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7/16
今年以来,许昌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两头”,强化疫情防控,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抓项目、促投资,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投资的影响,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作用。
7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许昌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围绕“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热点问题进行发布并作出解答。
许昌市发改委副主任于志华
“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省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迅速反应、及早安排,多措并举积极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复工,努力把疫情对项目建设、投资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胡五岳书记、史根治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多次深入县市、企业、项目现场调研指导,为企业和项目排忧解难,坚定社会投资信心。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会同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细化政策举措,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扎实做好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工作。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不断完善惠企政策体系。市政府及时研究出台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18条政策意见,发改、财政、金融、人社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推动复工复产、支持企业发展、降低企业成本、加强用工保障稳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分类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开工,努力稳定投资及经济运行。
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市政府领导牵头推进重点项目、市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等高层推进机制,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加强监测调度,强化协调服务,创新工作方式,重点项目开复工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举行2批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4亿元。举行重点项目观摩评价活动,促进全市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局面。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前6个月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7.9%,在全省重点项目月度综合考评中持续稳居第一方阵。
持续提升保障服务水平。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疫情以来及时启动实施投资项目“不见面”在线审批,加强“i许昌”平台建设和使用推广,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截至6月底,我市省重点建设项目项审批任务全部完成,全市97个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涉及审批事项审结率达91.8%。持续深入开展“四个一百”专项行动,截至6月份,市、县两级共收集企业、项目问题条,办结条,办结率95.33%。
不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联合市农发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开展补短板稳投资应急专项融资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企业、补短板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截至目前已争取年政府专项债券项目69个,发行额度.1亿元,债券资金总额居全省第2位。
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服务。依托我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走在全省前列的良好基础,引导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办理登记注册和各类行政审批业务。上半年,全市共办理各类注册登记业务4.8万余件,其中电子化业务量3.9万件,电子化比率达到81.54%,较去年同期相比提升20个百分点。对高耗能行业用户外的15.6万户工商业用户统一减免5%的电费,合计减少用户电费支出万元。累计办理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相关业务项户次,帮助客户减少电费支出万元;从2月22日起,对我市家工商企业及加气站等行业每立方米天然气下调0.39元,阶段性减少工商业户用气成本万元。
经过全市上下积极努力,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政策组合效应正在持续显现。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分别较一季度、1-4月回升8.6个、2.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全国1.7、8.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增速回升势头良好。截止6月底,我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31.1万户,同比增长9.85%;企业8.75万户,同比增长14.24%,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增长态势。总体上看,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总体逐步恢复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下一步,许昌市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高质量抓项目、稳投资、稳预期、稳经济,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现场记者提问
河南电视台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的作用,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市发展改革委下一步拟采取哪些措施?
市发改委投资科四级主任科员王博
一是聚力推进“两新一重”规划建设。“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是今年政府报告确定的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市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规划协调作用,调动各方面把投资方向聚焦到“两新一重”规划建设上来,特别突出加强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项目谋划,研究制定专项规划或行动方案,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数字经济为先导的智慧城市提供有效支撑。二是切实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下半年,我们将开展开展重点项目建设促投资掀高潮活动,落实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6项举措,紧盯目标任务,尽快掀起建设施工热潮,确保全年投资力度不减、目标不变。充分发挥各级重大项目建设和稳投资工作专班作用,统筹推进个省、市重点项目、个省补短板“”工程项目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前期和建设实施中的突出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深入推进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定期梳理重大项目清单,报请省协调加强用地保障。三是持续推进项目谋划储备。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许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和“十四五”规划,聚焦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完善项目谋划机制,科学谋划一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为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四是着力加强融资协调服务。我们将抓住国家安排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中央投资项目的政策机遇,梳理准备符合条件各类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等上级资金支持。同时持续加强政银企合作,搭建银企融资桥梁,积极推介重点项目清单,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
河南经济报记者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请问在稳定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打算?
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科科长
李铁锋
疫情发生以来,对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一季度全市GDP同比下降8.4%,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围绕提振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持续加强政策引导调控,努力应对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是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市政府及时研究出台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18条政策意见,发改、财政、金融、人社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推动复工复产、支持企业发展、降低企业成本、加强用工保障稳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支持政策措施共惠及企业家、涉及贷款金额77.15亿元。落实增值税、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等政策,为企业减负逾9亿元。为全市个市场主体减免租金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57亿元。帮助15家重点保障企业申请优惠利率贷款2.7亿元,11家企业申报上级贴息.7万元。争取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万元,支持家外贸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稳就业。二是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涉及的疫情防控、工人返岗、重点原材料供给、物流能力调配、金融服务及其他生产、生活保障等问题。实行日通报和市级领导分包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强化运行监测,为已复工复产企业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短缺、产品外运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7家规上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率%;正常用工人数37.4万人,已复产人数35.53万人,复产率95%。百户重点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率%。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用好容缺办理、联审联批、并联审批等措施,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推行审批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多措并举做好审批服务,实现“全程不见面、服务不打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结果运用,以考核促工作。
下一步,我们要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会同市直各部门研究制定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政策措施;细化创新落实各项任务举措,持续完善、适时出台惠企政策;加大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扎实推进粮油、蔬菜、猪肉等重要民生产品供给,稳住预期,提振信心,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不断巩固拓展经济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网记者
请问市发展改革委,在持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稳投资”方面,还将采取哪些积极措施?
市政府重点项目办主任杨彬彬
一是突出抓项目进度。进一步细化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台账,针对计划新开工项目,将紧盯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明确市县两级责任部门、责任人,持续推进联审联批工作,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开工建设;针对在建项目,将紧盯重大建设节点,倒排工期,持续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力争全年形成更多的实物投资量。二是突出抓服务协调。持续发挥好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工作专班作用,分区域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及时精准掌握项目情况,推动问题尽快协调解决;对于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及时形成专报,报分包市领导专题研究协调,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努力为项目推进创造更优的建设环境。三是突出抓项目谋划。抢抓政策机遇,围绕“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聚焦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突出新兴产业、新基建等方向,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谋划工作,不断充实全市重点项目储备库。8月份,将提前启动明年省市重点项目谋划筛选工作,尽早着手推动项目前期,力争项目早日落地,持续为稳投资提供强力支撑。四是突出抓机制完善。结合新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四比四看”活动开展情况评价机制,以及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考评机制。坚持定期开展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和重点项目建设观摩点评活动。牵头建立多部门联动推进项目建设抓落实机制,运用提醒、交办、督办、约谈等措施,督促有关各方抓好责任落实,全面营造合力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许昌日报记者
目前我市中央基建投资项目开展情况如何?如何从财政角度积极推进项目实施见成效?
市财政局经建科二级主任科员
刘俊侠
目前,市财政按照市发改委批复的投资计划提出的分配意见,分配中央基建投资资金共计万元,涉及12个项目。其中:市直万元(1个项目)、长葛市万元(5个大项目)、襄城县万元(2个大项目)、鄢陵县万元(1个项目)、建安区万元(2个项目)、示范区万元(1个项目),分别用于支持中小河流治理、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双创支撑平台项目、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等中央基建投资项目。
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项目,项目建设单位需按照投资计划如期开工;为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财政部门将尝试财政支付新机制,对县(市、区)中央基建投资项目实施专户直接支付:项目实施、管理主体不变,工程款项由县(市、区)财政直接支付至施工企业或单位,以减少环节,杜绝拖延、挤占、挪用等现象。发改、财政会同主管部门定期进行专项检查。
对重点项目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统筹推进,各县(市、区)应加快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前期项目抓落地、开工项目抓推进、建成项目抓投产,以充分发挥中央投资资金的拉动作用。
融智传媒记者
为落实“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工作目标,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在行政审批服务中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科科长
胡瑜玲
一是持续深化商事登记改革。牵头推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推动落实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企业住所承诺制,进一步降低企业创设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严格落实“四办”措施。依托我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走在全省前列的良好基础,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建立帮办员队伍,公布名帮办员联系方式及监督投诉电话,为企业群众办理业务提供全程提供指导。上半年,许昌市办理各类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业务2.09万余件,电子化比率达到96.37%,高于去年同期。三是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全力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市场监管部门针对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