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研究改革时期印尼对华外交政策的走向。众所周知,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印尼-中国关系由于受到各自国内政治的影响,一直处在跌宕起伏状态。不过,令人鼓舞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两国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在合作中,双方面临的唯一问题就是在双方争取各自国家利益的博弈中,彼此实力的不对等影响了双方的谈判地位。与印尼相比,中国是一个国家实力更强大的国家,在争取国家利益的时候显得更加容易。为了平衡这一点,印尼可以在发展对华关系时利用“中等强国”定位这一战略工具。“中等强国”的定位是基于一些标准的,例如要拥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外交理念和实践的倡导者,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能够实现区域的和平与稳定。最后,本文既希望在印尼对外政策研究方面产生一些影响,又希望在对华实力不对等的客观前提下,印尼在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博弈中能获得更高的谈判地位。
外交政策;权力失衡;国家利益
西斯万托,印尼科学院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印尼政治经济外交研究。
姜纪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印尼语教师;
葛红亮,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本文载于《南洋资料译丛》年第4期
一、问题的提出年7月,印尼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如史记载,印尼是东南亚各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不过,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经起伏,在经历蜜月期后,也曾长期处在断交状态。在苏加诺时期,双方关系发展进入蜜月期。由于与马来西亚在政治上处在对抗状态,印尼被孤立于国际社会中,而这使印尼的外交政策向中国倾斜。这些倾斜政策在诸多合作中得到体现,例如,年与中国就双重国籍问题达成协议;年又与中国签署双边友好协议,且双方高级官员密切互访。经济方面,中国政府年向印尼提供了万美元的经济援助;年印尼被选为年亚运会举办方后,中国对印尼的运动场馆建设施以援手。鉴于此,年8月17日,印尼时任总统苏加诺在演讲中提及“雅加达-北京轴心”,而这无疑标志着双方关系达到了顶峰。然而,在苏哈托上台并改变印尼外交政策方向后,印尼与中国的关系随即跌入低谷。年“九三〇事件”后,印尼苏哈托政府对华疑虑重重,随后在年的10月断决了同中国的外交关系。此后,印尼用了近23年的时间才与中国恢复了外交关系。对此,富兰克林·温斯泰因则认为,印尼此时处理对华关系的考虑主要有二:其一是印尼依然把中国当成是国家安全的威胁;其二,印尼希望以断绝对华关系吸引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