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起源
关于诗的起源,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第一章中有过一些精辟的论述,如:“诗或是‘表现’内在的情感,或是‘再现’外来的印象,或是纯以艺术形相产生快感,它的起源都是以人类天性为基础。所以严格地说,诗的起源当为与人类起源一样久远。”又说,“鸟歌的证据也可以使我们明白诗歌的需要是最普遍,最原始的。我们决不能从文字记载上寻出它的真正的起源”。
但仔细比较起来,朱光潜先生关于诗的起源的论述,很可能受到了亚里斯多德的影响。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认为:“作为一个整休,诗艺的产生似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首先,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模仿,并通过模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次,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由于模仿及音调感和节奏感的产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所以,在诗的草创时期,那些在上述方面生性特别敏锐的人,通过点滴的积累,即在兴口占的基础上促成了诗的诞生。诗的发展依作者性格的不同形成两大类。较稳重者摹仿高尚的行动,即好人的行动,而较浅俗者则模仿低劣小人的行动,前者起始于制作颂神诗和赞美诗,后者起始于制作谩骂式的讽刺诗(见《诗学》商务版,第20页)。
除此之外,朱光潜先生还详细引述、列举了不少中西方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和原始歌谣作为补充,以佐证其观点。这说明他具备一定的深入细致的工匠精神。但是认真加以审视,笔者认为其仍然失之肤浅和琐碎,不具备宏大开阔和深邃的视野,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比如没有从大处着眼,没有从生命、意识的高度来认识诗的起源问题。
根据一般逻辑,谈论诗的起源,自然要先明白什么是诗。从笔者上篇文章《什么是诗?》我们已经知道:超越文学形式来看,诗,是说不出的一种模糊的存在,是生命的一种主观感觉、感受和体验,是人的心灵与天地万物接触、交汇、交融、交感的一种意识现象、心理现象和心灵现象。可见,诗的存在(生命的主观感觉、感受和体验),归根到底首先是一种意识存在,其次才是一种人类文本存在(口耳相传的声音文本和刻板印刷的书面文本)。
而作为意识存在,其中的意识只能是生命意识。因为生命,必然是有意识的;没有意识,便无所谓生命。更重要的是,生命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诗的意识。换句话说,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机体,他们感知世界的基本方式,都只能是一种诗意的方式。可见诗与生命(意识)是相互伴生的关系。比如“人”这一生命——他们对于“现在”的时间感觉,只能是一种根据经验所得出的模糊的感觉,而无法对其加以清晰的说明。再如“痛”这一感觉,无论是发生在自己或发生在他者身上,人们都只能诉诸诗意的比拟和想象,而无法予以量化和清晰地描述。
这也就是说,一方面,诗的感觉和经验,最初是由外部刺激产生的。这种刺激,可以是生命外在的环境、气候、物质、物体对意识的刺激,也可以是生命体本身某一部位引起的变化对中枢神经的刺激。一句话,单纯的意识是不能产生诗意的,也是不存在的。当然,生命主体诗感觉是否敏锐,和其中枢神经的感受力是否敏锐成正比:感受力越敏锐,诗意触觉也越敏锐。
另一方面,诗的感觉和经验,总是首先建立在直觉和想象上。它是一切生命原始的、先于理性的、说不清的,对于自身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直觉和想象。广义来看,生命的形式有千千万万、万万千千,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而凡生命,无不具备灵性,因而也无不具备诗性和诗意。诗与生命,是相互伴生的关系。朱光潜所说的“鸟歌的证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命最原始的诗意表达。其实不仅仅是鸟歌,一切飞禽走兽,都具备这种原始的诗意表达方式。如蜜蜂、蝴蝶用肢体和翅膀摆动,其他灵长类动物以一系列声音和肢体语言来相互交流、沟通等等,都是一种诗意的交流、沟通。
而具体到人这一生命的形式,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人类起源于何时,诗就起源于何时。诗与人类也是相互伴生的关系。这就是诗的起源。而世俗所谓的诗歌起源于巫术、生产劳动等观点,如果不是从更狭义的文学形式的诗歌这一角度出发所做出的猜测;那么这个猜测,是完全不靠谱的。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设身处地去推想,作为文学形式的诗(歌),最初一定是人们为了排解孤独寂寞、表达悲伤喜悦和消除疲劳困乏等原因,以获得朴素的审美愉悦和共鸣,通过口耳相传而被传唱的,设想有这样一个原始人,他不小心走失,脱离了群体生活,于是发出“嗷嗷”的叫声,那么这嗷嗷叫的声音,就是最早的诗意表达了。又或者如鲁迅先生所说,大意是在我们的祖先还不会说的时候,某一天人们共同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于是,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大家都觉得很受用,这就是文学,这就是最早的诗歌,所谓‘杭育杭育派’诗歌。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语言文字产生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逐渐深化了,情感也更加丰富了,仅用几个叹词来表达情感也显得远远不够了。于是,人们在歌里加进一些实词,以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并逐渐将这种更“高级”的口头诗歌付诸文字记载。如《帝王世纪》所记:“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其中“八九十老人”所歌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从文字记载方面看,我们不知道人类的文字具体起源于何时,但基本可以断定,人类自有文字开始,就有诗歌这一文学表现形式了。相传古老的《诗经》中的《国风》,就是这样由周王朝的采诗官,摇着木铎,从民间采集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很可能只是民间口头诗歌(声音文本),记载下来后才转化为书面形式的诗歌(书面文本)。又如《吴越春秋》里记载的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同样相当于一首完整的书面文本的诗歌。
总结:其一,生命意识起源于何时,诗就起源于何时。其二,人类起源于何时,诗就起源于何时。其三,作为文学形式的诗(歌),最初一定是通过口耳相传而被传唱的,目的是为了排解孤独寂寞、表达悲伤喜悦和消除疲劳困乏等,以获得朴素的审美愉悦和共鸣,这才有了此后进一步的诗歌、音乐、舞蹈的混合——但其中诗是本质的,是人类最初与世界与同类与自身对话的、最基本的形式。换句话说,诗歌是文学艺术的主体,音乐、舞蹈不过是诗歌的附庸。或诗歌是最先发生的艺术,其它艺术都是后起的艺术。正如《诗大序》里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新诗文本编辑团队及栏目设置
顾问:沈天鸿沙马总编:产安江副总编:安澜编委(以姓氏、笔名笔画为序):一川木隶南韦嫣伊朵产安江许杰鸿安澜沙马李传英初航宇陈韶华明月的许诺卓亚罗森剑方秋穆萦之野兰梧桐栏目设置
栏目主持:一川罗森。值班编辑:秋穆韦嫣。稿件主要从《新诗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