道路交通,封锁包括首都加德满都在内的大中城市,在战略上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动优势。

尼共(毛)的成功离不开加德满都各*派和执政者的骚操作。

年6月,尼泊尔王室发生喋血惨案,国王一家横死,继位者是前国王的弟弟,推崇王权至上。面对尼共(毛)势力不断扩张,新国王一度和尼共(毛)展开了谈判,但王权和尼共(毛)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谈判很快破裂。

被杀死的国王一家

新国王一面笼络军队,一面解散议会,实行戒严。结果原本支持王权的大会*和尼共(联合马列)也公开反对国王,在全国范围组织反对国王的游行示威,并同尼共(毛)进行私下接触。

末代国王贾南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代夫

年4月,在加德满都各*派和尼共(毛)军队的压力下,国王被迫撤销戒严令,恢复议会。此后半年间,尼共(毛)和政府边打边谈,双方均未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11月21日,双方达成《全面和平协议》,尼泊尔十年内战结束。

十年内战使尼共(毛)的组织力量、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得到极大的扩张,国王政府不得不同意毛派加入临时政府,参与制宪会议。

四、革命的群众基础

同印度一样,尼泊尔在宗教信仰上是一个印度教为主导的国家,社会分层明显,有多个种姓部族。高种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长期居于完全统治的地位,占总人口37.5%的部族控制了国家管理权的81.7%。

印度教之外,尼泊尔还有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佛教徒主要是古代从中国西藏迁徙来的,穆斯林从印度和孟加拉国国迁移而来,锡克教主要是从印度西北部迁移来的,人口更少。土著和印度来的移民则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并非是一个宽容的宗教,一些婆罗门和剎帝力视异教徒如达利特贱民一样。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混杂使得尼泊尔社会严重不平等,尤以少数族群为多的西部地区严重。

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普遍贫困为尼共(毛)开展“人民战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普拉昌达曾说:“随着‘人民战争’的发展,人民为了获得自己的权利,自由观念开始在广大受压迫民众中扩散……‘人民战争’加速了不同族群自由联合阵线的形成和在这些低种姓族群中的扩散。今天随着人民战争的发展,一波组织斗争的浪潮在低种姓中快速而剧烈地形成。当今低种姓正在反抗压迫他们的高种姓所控制的冷酷封建专政。”

“人民战争”期间,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卷入毛派活动,或成为了毛派的同情者。在这些人中,低种姓占到了绝大多数,他们是毛派发展的根本力量来源。随着毛派的快速发展,高种姓内部也发生了分化。毛派重视统一战线的建立,因此对转变立场的高种姓族群积极联合。

由于尼泊尔政府的长期腐败和对印妥协政策,尼泊尔国内的市场环境恶劣,失业率节节攀升,所以中产阶层对毛派的态度逐渐由观望转向同情和支持。尼泊尔的中产阶层主要由工程师、教师、医生和小有产者构成,他们普遍接受中学已上教育,并和印度的同行有着密切联系,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有重要的影响。尼共(毛)定义“人民战争”的性质同TG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样,是资产阶级革命,中产阶层发现毛派运动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尼共(毛)团结中产的收获是显着的。一方面,中产阶层的转向明显增强了毛派运动宣传的影响范围和舆论导向;另一方面,中产阶层也逐渐成为了毛派的选举票仓。

印度教是一个父权和夫权超强势宗教,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作为马列毛主义的政*,尼共(毛)重视妇女解放工作。毛派在根据地提倡男女平等,为女童提供教育,禁止寡妇殉葬,反对高额嫁妆。而在毛派活动地区,政府军开展的清剿活动威胁着妇女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军对妇女强奸、拘禁、绑架和贩卖时常发生,政府军的这些行为同毛派游击队形成巨大反差。所以,妇女也逐渐成为了毛派运动的中坚力量,她们不仅成为了西部农村地区的主要劳动力,为游击队提供大量的粮食,还动员家中的男人参加游击队,甚至自己直接参加游击队。

尼共(毛)游击队的女战士

五、毛派的统战

尼共(毛)借鉴了TG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的领导、军队和联合战线。毛派高度重视革命过程中*对军队和联合战线的领导,毛派中央文件要求:必须把联合战线置于*的领导之下,以确保民众的权力和民主运动。

毛派建立了两条联合战线。第一条是毛派和领导的游击队建立广泛的群众组织;第二条包括了所有左翼的、进步的和爱国的组织,以及和其他赞成民主权力的其他政*和个人。毛派的统战工作重点在第二条战线。

由于宗教压迫,低种姓和少数族群在上世纪早期就已经形成大量的地方民间组织,在年民主改革以来,这些民间组织就成为尼泊尔地方的重要力量。毛派在西部地区的活动与这些民间组织既有冲突,也有合作。部分民间组织的割据性极强,一开始对毛派并不欢迎,但这些组织在面对高种姓和加德满都时总是被虐,所以无可避免地会请求毛派和游击队的帮助。毛派对于这些地方民间组织基本采取团结政策,因为这些组织的成员同毛派的群众基础一致,都是穷人。“人民战争”后期,一些民间组织的主要成员已经共产化,成为毛派在地方活动的重要支持者。

尼泊尔同印度一样,存在大量的行会组织。由于产业结构同印度农村和中小城市高度雷同,因此尼泊尔经济领域的各行各业同印度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所以尼泊尔行会组织普遍反感印度和王室政府的妥协政策,这种反感还扩展到知识界。尼共(毛)的民族与民主主义立场不仅切合这些行会组织的利益要求,而且尼共(毛)有意识地扶持相关行会组织,同时还努力解决不同行会或团体之间的矛盾。所以,这些行会组织也成为毛派的重要支持力量,行会部分精英甚至成为游击队的重要资助者。

由于尼泊尔同印度长期的历史联系,印度境内存在大量旅印度尼西亚泊尔人,而尼共各派组织的领导人也多有旅印经历。毛派很早就认识到旅印度尼西亚泊尔人对尼泊尔革命的重要作用,尼共(毛)同旅印度尼西亚泊尔的各侨民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由于侨民在印度仍然普遍面临着失业、疾病、歧视等诸多困难,而尼泊尔政府在帮助侨民上毫无作为,尼共(毛)则联合印度同行纳萨尔组织努力解决侨民的困难。所以,这些侨民组织不仅在感情和道义上支持尼共(毛),更积极为尼共(毛派)筹集资金和招募干部,在游击队遭遇不利退却至印度时,侨民民还提供了荫庇的场所。

尼共(毛)还成功统战了廓尔喀人。由于廓尔喀人能征善战,他们长期以来都是南亚次大陆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廓尔喀人所在的地区是尼共(毛)的活动地盘,尼共(毛)在这一地区采取的民主经济政策获得大量廓尔喀人的支持。这就造成尼泊尔政府军的廓尔喀四平常常和尼共(毛)的游击队员、民兵来自同一家族、同一村落,所以政府军在镇压游击队时总是三心二意,部分廓尔喀士兵甚至从政府军逃跑参加了尼共(毛)的“人民解放军”,“人民战争”后期就更加明显。

廓尔喀士兵

六、尼共(毛)的指导思想

对于列宁式政*而言,意识形态是组织活动的精神核心。

尼共(毛)对自身的意识形态总结为:“第一尼共(毛)综合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的思想,特别强调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和意义。第二尼共(毛)不但宣传马克思的理论假摄,还根据理论指引制定出清晰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第三尼共(毛)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具体的时间环境,因此尼共(毛)对马克思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尼共(毛)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普拉昌达路线”,作为尼共(毛)的指导思想,尼共(毛)认为:“‘普拉昌达路线’并未背离马列毛主义,它基于尼泊尔国情对这些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条思想路线更加适合尼泊尔的政治现实情况。”“普拉昌达路线”在革命实践中具体表现为革命战争和议会斗争相结合,以武促谈,用暴力手段支持和平夺权。

尼共(毛)之所以能够实践“普拉昌达路线”,是因为尼泊尔的国情虽然和中国上世纪前半叶很像,但还有诸多国情不同于中国。尼泊尔外部只有印度一个强国介入,而中国当时则是列强争霸;尼泊尔具有一个能够代表全国的中央政府,武装割据不可能得到主流国家支持;尼泊尔的农民虽然贫困,但是仍然可以去印度去谋生路,尼共(毛)若长期武装割据的稳定性较差;尼泊尔具有长久的议会斗争传统,尼共(毛)即使在非法时期也仍然通过种种手段参与议会选举。

作为一个受宗教影响极深的小国,尼泊尔社会具有崇拜英雄人物的传统,普拉昌达式的领袖符合印度教对英雄人物的定义。普拉昌达的本命是PushpaKambal。年,由于主张彻底废除君主制和各级领主制度,他同尼泊尔政府发生严重分歧,该年2月13日,他带领支持者进入西部丛林地区,正式走上武装革命的道路。自此,他为自己取名普拉昌达(即“革命之火”)。

作为革命领袖,普拉昌达兼具军人和学者气质,能够作出感染力极强的演讲。普拉昌达担任尼共(毛)的最高领导职务后,十分注重团结*内各派力量,避免了毛派组织的不断分裂。在印度期间,普拉昌达接触到毛泽东思想和秘鲁光辉道路,在回到尼泊尔后,普拉昌达逐渐找到了马列毛在尼泊尔土地实践的方法。

革命实践证实了“普拉昌达路线”的正确性。在年人民战争开始时,尼共(毛)所有的兵力不过人,但在不久后就发展成上万人的革命武装。在年全面大选之前,尼共(毛)已经控制了全国80%的农村,为夺取大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领袖群相

七、斗争方式的转变

年5月,末代国王悍然解散国会,免去首相德乌帕的职务,以求恢复君主专制体制。这些行为引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游行人员要求恢复民选政府,国王不得不恢复民选政府。但是,在年2月,国王依靠军队再次解散政府,并实施国家紧急状态,取消选举权在内的民主权利,同时宣布由国王在3年直接控制政权。首相德乌帕再次被解职,他的遭遇还算不错,一些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则被逮捕、拘押。

末代国王的种种不理智行为使得加德满都各派力量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议会中的诸多*派开始进行整合,组成“七*联盟”,同时和尼共(毛)开始谈判,寻求推翻国王。这幅场景和清末立宪有点像,立宪是好,可若是立宪的内阁成员都是皇族自己人,一场以立宪为名的皇室夺权运动。尼泊尔末代国王以印度教为自己垄断政权的理论背书,这在20世纪前半叶或许还凑活,但经过资本浇灌和游击队关爱的21世纪就绝对行不通了。

加德满都*派伸出橄榄枝之后,尼共(毛)马上就接住了,因为革命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理想。一方面,王室开始得到西方大国寻求军事和经济上的援助;另一方面,原先企图用游击队胁迫尼泊尔政府的印度政府开始转变态度,对尼共(毛)在印度的活动不断提高限制。年2月,普拉昌达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国王解散政府,并表示尼共(毛)愿与任何反对封建专制、结束尼泊尔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力量合作。

尼共(毛)决定和加德满都七*联盟达成协议的内部原因是自己革命路线的要求。根据当时的纲领,尼共(毛)开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这就要求尼共(毛)必须采取一切有利于扩大联合战线的策略。

年9月,尼共(毛)宣布单方面停火3个月。11月,尼共(毛)和加德满都七*联盟达成谅解备忘录,共12点共识,共识的核心是推翻国王统治。12点达成有点像中国国共达成的“双十协议”,而且落实了,当然这主要是七*联盟手里基本没有枪。虽然议会几个大*同尼泊尔皇家军队的关系密切,但军队的长官同王室更加亲近。

年1月,七*联盟在首都举行反对国王的和平抗议,国王再次失去理性,对抗议人群发动镇压。结果,引起了全国人民对国王的反感。尼共(毛)和七*联盟在年4月发动全国范围的大罢工和示威游行,主要活动持续19天,被称为19日运动。由于前期准备充分,示威人群不仅包括广大的被压迫阶层,还包括了政府人员、警察,以及部分皇家军队士兵。军队不再服从国王的命令,拒绝向游行群众开枪。19日运动导致国王失去所有的基本盘,从而陷入空前的孤立,他只能选择投降一条路。

群众示威

年5月18日下午,尼泊尔议会通过一项决议,废除国王一切特权,议会真正成为了尼泊尔最高权力机构。

八、谈判

国王被推翻之后,七*联盟和尼共(毛)的矛盾上升,但由于尼共(毛)掌握了枪杆子,所以局势朝着普拉昌达等人的预期方向发展,虽然晚了一些。

双方谈判期间,执政联盟和尼共(毛)就军队问题反复较量。执政联盟拒绝游击队和人民解放军加入尼泊尔国防军,只想全面解散它们。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此时即使是尼共(毛)中央同意解散,基层武装也不能答应。而执政联盟害怕尼共(毛)的武装加入后灰赤化国防军,从而使整个国防军成为尼共(毛)控制的军队。因此,双方都控制了一部分武装,不过国防军和执政联盟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所以尼共(毛)在“以武促谈”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年6月,尼共(毛)和七*联盟达成协议,预计在年4-5月举行制宪会议选举,但盘踞加德满都的七*联盟之后认为各方准备不足,需要将选举推迟到11月。在拖延其间,双方又因为选举方式、君主制废除与否与印度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的种种分歧,选举又再次被推后。

年1月,尼泊尔临时立法会议成立,并颁布了临时宪法。尼共和执政联盟最要紧问题有两个:实行共和及按比例代表制度。很明显,由于尼共(毛)在首都以外的巨大影响力,一旦实行共和制及按比例代表制,尼共(毛)将毫无疑问地垄断议会。所以,当时的首相柯伊拉腊当时拒绝在这两个问题上妥协。

时任首相、大会*领袖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伊拉腊

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尼共(毛)宣布退出临时政府,但仍然和执政联盟继续谈判。由于尼共(毛)的退出,临时政府重新成了首都政府,行政命令在地方上远不如尼共(毛)有权威。所以,在经过近一年的拉锯式谈判后,双方最终在年12月23日达成23点协议。

23点协议是互相妥协的结果。执政联盟最终同意在制宪会议选举前宣布尼泊尔为联邦民主共和国,实行一定程度的比例选举制度。尼共(毛)也同意不再实行纯粹的比例选举制度,还同意归还人民战争其间毛收的土地财产。

年12月28日,尼泊尔临时会议正式宣布尼泊尔为联邦民主共和国,正式废除君主制度,取消和国王之前达成所有约定。不久后,尼共(毛)重新加入临时政府。

九、执政权的反复得失

年的制宪议会选举中,共有74个政*争夺个席位,55个*派派出名代表竞争全国75个县市的个席位。4月24日选举结果公布,尼共(毛)毫无疑问取得大胜,一共拿到了个席位中个,成为议会最大政*。

不过,尼共(毛)的席位并未达到单独组阁的要求,所以需要盟友实现联合执政。因此,在议会席位排第三的尼共(联合马列)成为了毛派最重要的争取对象。早在选举之前,毛派就希望和联合马列联合。选举结果公布后,普拉昌达多次和联合马列原总书记内帕尔和代理书记博哈拉进行沟通,普拉昌达的个人魅力和灵活的斗争策略再次发挥作用,联合马列同意进行联合执政。8月15日,尼共(毛派)、尼共(联合马列)和马迪西人民权利论坛(也是从早期尼共分化出来的)组成联合政府,普拉昌达担任总理。

年3月,由于尼共(毛)强硬派和国防军的矛盾激化,毛派单方面解除了国防军参谋长鲁克曼古德·卡特瓦尔的职务,联合马列退出联合政府。大会*趁机拉拢联合马列,到5月23日,制宪议会推选联合马列的内帕尔为新总理,负责组建新政府。在此的近十年时间内,尼共(毛)、尼共(联合马列)和大会反复恶斗。

年9月20日,尼泊尔颁布实施新宪法,联合马列*主席奥利出任总理。但新宪法不可能改变尼泊尔三大政*斗争的局面,在野两*只要一联合,那么执政*就必然下台。大会*领袖德乌帕以总理为条件与普拉昌达达成合作,联合马列立即成为少数*。到年,尼泊尔政局形成三*轮流执政,每*9个月。emm……这比前些年的日本还奇葩。

年2月19日,毛派和联合马列两*主席达成共识,签署协议,两*将组成新的统一的“尼泊尔共产*”,5月17日,两*正式合并,但实行双主席制度,奥利组阁,普拉昌达负责*务。两*合并后,毛派放弃了原先的*徽,政治局中的人数也低于联合马列一派。但是游击队和人民解放军仍然掌握在毛派手中,这是毛派为避免再次分裂后预留手段。

奥利(右)和普拉昌达(左)

由于两*合并,尼泊尔共产*成为议会绝对多数*,大会*在相当时间内都将成为在野*。近来年,中印两国都加强了对尼泊尔的影响,但印度霸凌政策让民族主义勃兴的尼伯尔人无法忍受,亲印度的大会*几度受到尼泊尔国内媒体的指责。而尼泊尔共产*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和游击队建设,而且外围组织还不断发展壮大,包括全尼农民组织、全尼青年组织、全尼妇女组织、全尼民族独立学生会和全尼工会组织。

普拉昌达

.8.18-.5.23

毛派

马达夫·库马尔·内帕尔

.5.23-.2.3.

联合马列

贾拉·纳特·卡纳尔

.2.3-.8.29

联合马列

巴布拉姆·巴特拉伊

.8.29-.3.14

毛派

基尔·拉杰·雷格米

.3.14-.2.11

无*派

苏希尔·柯伊拉腊

-2.11-.10.11

大会*

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

.10.11-.8.4

联合马列

普拉昌达

.8.4-.6.7

毛派

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

.6.7-.2.15

大会*

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

.2.15-至今

尼泊尔共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