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山西1月高三
TUhjnbcbe - 2021/4/28 1:00:00

年1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如图为西周时期周康王赐给盂的“大盂鼎”铭文拓片,共字。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赐予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传播到了各诸侯国。这说明西周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B.确立了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

C.促进了华夏认同观的初步形成D.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5.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即使没有多少纵向(诸如国家和地方行政资助)和横向(诸如与其他劳动者的联合)的支持,也可以在封闭的系统内自我扩张。”“自我扩张”是指传统小农经济

A.看重生产规模的扩大B.侧重社会分工的加强

C.重视生产工具的改进D.注重精耕细作的落实

26.如图为宋徽宗的《瑞鹤图》,描绘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节次日傍晚(公元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群鹤飞鸣的景象。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该作品体现了

A.国力强大与盛世繁华的交汇B.宫廷品位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会D.历史真实与文人意趣的结合

27.明朝初期朱元璋曾说,“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自然家给人足。”嘉靖九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各种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简化了税收环节,限制了官员巧立名目渔利百姓。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B.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

C.限制苛扰促进农业发展D.减轻贫困缓和社会矛盾

28.洋务派在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这表明当时的洋务企业

A.注重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

C.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29.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作者意在

A.否定辛亥革命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B.揭示辛亥革命的性质取决于其目标

C.反映孙中山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侵略D.说明孙中山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利益

30.年1月,毛泽东在为《八路军军政杂志》撰写《发刊词》时明确肯定:“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战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据此可知,毛泽东

A.强调了国共两*在抗战初期已经实现全方位合作

B.肯定了国民*正面抵抗客观上支持中共敌后战场

C.认为抗日战争初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D.旨在突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做出卓越贡献

31.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英国、法国、西德等11国签订了总值达万美元的贸易协议,与日本工商界代表签订了总值达万英镑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

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B.摆脱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C.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D.调整了外交的基本原则

32.公元前27年至公元3世纪初,伴随着罗马帝国从建立走向繁荣,法律领域也产生了以规范国家事务的公法和管理私人事务的私法这种新的分类标准。这种划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加强对家庭和个人事务的干预B.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事务日益复杂

C.公民事务独立于国家管理外的要求D.帝制取代共和制及专制君主出现

33.为了深入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动用了“情感识别软件”,发现她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这份结果令人惊诧。而这一切都是达·芬奇早就“计划”好的,他认为画家应该留下一些东西给欣赏者去反思、猜测。这可以说明达·芬奇

A.注重理性主义运用B.充满科学探究精神

C.具有浪漫主义情怀D.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34.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宪法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在表现形式上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B.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

C.尊重传统是英国政治的突出特点D.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35.东帝汶猫屎咖啡、牙买加蓝山咖啡、哥伦比亚瑰夏咖啡……在年11月5日至10日由中国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上,展馆里飘散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浓香。小小一杯咖啡,背后是一个千亿元级的朝阳产业……麦肯锡公司《中国消费者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具有独特优势,后疫情时代将继续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增长引擎。这反映了

A.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增强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分享全球资源要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学习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

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等几部重要法律。年宪法颁布后,通过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此后,全国人大先后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写入宪法。

——摘编自许安标《新中国70年立法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俾斯麦政府进行社会立法的背景并做出简要评价。(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加强立法的主要原因,并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加强立法的积极意义。(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奴隶社会的殷商时代就一直继承下来。作为中央

集权的国家,有必要通过官营手工业来控制经济命脉。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手工业机构。从春秋战国起,官用手工业就在手工业生产中居于绝对的优势,如楚国的官营手工业就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重要生产行业和部门,而民间手工业只是它的补充。英法没有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官营手工业。古罗马奴隶制官营手工业在蛮族入侵者铁蹄的践踏下,随着封建制的建立而衰落了。在封建社会初期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土地等级分封制,使王权衰微,国王处于无权地位。既无庞大的官僚机器,也无常备军,这就没有建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的需要和可能。作为封建政权的基层组织是庄园,它既生产城市需要的各种食物,也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少量手工业商品。近代以来,英法都将扶植和控制新兴工业视为国策,其中专利权是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对手工业的控制力度是不强的,措施也比较简单,致使许多新兴工业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逃脱了政府的控制。

——摘编自王素琴《试论中国与英法封建官营手工业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5.(15分)

材料

年,日本进行了由天皇亲自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运动。政府将教育发展看作是“文明开化”的中心任务,在财政上对教育的投资毫不吝啬。据调查,公民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年1.8%,年2.1%,年2.3%。在国家和地方行政费用中的比率始终占到10%左右。在地方财政支出中,从年至年平均占比23%左右。教育没有门第、财富之别,对每个人都打开了大门,只要你通过刻苦努力,就能够获得知识和学历,并提高社会地位。同时,国内的资本家、工商业者也都意识到,只有提高工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日本对初等教育的重视,不仅提高了国人的基本素质,更为以后尤其是二战后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贺小飞《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简析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影响。(9分)

46.(15分)

材料

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议员大会和世界和平大会,并出版了奥匈帝国女作家、和平运动的先驱贝莎·冯·苏特纳的反战长篇小说《放下武器》,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国际议员大会后来改名为“国际议员联盟”,吸收各国议会中支持和平运动的议员,总部设在伯尔尼,大战前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它与两年后成立的国际和平署(总部也设在伯尔尼),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国际和平组织。年著名发明家诺贝尔将其万美元遗产设立诺贝尔奖金时,列上了一项和平奖,并于年开始颁授。年,美国著名的钢铁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设立了总额为万美元的卡内基和平基金会,主要用于资助战争与和平方面的研究,美国的大部分和平组织都获得过该基金的资助。据估计,到大战爆发前,欧美国家约有万人参加过为和平募集资金、宣传和平并游说政客等和平活动。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和平活动兴起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和平活动兴起的意义。(8分)

47.(15分)

材料

年在全国先进生产运动中,各地区、各行业逐级进行劳模评选表彰活动,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上海、北京,天津和西安八个省市,共涌现出20多万名先进生产者。重工业、机械制造、建筑、铁路、纺织等行业劳模所占比例较高。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解放军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吴运铎、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钢工人王崇伦、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赵梦桃、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副社长申纪兰等,他们是那个时期劳模群体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也是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在共和国成立后的短短七年的时间里,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社会面貌日益形成,有力地践行了毛泽东提出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豪迈宣言。劳模群体的精神引领,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创社会风气、重建大众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1)根据材料,指出年中国表彰的劳模群体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年中国劳模群体涌现的历史意义。(9分)

年1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D

B

C

B

B

A

B

D

C

A

24.C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体现了分封制影响共同文化的形成,故C项正确;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故A项错误;B项因果倒置,是因为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确立,所以天子赐鼎文化传播,而非天子赐鼎文化传播,所以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确立,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民族间的问题,故D项错误。

25.D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封闭分散、力量脆弱的特点,为保障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封闭的系统内自我扩张”,而非借助外力发展,只能注重精耕细作,故选D项;扩大生产规模是指纵向横向联合,排除A项;加强社会分工是指横向联合,排除B项;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精耕细作的一部分,精耕细作还包括耕作技术、灌溉技术、耕作经验等排除C项。

26.D

考点:古代中国绘画的发展。据材料可知,《瑞鹤图》描绘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节次日傍晚(公元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群鹤飞鸣的景象,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同时又运用了文人画的写意性技巧,D项正确;A项认为这幅作品反映国力强大和盛世繁华,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可以排除;作品反映不出市井风情,可以排除B项;这幅作品主要还是历史真实的再现而非个人想象,故C项中所说浪漫主义风格并不准确。

27.B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初朱元璋强调“厚本抑末”,也就是重农抑商,明后期张居正改革却实行“一条鞭法”,“折银征收”税赋,使得农民与市场之间形成联系,显然是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一条鞭法的实行主要是增强中央政府的财政实力,A项不是从“重农抑商”到“折银征收”税赋这一“调整”的目的;朱元璋强调“减省徭役”“厚本抑末”和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环节”都是为了限制苛扰促进农业发展,是两者相同点,不是调整变化,C项可以排除;减轻贫困显然不是其主要目的,因为普通农户的负担也需要减轻;此外,无论朱元璋还是张居正都有减轻贫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而非调整的目的,所以D项不准确。

28.C

考点: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根据所学可知,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中,比较普遍地采用了雇佣劳动,大部分工人都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工资大体上是按照技术水平高低决定的,且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说明当时的洋务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故C项正确;虽材料“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能体现工人权益,但材料还有“雇佣”、“技术高低”,“劳动强度很大”故A项未能全面反映材料;材料内容不能得出洋务企业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关内容,故D项与题干无关。

29.B

考点:辛亥革命。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的任务主要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所以未必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可知他是从革命的目标来确定其性质的,故B项正确;杨天石旨在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而不是否定辛亥革命在近代史上的地位,A项不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要揭示孙中山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侵略的态度,C项不正确;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表达了对工人阶级的同情,不能说明他就代表工人阶级利益,D项不正确。

30.B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根据材料“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可知,此时旨在突出国民*正面战场客观上支持中共敌后战场,故选B项;“全方位”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正面战场是主战场,排除C项;根据材料“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战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可知,此时旨在突出全民族抗战对抗日战争做出的卓越贡献,而非国际社会,排除D项。

31.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年正值冷战时期,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材料中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贸易协议的做法,恰恰表明当时我国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故选A项;年我国并未摆脱美国的经济封锁,材料中的现象只能说明一定程度上有所摆脱,但“摆脱了”说法不对,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材料反应不出我国“提出了”排除C项;年我国并未调整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年提出来的,排除D项。

32.B

考点:罗马法。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正处于从建立走向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经济不断发展,加之其征服的地区横跨欧亚非三地,国家事务日益复杂,故B项正确;国家加强对私人事务管理的私法建设,是在保护私人利益不受损害,不能理解为国家加强对家庭和个人事务的干预,A项不正确;公民事务并不能独立于国家管理之外,C项不正确;帝制取代共和制,专制君主出现与国家完善公法与私法两大体系并无多大关联,D项不正确。

33.D

考点:文艺复兴。达·芬奇认为“应该留下一些东西给观者去反思、猜测”,表明他希望观者去感知、发现自我,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故正确答案为D项;达·芬奇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虽然他也有理性的一面,但并未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专家对达·芬奇画作的科学探究,没有表明达·芬奇本人是否满怀科学探究精神,B项错误;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不符合达·芬奇所处的时代背景,C项排除。

34.C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这些宪法,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在表现形式上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体现了传统在法制中的作用,故选C项;“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这一句说明当时已有成文法典,排除A项;“近代英国”是法制社会,排除B项;材料没有表现出对宪法的异议,排除D项。

35.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材料中“中国经济具有独特优势,后疫情时代将继续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增长引擎”说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故A项正确;当前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分享全球资源要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结构转型,故D项错误。

41.(25分)

(1)背景:①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劳资矛盾尖锐。②工人为争取生存权而斗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③为维护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通过社会立法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答出其中任意一点给2分,共6分。)

评价:①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社会立法和社会福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福利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一大社会成果。②这些社会立法从法律上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阶级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③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答出任一点给2分,共6分)

(2)原因: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国际形势主要表现为和平与发展。(答出其中任意一点给2分,共4分。)

意义: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立法适应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需要,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答出其中任意一点给2分,共6分)

(3)启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法制建设;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要立足于国情。(答出其中任意一点给2分,两点3分。言之有理,表述得当,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3分。)

第(1)问分析背景从材料中“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劳资矛盾尖锐。从材料中“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可得出工人为争取生存而斗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从“俾斯麦政府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可得出为维护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通过社会立法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简要评价,结合材料和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德国的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加以评价。

第(2)问原因:结合材料改革开放的背景知识可以得出。意义:结合改革所学知识和唯物史观可得出。

第(3)问启示:结合材料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谈启示。

42.(12分)

示例一:

由于国情不同,中国与英法的手工业经营形态各异。(2分)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英国官营手工业则居于非主导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历史传统的影响,从商周时期起中国就推行“工商食官”政策,官营手工业已经存在;而英法没有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官营手工业。另一方面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中国封建政府通过官营手工业来控制经济命脉,例如汉武帝时通过盐铁官营政策加强中央集权;而英法在中世纪封建政权的基层组织是庄园,庄园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每个庄园都有专门的手工业作坊。(8分)

很显然,不同的管理制度、运营状况造成了中国和英法两国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不同态势。(2分)

示例二:

中国和英法两国的官营手工业对各自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的影响。(2分)

中国古代政府强化对官营手工业的控制,实行匠户制度,保障了骨干力量的相对稳定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但是,官营手工业缺乏独立发展的环境,生产不计成本,而且耗资无数,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更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英法两国则将扶植和控制新兴工业视为国策,尤其注重推行专利权制度,由此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推动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到来;而且其工匠拥生产的目的是壮大独立经济,为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英法近代社会的转型。(8分)

总之,中国和英法两国封建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型态影响了两种类型国家近代化发展的巨大差异。(2分)

45.(15分)

(1)成功的原因:明治政府统治者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大力支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国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答出其中任意一点给2分,共6分)

(2)教育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积极方面:使国人的基本素质得以提高;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消极方面:过分强调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推行愚民政策,要求民众效忠天皇。(答出其中任意一点给3分,共9分)

第(1)问注意从明治政府、国家财政、国民参与角度加以概括。第(2)问注意从积极方面(国人的素质、日本经济)和消极方面分析。

46.(15分)

(1)特点:有较为广泛的组织与民间人员参与和平活动;走向世界联合;要求和平的呼声还十分微弱。(答出其中任意一点3分、任意两点5分、任意三点7分。)

(2)意义: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狂热的帝国主义、民族利己主义、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反思行动;表达了对当时强调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的不满;强化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观念;为国际组织运作机制建设打下了基础。(答出任意一点2分,共8分)

47.(15分)

(1)特点:人数众多;地区和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女劳模和民族地区劳模数量较多。(答出任意一点2分,共6分)

(2)历史意义: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答出任意一点给3分,共9分。)

第(1)问注意从模范人数、地区行业、集中的领域角度概括。

第(2)问注意从激发建设国家的热情、工业化的需要、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角度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1月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