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一个人获得声誉上的成功,绝不在于个人的努力。人们将某一人抬至高位,只是因为他们在此人身上看到了潜意识中的自己。“心灵鸡汤”只能在“心灵鸡汤的时代”被追捧,李诞也只能在“李诞的时代”被喜爱,就算“窃格瓦拉”也一样能够掀动舆论的云雨。这些成功并非其本身造就,而在于或有意或无意地暗合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生逢其时,一如毕加索,便可从中得利,穿金戴银。不逢其时,一如梵高,就只得孤苦一生,在死后获得巨大的声誉。所以,正如张传旭老师所言,最杰出之人物,并非绝异于常人之天才,而是最大程度代表绝大多数常人的“普遍平庸”。“杰出”只是最具代表性的“平庸”。
四十二
人,何以自处于天地之间?苍苍宇宙,茫茫太空,人不过微尘之微尘,毫末之毫末。子在川上,慨叹逝者如斯,而人,更是那有涯之间的短短瞬间。以微渺之己身,求索于三千大千世界,是堂吉诃德乐观地冲向风车,总无可避免悲剧的结局。这,是否就是人生的本质?
四十三
在一个纯粹的虚无主义者看来,世界毫无意义,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冷冰冰的苍凉底色。乐观主义者笑悲观主义者杞人忧天,悲观主义者哀乐观主义者视域狭隘,彼此互不相让,却不得不在这个世界中行走于同一道路上。立场各各不同,站在一个制高点向下看来,蚍蜉相争,不过哂然一笑。
四十四
人原本不过自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天地不仁,又有何悲喜,有何之于生命之意义的慨叹?然而,终究悲哀的是,人不知从何时产生了自我意识,自我与他者相割裂,我们以意识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成为了宇宙的孤儿。在伊甸园的神话中,上帝因此发怒,将人类从伊甸园中逐出,造就人类悲剧的本质。人意识到自己的微小,意识到肉身之局限,自知自身之短暂,却永不休止地渴望着无限。于是,尼采借西勒尼之口尖声大笑:“人啊,可怜的无常忧苦之子!你何必让我说出你最好不要知道的事情呢?对于你来说,最好的事情就是不要出生,要成为虚无。而现在,次一等的好事便是立刻死去。”局限之中的你我如何生存于此世界之中,是永不休止地欲望着?还是回到自然本身,回到虚无之间?也许由不得我们自己选择,每个人都只能有一面镜子,镜像之中,只是各自对世界的幻象。
四十五
作者与读者在不同的时空中相遇,构建起视野融合下异质先见的交流。空白点与未定点为想象搭建起足够的空间,作品在观者那里最终实现。观众作为作者之他者,其感受,其阐释将远非作者所能掌控。萨特言,他人即地狱,观众之为他者的身份,必然成为作者之地狱。在观者的视野中,一件作品被不断阐释,成为一种新的意义场域,在这片场域中“作者已死”。但对于作者而言,主动放弃对作品阐释的控制是何等困难,正如一位父亲终究难以忍受自己的孩子超出掌控。然而,超出掌控却是必然,对掌控自己的孩子执念愈深者,只能够激发起更为强烈的“弑父情结”。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是作品阐释“僭主制”下观众对作者的“谋杀”,而作者对自己作品阐释权的主动“禅让”,往往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四十六
生于即墨,长于即墨,这片土地总会带给我们某些从未意识到的影响。在文献中记载,即墨“人尤朴鲁,故特少文艺”,“朴鲁”二字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即墨人的性格,朴素,愚拙,不自彰,不自明,自得其乐,沌沌胜于昭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就像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将巨石推向山顶,坠落,然后再次推向山顶。无需象征,无需伟大,无需工巧,存在,只是存在而已。在寻常生活的困苦中得自由,一种老庄哲学的生存之道。
四十七
在艺术中,愈是抽象、简洁的形状,愈能诉诸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经验。这种简洁的形状在人们的共同经验中稳定下来,成为作者创作的“前结构”,也成为读者接受的“前结构”。这些简洁的形状构建起“格式塔”图示,以此与观众的经验图示形成同构以生成审美意象。作为“能指”的作品不断吸引着观者的介入(beholder’sshare),作品不再是一个特定的对象,而是成为一种场域,在这一自由场域中艺术展现为一种参与活动,只有通过观看者的介入才能够变得真实具体,作者不过是这一活动中的一员而已。
四十八
可是啊,我们还活着,至少当下还活着。既然活着,我们总得为自己的活着找个理由,找个意义,找个寄托。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总是暗藏着中国古老的观念,在中国的绘画传统中,尚简约之笔墨而非细致的描摹。中国人往往不执迷于事物的表象,而是试图以最为简朴的方式寻得表象下的“太一”。所谓“一画”,是回归于天,回归于道,回归于一种本质主义的无意识的“理式”。技艺微不足道,天地大美而不言。
四十九
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以人合天,以人力之精巧,构拟天地自然之物象。儒家传统构建了“天人同构”框架下至高无上之“天道”,我们也就只能老老实实地跟在“天”的后面,成为其忠实的仆人。而艺术家往往叛逆,每每试图与“天”争个高下,就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总渴望挣脱所有的束缚。于是,在艺术中,叛逆的艺术家即便从自然中拣选材料,却更是以自然作为“镜子”,观照自我,以此确证并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我之有我,自有我在”,正在如是。对于所有叛逆的艺术家而言,并无一人心甘情愿做达芬奇口中“自然忠实的学生”。
五十
扬雄《法言·吾子》有言:“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儒家正统中,文学艺术远非君子之道,以审美为目的之艺术,不过君子闲暇中的消遣,所谓“游于艺”,“艺”不过游戏而已。所以,当公西华言其志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夫子不置一语。其后有答曰:“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端章甫”之为“礼乐”,夫子视之为“小”。曹丕《典论·论文》却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实实在在提升了“文”的地位。然而,在儒家传统之下,地位抬升了的“文”也只有建立在“载道”的前提下才具其合法性。“道”才是终极的意义,“文”不过可有可无的修饰。
一苇印刻谢谢大佬,赏杯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