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全球招聘高管释放的积极信号
摘要: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组部、国资委30日正式通过国资委站和华文媒体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央企高管20名。 之所以“令人瞩目”在于央企的姿态,此次公开招聘的企业涵盖了机械、建筑、建材、旅游、通信、交通运输、电力、矿业、冶金、商贸、服务等多个行业。表明央企已经注意到经济全球化和资源一体化的威力,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高管是一个解决央企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组部、国资委30日正式通过国资委站和华文媒体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央企高管20名。美联社评价这是中国央企有史以来最令人瞩目的人才招募。
之所以“令人瞩目”在于央企的姿态,此次公开招聘的企业涵盖了机械、建筑、建材、旅游、通信、交通运输、电力、矿业、冶金、商贸、服务等多个行业。其中8家是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一环在国民经济的命脉行业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其控股的份额上面。表明央企已经注意到经济全球化和资源一体化的威力,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高管是一个解决央企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在中国,央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波折起伏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经营惨淡,2/3以上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国企改革,对当时的政府来说,是“最为难啃的骨头”。从1997年开始,为了实现国企三年脱困,国家除了要求在国企领域本身进行改革外,还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来剥离国企的负担。为了拯救国有企业,包括国家的注资、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债转股、中央储备金、贴息贷款,国家花了2万多个亿——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2006年,央企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这其中,利润超过一百亿元的央企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业进入了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到2008年,在国有企业创造的利润当中,央企占到80%。
尽管如此,对于央企的诟病一直在延续。因为央企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盈利模式或者说进入到世界500强行业内,就在于其垄断的地位。假如没有其垄断的低温的话,谁能难以说明其发展到底如何?即央企代表的国有企业之所以盈利就在于其只有一家,而只有一家的垄断模式就是一种没有竞争的模式,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自然难以说明这样的盈利就是具有市场经济的效率的。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正常的经济制度或者经济秩序来说,如何打破垄断才在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央企希望通过全球招聘高管引进的是全球化的管理理念。但是有的媒体也开始怀疑,到底是不是在进行全球化的招聘。因为之前的全球招聘最后还是中国人入选。其实,这并非是主要的内容。关键的部分是当央企对于所有的全球人才市场打开了一个闸门,有机会的人都可以公开应聘。这其实也对于国内的民营企业家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有希望进入到央企的管理层中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起码可以公开招聘。
全球招聘还能提升央企的国际形象,而国际形象带来的就是一个国家企业的形象。全球招聘乃是一种公开的行为,通过这样的公开招聘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面对着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自由流动应该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的,而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个国家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央企本身的管理效能,提升自身的效益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