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都镇埔尾村是揭阳唯一一个出产三位进士的乡村。村落位于桑浦山西南面将军峰之下,有神山、龟山二脉入村,村域状似葫芦,周围溪河纵横交错环绕,形态成玉带系葫芦。有堪舆家认为,此地乃得天地钟恋,兼山之魂魄,得水之精灵,是集福胜地,故以“福美”称之。又因村落地处贤新埔、桃源埔之末,神山尾之下,因而又俗称“埔尾”。
埔尾至今保存有厚德轩、大书楼、甲第书屋、进士第、大夫第和以及竹林居科甲第等历史建筑,可以提供埔尾重视教育且成果累累的物证。
揭汕公路以东西方向贯穿村境,地西路从村东通向土尾(福美)轮渡。地形以将军山为主峰,山势连绵起伏,有重峦叠嶂、水库山塘。村子四周平坦宽阔,溪河缭绕。有溪称宫前、后滘、娇港、南厝和横沟,纵横交错,形成天然水网。因而,建置于埔龙之尾的福美古村,一直尽享山水之丽。埔尾*氏系北宋名宦*稹的后代,作为名宦后代的*氏族人,素来重视兴学育才,培养出一代代有作为的各界精英。如明代中期的*鹏,进士出身,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南宁知府;清代的*壮猷、*壮略,先后成为武进士。*壮猷官至侍卫司正堂;*壮略在平定金川之乱中屡立战功,以身殉国之后,名字被供奉于国家忠烈祠,并诰封赠其三代为昭武大夫。一村而出三位进士,在揭阳是罕有的,是名副其实的揭阳进士村。
进士第是*壮猷成为武进士之后所建;大夫第是其堂弟*壮略获封“昭武大夫”后所建。大夫第主座占地平方米,总面积平方米,门上高悬“大夫第”三个金字是进士*壮猷亲自题写,门联是“滨海自昔敦邹鲁,大夫於今世泽长”。门前安石狮二只,旗杆斗八座,门旗二支,是一座高规格的宗祠家庙。每年九月十四日,约有多族人在这里祭祀纪念先贤。进士第总面积平方米,门上高悬“进士第”三个金字,门联为“进士门第,科甲家风”,门前旗杆斗三座。年大夫第、进士第分别被揭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竹林居科甲第则是*壮猷长子*振容和孙子*应科考中举人获“三代科甲”之后所建,“竹林居”匾额为*壮猷亲自题写。这些历史建筑虽部分在历次兵燹天灾中遭受破坏而未及恢复,但保存完好的则可见证埔尾科举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盛况。可以这么说,埔尾是揭阳一个文化聚宝盆。
梅山公宗祠在埔尾村西,初建于明代而历经修葺。
作为一个人才辈出的文化村落,埔尾*氏的祖宗崇拜自然就非常坚持,主要表现在列祖列宗供奉祭祀场所的建设上。于是,这个村庄有了一系列的祠堂与公厅。主要有*氏家庙、梅山公宗祠、松峰公祠、东斋公厅、慕斋公厅、端义厅等。*氏家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三间两进格局,其顶托匾额的门眼镌刻相传为明代书法家吴殿邦所写的“见位闻声”四字,与通常祠堂的镌刻“千子万孙”或“诗礼传家”不同,门楼六幅浮雕分别为“福禄寿”对称六个形圆篆体字,也在潮汕所罕见,成为研究潮汕祠堂的一个活标本。
它坐东朝西,二进式,建筑面积.8平方米,比之家庙稍为宽敞。中厅上悬挂状元*仁勇亲自题写的“永思堂”和“状元”牌匾,还有“进士”、“举人”等匾额14块;门外有旗杆斗2座。埔尾还有众多的古墓,主要有“龙船出海”的*燕石夫妇合葬墓、“关爷点兵”东斋公墓、进士*壮猷墓、*壮猷之妻太宜人善相谢氏墓、玄升墓等。“龙船出海古墓”在将军山下,此穴乃桑浦山大斩关,两边山峰连绵起伏像大海波浪,龙船头一直延伸至巨石“秤头蕃茨,宏伟壮观,风光秀丽,美景天成,是千里灵气结一穴的风水宝地,被誉为潮汕名陵。埔尾出现的三位昭武大夫、二位进士、五位举人都是*燕石的后裔,现其后代人口约占全村的一半。东斋公墓始建于明朝,位于埔尾山界内榕石山东侧,坐北朝南,前临“印斗石”,后倚“将军峰石”,前方2里处则为五峰旗(塔岗)山,形如令旗,右边1公里处的娇港溪则若文笔,故被誉为“关爷点兵”宝地。明嘉靖初年进士*鹏,即是墓主东斋公的后裔。进士*壮猷墓及其妻谢氏墓,年4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里古庙也颇多,主要有福美古庙、北极帝庙和关帝庙等,反映了该村民间崇拜信仰的多元化。福美古庙原在村中心“宫桥头”,相传为进士*鹏所倡建,奉祀神灵颇多位,主要有介之推并介母、双忠圣王、花公花妈、福德爷和“圣人爷”四位。中龛顶悬“忠节流芳”匾额。年移建至娇港溪边。北极帝庙原只供奉玄天上帝,后来也成诸神的合庙。除主座中间供奉玄天上帝,两侧配祀康、赵二元帅外,还在左右龛中供奉李先师、茅山仙师等道教神灵。匾额为“泽及民生”。举人*振容写的神龛联,颇具内涵:“北极护民生越千年,以会极归极;南天歌帝力通四境,而尊天敬天”。关帝庙在村口枋桥头,建于乾隆年间,所供奉者为关帝之神。每年正月以及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埔尾村都会举办隆重的拜神、游神活动。(感谢埔尾宗亲提供相关图文资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