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讲故事,金庸笔下人物名字的出处
TUhjnbcbe - 2021/4/29 19:46: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邹城文博”开启新栏目之《以文说物》,带大家深入了解邹城文物的故事。此次倾心打造的“以文说物”一栏,是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的指示精神,充分展示文物保护中心职工学习成果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和提高文博队伍高素质专业化的重要举措。“以文说物”一栏,涵盖了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馆藏文物精品,包括陶器、石器、青铜器、玉器、瓷器、革命文物等等,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理论性和探讨性。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圣诏褒崇孟父孟母封号之碑》。

圣诏褒崇孟父孟母封号之碑

作者:沈思珍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朕惟由孔子至于孟子百有余岁,而道统之传独得其正。虽命世亚圣之才,亦资父母教养之力也。其父夙丧,母以三迁之教励天下后世。推原所自,功莫大焉。稽诸往代,实阙褒崇。夫功大而位不酬,实著而名不正,岂朕所以致怀贤之意哉?肆颁宠命,永贲神休。可追封其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宣献夫人。主者施行。延祐三季七月日(宝)追封邾国公邾国宣献夫人碑阴之记

苍姬既没,祖龙当天。三代典章一委灰烬。寥寥二千载,天理民彝幸未泯绝。逮我圣天子孝治天下,雅尚儒术;礼乐法度,力复古制。大成至圣文宣王既已加崇于先朝,乃遣使乘传遽持诏至邹邑孟子庙,追封其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宣献夫人。既毕礼,承事郎邹县尹曹彬与其五十一代孙承事郎泗水县尹孟祗祖议曰:“此历代未行盛典,宜树丰碑,刻诏其上,纪岁月其后,以彰圣恩,以传不朽,以为乡国荣,且有以告诏后学。”询之同列,同列以为然。语之邑之耆旧,耆旧莫不欢跃以共其事。时律犹留鄫命,承德郎前尚书省照磨姜元、乡士许硅来请文其石。律辞不敢。姜曰:“君之先师导江,传圣学以教人者,文笔列于庙庭。君之先君尝有功于斯庙。遗迹宛然,非君所当辞。”律应曰:“子言若是,敢不敬从。”遂述三代典礼,七篇之旨,圣人传授心法,以教有志于圣学者。

邹国公奉崇以人君之礼者何?岂非以圣德继道统之传乎?虽曰生有淑质,非母三迁之教能臻斯乎?《春秋》之法,母以子贵,而况于父乎?今其子封以公矣,犹以庶人之礼祭其父母,可乎?《传》曰:“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此礼也,何况世无闻乎?庙故处东北陬,自邹国公新庙成,适其父母神像于故殿,盖以有年。今既加封,欲创建宫室东南隙地。时未暇,乃即故基而更其制。冠以冕旒,服以五彩。危危峨峨,煌煌烨烨,俨然南面。春秋祭祀一同其子,非止为当世荣观,实邹国公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心也。孝子之事亲,仁人之事天也。父母之心,天地之心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圣圣相承,继天立极,所传者何?太极既判,阴阳始分。乾坤大父母,人物是生。其理则为之性,其气则为之形。理则浑然,一毫不容付之于人。性无不善,气有不齐。所禀或异,加以物诱,贤愚是分。气质清明,义理昭著,生而知之,圣人也。变化气质,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学而知之,极其至,亦圣人也。此尧舜汤武性之反之同归于圣也。蔽之厚者,牢不可开;诱之固者,坚不可破。良心陷溺,自暴自弃,流而下愚。圣人忧之,设教教人。累圣相传,皆是道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尧舜禹之相授受也。见而知之者,禹皋陶也,闻而知之,则汤也。汤之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是汤不坠其传也。见而知之者,伊尹莱朱也;闻而知之则文王也。文王之缉熙敬止,武王之皇建其有极,其传不绝。孔子之言性与天道,曾子之忠恕,子思天命之谓性,传及孟子性善之说,浩然之气,扩前圣之所蕴,与公孙丑、告子之徒反复论辨仁内义外之别。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人皆可以为尧舜。参天地,赞化育。以为辟杨墨之功不在禹下者,非知孟子者也。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理行乎其中。是理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体物而不可遗。无声无臭,无气与形。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随处充满,无少欠缺。万殊一本,一本万殊。费而隐,隐而费。散之万事悉具吾心。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日用之间,从容闲暇。万变酬酢,物各付物。内外昭融,物我无间。胸次悠然,上下同流。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何思何虑。其气浩然,充塞天地。譬天地之至诚,无息万物,各得其所。推之治道,尧之帝力何有于我?舜之无为而治,汤之格于皇天,亦不外是孟子有得于此,所以告齐梁之君者也。王霸之辨,义利之分,好货好色之喻,无非絜矩之义。是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以至保四海,不过善推其所为而已。所谓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此孟子所以道传累圣之心法,立百王不易。溯流穷源,是皆慈母之教之故也。

是理也,在宇宙间。一息不停,万世一日。千四百年,知者其谁?功利之习,词章之技,愈远愈分。子周子《太极图说》重开混沌,二程受之。有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氛妖一扫,日月重光。自是而下,游、杨、尹、谢逮及朱、张,咸明是道。先圣后圣,其揆则一。由朱、张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传是道以教人者谁欤?然则圣人之道果绝传欤?天理民彝,今犹昔也。尧舜涂人,同具是理。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学者可不勉旃。当今科举之制,义理是崇。尽扫往昔浮华之弊,实三代取士之法,先儒极言而未行者。后学诚能有志于圣人传心之法,知言养气,以复其天之所以与我者,以继往圣,以应诏旨。异日见之事业,尧舜其君,尧舜其民,皆吾分内事。

圣天子孝根天性,上事太后曲尽其诚;下待群臣仁及祖宗。近世传道诸儒毕列从祀;尊崇古先圣贤上逮父母。充是道也,以见歌击壤,变时雍不难矣。至于文章制度,明诏每下,常恐有司奉行弗至。如曹彬等可谓能恭承上命,不废其职,学者胡不观感踊跃,以趋于道哉。

延祐四年夏六月辛酉

承务郎、同知峄州事吴律撰

里人刘之美书丹

蒙古字书丹前济宁路蒙古字教授、承事郎、淮安路安东州税课提领陈恭

宣圣五十四代孙、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孔思晦篆额

敦武校尉、邹县达鲁花赤马速忽,承事郎、邹县尹曹彬,副达鲁花赤伯颜不花,进义校尉、邹县主簿苏忽都答儿,邹县尉罗璧立石

监造吕椿、儒学教谕陈从政、典史陈政

里人常伟刊

该碑现位于启圣殿院甬道西侧,东向。碑总高5.15米,其中碑座高0.75米,碑身高3.1米,碑首高1.3米,碑宽1.1米,厚0.3米。篆额三行,每行四字。碑文上半部为八思巴文,11行,每行14字,共字;下半部汉文与八思巴文相对应,行、字相同。所不同的是,八思巴文由左至右竖排,汉文由右至左竖排。最后年代落款处内侧各有一“宝”字,代表了皇帝的印信。碑文以八思巴文与汉文相对照的形式,记载了元延祐三年(公元年)元仁宗追封孟子父母为邾国公、邾国宣献夫人的圣旨,碑文寥寥百余字,简洁练达,叙述周密,是历史上最早对孟子父母封赠的诏文。这道圣旨,由表彰孟子继而表彰追封孟子父母,认为虽然孟子为命世亚圣大才,也得力于父母的教诲。同时通过对孟子父母的追封又表达了对孟子及对儒学的尊崇。元延祐元年(公元年),元朝恢复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为命题依据,因此《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一道成为一般学子的启蒙教材。儒家文化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使得孟子等历代名儒也获得了崇高的封号,而这块碑也是元朝尊孟的代表碑刻之一。碑文分别用汉文和蒙古文书写。蒙古文俗称“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的“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八思巴(-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后归附蒙古。八思巴为藏语“圣者”的意思。至元年间,封诏创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公元年)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八思巴文属拼音文字,共有41个字母。由于民间惯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最终还是主要应用于官方文件。伴随着蒙古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八思巴文的创制和推广加强了西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在促进汉、藏、蒙古文化的交流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块碑刻保存了较早的蒙古文文献,是研究当时八思巴文的珍贵文物。

碑阴刻有“追封邾国公邾国宣献夫人碑阴之记”,共30行,每行89字,共计字。文中对孟子继承发扬孔子的学说,提出“性善论”、“浩然之气”、“义利之辩”等观点进行了详细叙述,并总结了历代对孟父孟母尤其是孟母的褒扬,最后对立碑的具体过程及重要意义进行了陈述。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杰出大师,他之所以能成为“亚圣”,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早年得力于他的母亲——孟母的教诲。孟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中国母亲的典型代表,她“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子不教,父之过。”孟母当时,家庭教育的大旗应该是由男人来扛的。但在丈夫去世后,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教子的责任,树立起了躬行和实践母教的一面旗帜。明万历年间山东监察御史钟化民曾拜谒孟庙,并在撰写的《祭孟母文》中这样写到“子之圣即母之圣,妻之圣即夫之圣。不有三迁之教,孰开浩然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认为孟子的功成名就彰显了孟母的伟大,孟母的贤德亦彰显了孟父的圣明。若没有孟母对孟子幼时“三迁择邻”的谆谆教诲,又怎能成就一身“浩然正气”的亚圣?大多数父母教育子女,都是以功利为主,期望他们可以出仕为官,官运亨通。而孟母教育孟子,却希望孟子能够学习孔子,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贤德之人。古往今来,能够如此教育子女,并培养成一代圣贤的,只有孟母一人!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孟母的资料少之又少,但是通过有限的孟母教子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母亲形象。通过对故事的反复阅读思考,我们对孟母的教子理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结一下,孟母的教子理念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孟母教子特别注重环境育人。孟母把教育和环境联系起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三迁择邻”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三字经》中就有记载:“昔孟母,择邻处。”在孟子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孟母仉氏独自艰难地抚育着年幼的孟子。无奈,孩子天性贪玩,初时“其舍近墓”,孟子时常“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只得搬家,但“其舍傍市”,孟子又经常“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不得已又再次搬家,直至“其舍傍学”后,孟子才“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跟着学子们学儒习礼,孟母认为这才是孟子理想的成长居所。孟母“三迁择邻”,选择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使孟子能够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潜心学习,终成一代大儒。其次,孟母教子特别注重诚信教育。《韩诗外传》中记载的“杀豚不欺子”,讲的就是孟母教子诚信的故事。年幼的孟子看到邻居在杀猪,问母亲:“他为什么要杀猪呢?”孟母随口说了一句:“杀猪是为了能让你吃到猪肉啊。”说完之后,孟母就后悔了,以他们当时清贫的家境,是很难吃到猪肉的。可是,为了不失信于孩子,孟母还是买了肉做给孟子吃,以此来教育孟子做人要言而有信。这件事对孟子影响深远。孟子成年后,提出了“五伦”说,也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把诚信上升到“五伦”的高度,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范畴。第三,孟母教子特别注重恒心的培养。这里讲到的就是孟母“断机喻学”的故事:孟母在家省吃俭用,织布为生,供孟子读书。一天,孟子由于思家心切,对老师不辞而别,回到了家中。看到儿子怠慢学业、不求上进,孟母脸色骤变,刀断机杼,劝诫孟子说,你如此读书,中途而废,这跟砍断机杼又有何两样?孟母以断布的无法接续来比喻学习的不可中断,让孟子懂得学习、做事要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孟子从此幡然醒悟,“旦夕勤学不息”,每日伏案苦读,终成一代大儒。也正是由于孟子对这种“学贵有恒”的切身体悟,才有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的千古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砥砺恒心,战胜磨难,最终走向成功。最后,孟母教子还特别注重责任担当。这里还有一个“拥楹而叹”的故事。孟子三十岁前后开始在家乡设馆授徒,像他追慕的先师孔子那样开始传播儒学。四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出游齐国,齐宣王对他礼遇有加,但其主张并不为所用,在雪宫做一个闲散的教授职务。孟子有心离开齐国到别的国家去一展政治抱负,可是念及母亲年事已高,经不起旅途的奔波劳累,进退两难,内心充满了矛盾。有一天,孟子回到家中倚柱叹息。孟母得知了孟子的隐忧,对孟子说:“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你周游列国是你应坚守的“义”,我随你远游是我应遵循的“礼”,做人要坚守理想抱负,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孟母的话使孟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开始周游列国,也培育了孟子日后“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主动担当意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尊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放在首位,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个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向伟大的孟母学习,在

TUhjnbcbe - 2021/4/29 19:46:00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

小编按,国学深刻,该当推敲

(一)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龙八部》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自小分离,后一为慕容氏的婢女,一为星宿派的顽徒。朱紫是一个母亲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其名取自《论语》。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以乱正色。”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

《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胆。”由是观之,查氏以“朱紫”为二姝命名,爱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附:乔峰]乔峰本名萧峰(萧姓为辽国大姓),其姓得自养父农户乔三槐。“乔”字已暗含其并非本姓(“乔”在字义上有“装假”、“改扮”意,如乔装,乔模乔样等,《水浒》有“李逵寿张乔坐衙”)而“峰”字又遥接其父之名“远山”。

(二)丁典和凌霜华——《连城诀》中一对命运悲惨的爱侣。丁,有遭逢的意思。《后汉书·岑彭传》:“我喜我生,独丁斯时。”有词语“丁忧”、“丁艰”;典,有抵押、典当的意思。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所以“丁典”可释为“遭逢出卖”,正好像丁典与其把弟狄云身世的写照。

凌,“凌寒独自开”之凌,冒着;“霜华(花)”,雪也。能凌霜华(花)之物,菊也。合“人淡如菊”之评,亦符其爱菊之性。故其女仆名曰“菊友”。

(三)杨过、小龙女——“神雕大侠”杨过,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词人刘过,字改之。不知金庸是否从这位词人身上得到某种灵感。

龙女,神话中的龙王女儿。《法华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传》有“龙女牧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斋诗话》有“吴城小龙女”。而小龙女的原型应该出自《庄子·逍遥游》中那位“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四)令狐冲、任盈盈——令狐冲是厌恶权利斗争的“隐士”,一位“道家之侠”。冲,貌似冲淡空虚;盈,水满的样子。这似乎暗示着令狐冲和任盈盈性格的差异与冲突。

(五)

(六)但事物是辨证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再说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说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过这句话,可旁证这种解释并非牵强。“周伯通道:‘我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跟着将这四句话的意思解释了一遍。郭靖听了默默思索。”)冲与盈又达到了统一。而事实上他二人最终是“笑傲江湖”,“曲谐”一生的。

[补记]任盈盈也可能名取自《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清孔尚任、顾彩合作传奇剧本《小忽雷》中女主角名郑盈盈。又《老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五)“奔雷手”文泰来——文泰来乃《书剑恩仇录》红花会四当家,是堪与乔峰媲美的好汉。“奔雷手”形容其工功夫气势不凡,辛弃疾《沁园春》(杯汝前来)有“于今喜睡,气似奔雷”句。泰是卦名(卦象为上坤下乾)。坤地乾天,地重下沉,天轻上浮,天地交而万物通,征兆顺利。

这样就很好解释文泰来由被清兵拿获到逃脱囚笼,虽屡经周折,然“否去泰来终可待”(唐韦庄《湘中作》),正印证“泰来”二字是否极泰来的意思。

(六)乾坤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射雕英雄传》中五位高人被誉为“乾坤五绝”。金庸对他们的命名参考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

东方尚青,属木,故“东邪”为黄药师(平时都穿着青袍);南方尚赤,属火,故“南帝”号一灯;西方尚白,属金,故“西毒”为欧阳锋;北方尚黑,属水,故“北丐”为洪七公;中央尚黄,属土,故“中神通”为王重阳。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镶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1、南帝一灯——“一灯”之名出自《法华经》: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南为火”:一灯大师之“灯”待“火”点燃。其秘技为“一阳指”,而太阳就是一个大火球。“南,色赤”:“灯”与“阳“皆作赤红色。

2、中神通王重阳——‘中央为土”:此人确为历史人物,是全真教开山祖师,原名“王喆”,这姓/名两个字皆具“土”形。五大高手中他辞世最早,由其师弟递补为中顽童,就是周伯通。而“周”中亦有“土”。“中央,色黄”:王重阳既为道教大师,而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又被称作“黄冠”。《推背图》作者李淳风就自号“黄冠子”。

3、西毒欧阳锋——“西为金”:“锋”赖“金”利。作为音乐家的欧阳锋,常备乐器不是吉他,而是铁筝。仍是金属所制。“西,色白”:西毒长居白驼山,他本人/侄儿/部属皆作白衣装。此意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也有所发挥,电影尾声是欧阳的一段独白:没多久,我就离开了这个地方。那天,黄历上写着“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4、东邪黄药师——在《卅十三剑客图·虬髯客传》一文中,金庸对唐代名将李靖极表钦敬之忱。其实李靖之军事才能未必高于韩信、林彪,金庸佩服他的恐怕还是其功成不居,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与人格修养。

5、

6、虽达不到三毛“最爱黄药师什么都爱”的程度,我猜金庸对自己创造的黄药师这一人物形象还是钟爱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备至的李卫公的名字赠给了黄:李靖字药师。“东,色青”:书中写黄药师初次出场:“身穿青色布袍”。“东为木”:黄药师三字表面看来似乎有“草”无“木”,其实不然。金庸等台港文人使用的是正规的繁体字,“药”字的正确写法是“藥”,一根巨木,赫然在下。

5、北丐洪七公——旧武侠小说《儿女英雄传》中有“邓九公”者,名讳与洪七公相仿.。书名与《射雕英雄传》也有几分(五分之三?)相似。“北为水”:七公姓“洪”,果见洪水汤汤,竟没涯涘。“北,色黑”:书中不曾描写七公衣服颜色。但他作为丐帮老头子,估计不管衣服原色为何,上身之后,必将改造成唯一色调:总是黑。

小说中一灯大师的“一阳指”为欧阳锋“蛤蟆功”的克星,暗合五行相克的原理(火克金)。《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与此类似,就不多说了。

(七)林平之、游坦之——一为副威镖局之少镖头,一为聚贤庄之少庄主。然两位公子哥儿前途却并非“平之”、“坦之”!查老以“平坦”二字为两位富家子弟命名,真是高人啊!

(八)武修文、武敦儒——《神雕侠侣》中的武氏兄弟乃大理武三通之子。修文的意思是:修明文教。《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敦儒的意思是敦厚儒雅。南宋有词人朱敦儒。命子名为“修文”、“敦儒”,本冀其文雅;但二子都只是赳赳武夫,真的和自己名字的含义大相径庭。

(十)夏雪宜、温青青

二人是《碧血剑》中一对父女。夏季炎热,雪只下于寒冬,“夏”与“雪”本不“宜”。恰又反映了正反两种突兀的双重性格”的评语大可移用到夏雪宜身上。以前有人认为温青青名字来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恐怕有点牵强。《庄子·德充符》:“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礼记·曲礼上》:“凡为人之礼,冬温而夏凊(冷、凉的意思)”作为温仪和夏雪宜的女儿,身上同样兼有“温”、“凊”(或谓“夏”、“雪”)两种矛盾的性格,小说中其时而刁蛮时而哀苦的情绪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

[附:袁承志]《礼记·祭义》:“君子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袁承志所承之志,本应是其父袁崇焕抗击满清之志,但《碧血剑》一书的结局,他却隐居域外,只能算是“名不副实”的人物。历史上名承志者尚多,如唐武后时有杜承志,现代有革命家廖承志,戏剧家焦菊隐(原名焦承志),作家张承志等。

(十一)逍遥派诸人

《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是一个崇尚道家的门派,其掌门人为无涯子。其名来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和无涯子一辈的尚有天山童姥与李秋水。童姥谓年老而童身,其造型与武功似取材于佛祖释迦牟尼(如八荒六合XXX拳之类)。李秋水名字来于《庄子·秋水》就不用多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无涯子的两个弟子:苏星河,丁春秋。在道家里,“星河”是空间上的“无涯”,而“春秋”则是时间上的“无涯”。

[附“函谷八友”]“函谷八友”是苏星河的八位弟子。“函谷”暗指道家始祖老子出关之处,点名逍遥派的渊源。

老大康广陵(琴),姓名分别取自三国时的嵇康与他所弹的那首《广陵散》;

老二范百陵(棋),姓名取自清朝的两位围棋高手范西屏(海宁人)和过百龄;

老三苟读(书),这个显而易见吧;

老四吴领军(画),书中述其曾任“领军”之职,而姓恐来于唐大画家吴道子;

老五薛慕华(医),慕华即仰慕华佗之意(中国古代有一批以“慕X”名的,如“慕韩”,“慕华”等等)。又近代有黄乃裳,号慕华,曾参加康梁变法;

老六冯阿三(匠),其名很庸俗,应该是用来凑数的;

老七石清露(花),“石”谐音“莳”,莳花;清露古诗常见(如陆机《赴洛道中作》“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虞世南《蝉》“垂绥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红楼梦》三十四回记有“玫瑰清露”);

老八李傀儡(戏),傀儡寓意很明确,姓李似暗寓唐朝那位在皇宫搬演梨园的李隆基。李傀儡,似乎也暗示唐高宗,被武则天摆布得像个傀儡。

(十二)穆念慈——有人说名字取自《尚书·大禹谟》“帝念,念慈在慈。”这种说法并不正确。首先,全部《尚书》(包括所谓《伪古文尚书》)都无“念慈在慈”四字,有的是“念兹在兹”四字,兹,此也。也即“念念不忘”的意思,这和穆念慈的名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念慈者,怀念母亲也。古时称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射雕》全书都没有写念慈的父母是谁,但是由于铁心兄的收养,她总算是有了父爱,所以更怀念其母的爱。

(十三)柯镇恶——《世说新语》:“桓石虔,小字镇恶”。

柯之高足郭靖那句掷地作金石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也模仿自《世说》:“刘真长,*同伐异,侠之大者”。

(十四)徐潮生——《书剑恩仇录》中陈世倌之妻,乾隆与陈家洛之母。历史上陈世倌正妻确为徐姓,“潮生”之名恐怕就是金庸所代拟了。出自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黄药师自度的《碧海潮生曲》,以及桃花岛积翠亭上“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的对联分明都与这两句诗有关。

(十五)李沅芷——《楚辞湘夫人》:‘沅有芷兮澧(音li)有兰’,此姝之名,尽在诗中。诗的后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倒与李沅芷对余鱼同的那份情愫有三分仿佛。

(十六)“气寒西北”白万剑——出自龚自珍“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的诗句。金庸对龚定庵似乎情有独钟,他为《天龙八部》第35回写的回目是:“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此句脱胎于龚定庵《洞仙歌》词:“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

(十七)射雕,倚天——金庸小说于七十年代末在台解禁,唯有《射雕》一书,台湾文化官员怀疑“有鼓吹毛之嫌”,不许在台刊行。金庸对此有所解释:“射雕是中国北方民族由来已久的勇武行为。《史记·李广传》中说:是必射雕者也。

王维有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又有诗:暮云空碛时驱马,落日平原好射雕。杨巨源诗: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黄。温庭筠诗:安得万里沙,霜晴看射雕。中国描写塞外生活的文学作品往往提到射雕,一箭双雕的成语更是普通得很。毛的词中其实没有射雕两字连用,只有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国文字人人都有权用,不能因为毛用过,别人就不能再用。”

金庸此文无一字不真,也无一语不是诡辩。《射雕》虽无“鼓吹毛”的用心,但那书名的由来,一定出自《沁园春·雪》。

(十八)岳不群(附:卓不凡)——剑神卓不凡与君子剑岳不群两大高手似乎在拉扯一个成语:“卓尔不群”,典出《汉书》:“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巍巍山‘岳’,卓尔‘不群’,颇有一种壁立千仞的气象,与岳不群的道貌岸然也算合拍。

岳不群人称“君子剑”,但真正的君子是“群”的,小人才“不群”呢!这也不是我说的,是我们的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老二说的:“君子群而不*,小人*而不群”。(《论语·阳货》)。岳不群以‘君子剑’的面目欺世,金庸却在取名时将其底细揭露无遗:伪君子,真小人也。

(十九)丁坚与施令威——此二人武功未臻化境,与卓不凡,岳不群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所争的也非成语,而是在争相攀附一位仙人:丁令威。

《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

(二十)‘白头仙翁’卜沉——此人为嵩山派高手,与‘秃鹰’沙天江一起出场,这两人的名字可能是相互对应的,‘秃鹰’与‘白头翁’对应,‘沙天江’与‘卜沉’对应:‘白头翁’与秃鹰都是禽鸟,江水中自然‘不沉’。《红楼梦》中有名‘卜世仁’者,不是人啊!

(廿一)东方不败——此人号称“武功天下第一”。

武侠小说中“武功”一词指的是“以拳脚内力给对方身体造成极大损伤的超能力”,但《笑傲》非简单的武侠作品,它还是一部政治小说。此词或有别一层涵义:‘文治武功’中的‘武功’,主要指军事才能与成就。“东方不败”就是:东方的战神传说。

(廿二)向问天——此名极佳,既有李太白“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天真,又有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的闲逸,更不乏谭复生“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然而推本溯源,必本于屈原之《天问》。向问天与屈原,余皆不论,其愚忠似之,其以妾妇之道事君又似之。

(廿三)童百熊——熊性勇猛,此人‘一熊’犹嫌不足,乃以‘百熊’名之,可以想见他在魔教与正教的战斗中的是如何的勇猛过人。

(廿四)《笑傲江湖》——《阳关三叠》首先是王维的诗篇,之后演成一部乐曲。

天壤间有“笑傲江湖”在!它首先应该是一部恢宏壮阔的琴曲,其次才是一部博大浩瀚的小说。

“笑傲江湖”之曲,与嵇康的脉搏相呼应,接承的是《广陵散》的遗音。向上追溯,是楚狂接舆的哀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推本溯源,它的旋律在远古即已奏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掘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

嵇康“广陵散于今绝矣”的谶语居然不曾应验。《笑傲江湖》所要发掘的正是华夏所固有而被历代统治者摧残压抑又不绝如缕的自由主义传统,为个人自由唱一曲悲伤的挽歌。

(廿五)黑木令——历史上的商鞅并不像半世纪来我们宣传的那样正面,年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其实此人很有些邪魔外道气息。变法之初,有‘徙木立信’故事,立三丈之木于南门,能搬到北门者赏50金,秦人不信,唯有一人试为,果得赏金。此事为商鞅树立了威信,此后商鞅立法苛酷,而秦人战栗不敢稍违。

金庸年完成《笑傲》,当年即开始撰写《鹿鼎》。与‘日月神教’相似的不是明教,而是《鹿鼎》中的‘神龙教’。《鹿鼎》19回回目是:“九州聚铁铸一字,百金立木招群魔”(查慎行诗),金庸后面有注:“‘百金立木招群魔’句,本书用以喻神龙教教主先以甜头招人归附,然后施行严刑峻法,部勒教众”。

制作黑木令的原材料或许就是商鞅当年让人搬动的那根‘三丈之木’?

(廿六)曲非烟——纳兰容若《江城子咏史》“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

金庸自称生平创作受唐代传奇影响最大,而唐传奇中有一名篇《步飞烟》,皇甫枚撰。

在《阿绣与小翠》中,我曾妄言金庸受蒲留仙影响不小,其实《聊斋》正是唐传奇之余绪。二者一脉相承。

(廿七)周孤桐——近人章士钊,号‘孤桐’。

(廿八)成不忧——《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廿九)乔峰——30年代文坛有所谓‘京派’与‘海派’之争。知堂老人是‘京派’的灵魂人物,鲁迅先生则是‘海派’的班头魁首,模仿金庸句式,可说是‘南鲁迅,北知堂’,兄弟二人生生分割了文坛。老三建人也非庸碌之辈,只是他两位哥哥太过出色,他就不免黯然失色了,绝对没有《天龙》中乔峰的豪气干云,光芒万丈。

然而,但是,周建人字“寿松”,又字“乔峰”。

(三十)慕容复——金庸的“南慕容北乔峰”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区区数字,组合起来,而富有张力,具无限美感。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除了几个名字出自《射雕》,故事几乎全是自己结撰而成,不知王导为这四个字,付给金庸多少版权费——花钱多一点也值得。

慕容非汉姓,是鲜卑族姓氏,五胡乱华时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这几个短命帝国的王族。他单名“复”,明显寄寓了其父慕容博及整个家族对于“兴复大燕”的期望与狂想。

金庸写作并在《明报》连载《天龙八部》,始于年9月,写了四年,大约在年底或67年初完成。当时戮力于兴复故国的,是谁呢?只能是蒋中正,经国父子。

(卅一)阿碧——“碧”是最可爱的颜色,‘阿碧’是最可人的江南女孩。书中阿碧的言语竟让人有一种‘滴翠’的感觉。阿碧或许与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有三分神似?如此可儿,竟无一个好的收稍,令人叹息。仍引杜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为阿碧判词。

(卅二)张无忌——‘无忌’就是百无禁忌的意思,父母望他无灾无难,平安吉祥。哪知事与愿违,张无忌的童年、少年却是多灾多难,艰苦备尝(林平之、游坦之二名也与此相似)。

历史上叫做无忌的人很多。有一副对联很出名的:“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魏无忌是战国时信陵君之名,长孙无忌则是初唐名相。

(卅三)昆仑三圣何足道——李白《行路难·三》:“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宋·刘克庄《沁园春》词:“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何足道哉”亦是常用语。

(卅四)韦虎头——是韦小宝给儿子起的名,掷骰子而得。

晋大画家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杜甫诗:“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卅五)赵半山——王安石号‘半山’。此人又被时人称为‘拗相公’,非常的刚愎偏执。赵半山则和悦温厚,两人性情大不相同。

或许赵是南面那“半山”,王则是北坡那“半山”吧?

(卅六)胡一刀——名字像人一样粗豪,有“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神勇强悍。且有杂文家以“胡一刀”为笔名者,我看过他的几篇文章,还好,没有玷辱此好名好姓。

此名可有两种解释:(一)胡乱一刀,那就成了“黑旋风”李逵之流亚,一时兴起,抡起板斧,胡砍一通。

(二)“胡”又是疑问词,涵义就变成了:世事太过复杂错乱,那里是一刀所能解决的呢?稍稍染有哈姆雷特的哲思:“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卅八)雪山飞狐胡斐——胡斐自己将姓名倒转而得“飞狐”之雅号,这是书中的交代。金庸为他命名时,应是先想到“飞狐”之号,再有胡斐之名,这是猜测。

苏轼《雪浪石》“飞狐,上*天下脊”中“飞狐”二字是古地名,河北涞源县之旧称,又是北岳恒山之要隘(“雪山飞狐”四字在苏诗中唯少一“山”)。

问:出没于金庸小说中的狐狸共有几条?

答:三条——雪山飞狐;令狐冲;九尾灵狐。“令”就是“好”,说明令狐冲是条好狐狸。

(卅九)苗人凤与蓝凤凰——蓝凤凰是苗族人,但不姓苗;苗人凤姓苗,但书中不曾交代其苗族出身。苗人凤出身苗族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姓“苗”只是原因之一,其二,与苗人凤对应的是胡一刀,二人共同形成了“胡苗恩仇”以及最后的和解。

而“胡”“苗”分别是中国北方,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其三,苗人凤身上具有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就像胡一刀身上具有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一样。其四,苗人凤与蓝凤凰名字中都得一“凤”字,而苗族人有着长久的对凤凰的图腾崇拜历史。

“人凤”就是“人中龙凤”的意思。具苗族血统而堪称“人中龙凤”的当代名贤有二:沈从文与表侄黄永玉,都出生于湘西凤凰,也都与金庸缘份不浅。金庸自承沈从文是影响他最大的当代作家,而黄永玉则是金庸50年代在香港《大公报》的旧同事,两人至今仍有来往。

金庸与苗族的缘份尚不止此,56年他写道:“抗战时我曾在湘西住过两年,那地方就是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故乡,当地汉人苗人没一个不会歌。我就用铅笔一首首的记录下来,总数有一千多首”。

(四十)袁紫衣——“紫衣“就是“缁衣”,僧人着缁衣芒鞋,袁以此为名,隐约透露自己的比丘尼身份。

缁衣本与佛法僧无关,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诗经.郑风》,诗名就叫《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四一)洪安通——“安通”有二解:(一)安全畅通;(二)(“洪”这一套)怎么行得通?

(四二)“三”与“四”——《侠客行》中有两对兄弟,皆以“三”“四”为名。一为师兄弟,化名张三、李四;一为亲兄弟,叫做丁不三、丁不四。

张三、李四是最为普通,毫无色彩的名字,要的就是那种“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效果。

不三、不四则是最不寻常,光芒万丈的名字,亏金庸想得出来。

(四三)谢烟客——谢灵运幼时寄养在外人家里,族人因名为客儿,世称“谢客”。

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故事,金庸笔下人物名字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