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罗贯中的喜爱,在演义中被赋予正统使命的蜀汉政权,在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中充满了悲壮色彩,而创就这种悲壮的,是蜀汉一前一后两大权臣——丞相诸葛孔明与大将军姜伯约。
说是“悲壮”,那是我们心怀同情,如果站在史实角度客观评价,那么这种军事行动几乎可以被描述为“劳民伤财”了。所谓“入其朝、不闻其声;经其野,其民菜色”是也。
图1诸葛亮(年-年),字孔明
作为这场战争的发起者,诸葛亮与姜伯约有着截然不同的舆论方向。
诸葛亮无论在生前还是身后,都享有着极高的名誉,一方面是“治民有方”、“拨乱扶主”的功绩不可磨灭,另一方面则是后世文臣作为舆论控制者,对诸葛亮的有着本质的认同。
而姜维则不同,对于他的争议,一直是两边倒。《世说新语》道他“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同僚郤正赞扬他“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更有干宝将他比作“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
而反对派则激愤得多,东晋史学家孙盛说姜维“不忠、不孝、不节、不义、不智、不勇”,陈寿则说他“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图2姜维(年-年)
关于姜维的争议,大多集中在两个话题,其一是“忠”,其二是“智”。
第一个问题:忠所谓忠,便是他到底算不算得上忠臣——这是关乎古人名节的第一号问题,太多贪官酷吏,因为忠于旧主而依然被人景仰(比如公孙瓒手下的关靖),而不忠于旧主,个人形象往往会大打折扣。
姜维是天水冀县人,父亲牺牲于汉胡战事,他因此得以做官。姜维出生时,官渡之战刚刚结束,曹操逐渐拥有中原。显然,那个时候姜维及其家人名义上是属于汉朝的。在曹魏取代汉朝成立以后,姜维等人便成为了魏边臣,镇守天水一带。
孙盛说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这种攻击显然不成立。三国时代的人物对忠的定义,是一种双向的报答、而非单向愚忠。比如诸葛亮言“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的原因,是“追先帝之殊遇”。有一股战国侠士的风气,就如同著名刺客豫让那般,“君待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马、臣视君如路人。”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曹魏政权并未视姜维为“犬马”,并且给予官位,但这是对汉朝故吏乃至汉朝政权合法性的全面继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姜维并未受曹魏政权额外的“殊遇”,也没有被君主当做“手足”。在兵败之前、竭力用事,兵败之后,不被友军接纳,只得投降。
图3曹操(年-年)
但遇到诸葛亮后,姜维的人生就变换了轨道。
刚一回成都,才二十七岁的姜维便被加奉义将军、当阳亭侯(诸葛亮出山被刘备委以重任恰巧也是二十七岁)。诸葛亮同时嘱咐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对留守官员如此嘱托,诸葛亮的意图很明显,要着重培养姜维。
于是姜维作为一个地方小公务员的时代随即结束,日后成为蜀汉政权的一号人物也只是时间问题。
相比之下,诸葛亮与蜀汉政权这样的提携,对于姜维而言才是真正的“殊遇”与“国士之恩”。因此,也才值得姜维以“国士相报”。如果曹魏兵临城下之际,姜维举众投降,才是真正的“不忠不义”。
图4三国版图
第二个问题:智这个智是治国治军的智。姜维独自开始领兵掌权,是在费祎被刺杀身亡后,此后屡屡率军出击。
从蜀汉延熙十六年开始、到景耀五年,姜维一共发动了七次大规模北伐,目标都是关中平原。十年间发动七次战争,也就是平均不到一年半便会有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种战争烈度确实很大。但相比之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前后相距只有六年,其频率更加频繁。
从战果上看,姜维七次北伐,胜两次、输三次、不胜不负两次,确实乏善可陈。但蜀军人少势孤、良将匮乏,与姜维对阵的都是如邓艾、郭淮等名将,如果抛去劳民伤财的国力影响,姜维的作战水平至少不平庸,恰恰相反,姜维是那种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人,正是这种花里胡哨,让他饱受诟病。
图5汉中地势图
第一个花里胡哨,是防御策略的改变。
在姜维执掌军权之前,蜀汉的防御策略是,在汉中周围的屯戍点驻扎重兵,据险而守,在敌军进攻时候能够抵御成功即可。这个策略从刘备当上汉中王开始就一直如是。但姜维认为这不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希望放敌军进入阳平关,在战线被迫拉长以后,派遣游击军队袭扰补给,在敌军粮草不足准备退却之际,一齐出击,便可以取得大捷。
景耀六年,魏军兵分五路,前来检验姜维的策略效果。结果本来要截住魏军的闸机口因为叛徒蒋舒的出卖而长驱直入,整个汉中防线就此覆灭,而蜀汉的灭亡也就成了时间问题。
图6钟会(年—年),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人
另一个花里胡哨的策略,是利用钟会的复国之计。
姜维希望利用钟会谋反的机会,收拢旧部然后复国。但实际情况却与司马昭预料的一模一样:“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已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国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只自灭族耳。”姜维作为蜀国大将,不可能没有洞察蜀国军民人心,但复国心切,便愿兵行险着。这与其说是“亡国之乱相”、倒不如说是挽澜之孤臣。
从大势上说,姜维作为弱国的大将,以个人之力几乎无法抵抗灭亡的到来。但站在个人角度,在灭亡到来之前尽心竭力、与国休戚,也不枉为一代名臣。
文:左光斗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记》《汉晋春秋》《世说新语》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