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岔河小南京,不到不死心”。早在孩提之时,就常听人们赞美我的家乡——岔河镇。
岔河清末之前也称汊河,因河得名。"汊河即浔河支流,南有柘塘河,北有龙尾小河,合闵家荡,俱东注白马湖,二百步里河势三分,因此得名"(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说岔河镇是小南京,并非过誉之词。岔河古名柘塘,初为隋炀帝游江都聚粮之处,唐朝建城,距今近年历史。据明嘉靖《南畿志》记载:“遗址在镇东北十余里,其城三座,约为一里许,西水环绕,隋炀帝游江都(今扬州)聚粮于此”。柘塘唐朝建城,乾隆时,“有土城,四门依然。邑人李挺蕃有《柘塘述怀诗》。"
李挺蕃,字升庵,居柘塘,明崇祯中诸生。《柘塘述怀》:“幽居足素愿,自觉市城疏。俯仰此天地,寒温只草庐。园蔬因客剪,酒秫倩人锄。竞日宜匡坐,还观种植书。结茅成小隐,乐志憩湖滨。鸡犬欢新节,林皋爱早春。昼天长若古,水意澹如人。绿野堪怡悦,悠然脱角巾”。
清朝,“汊河镇,蟹稻肥美,居人茂密,有桃源、谷口之意。从泗州来,有墩阜十余座,迤逦至镇。二十里通高良涧、洪泽湖,东十余里下白马湖。虽非冲要关津,而由山邑泰安、世美诸乡西南去运销货物不少“(嘉庆《续纂淮关统志》)。"山阳(今淮安)诸村落中,唯此地饶有胜趣"(乾隆《山阳县志》)。
因为岔河风光优美,宜于隐居,引来众多文人墨客来此观光或定居,并留下诗词,描述岔河秀丽的风光,清代名士高汉思即为其一。
高于云,字汉思,顺治间山阳人,后移居柘塘。少孤,负俊才,工词章,善为骈体文。遨游南北,蔚为名士。名气与靳应升(号茶坡)相并立。吾淮诗人多与汉思酬唱之作。清顺治进士、内阁中书,山阳李时震曾作《高汉思移居柘塘》一首。“为爱山林好,因将城市疏。怀人留丽句,遁迹寄新庐。波静欣垂钓,云深乐荷锄。悠然何所系,日对古人书”。
清嘉庆年间监生、候补巡检程鸣凤,有一首《春夜,赴柘塘舟中作》:才舍清淮棹,旋登汶水舟。一帆悬皓月,双桨拨春流。樯影冲飞燕,闲情狎野鸥。谁知蓬底客,独卧发清讴。”诗中第二句后作者自注说:“平桥西岸有汶水通汊河。
岔河土地肥沃,水产丰富,风光旖旎,居民富裕。乾隆时期,岔河镇与清江浦镇、板闸镇等,列为淮安(山阳)城外六大镇。
岔河是水乡重镇,是四通八达的交通中心,能够控扼各路军情商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清嘉庆时,清政府在此设立淮安关岔河稽巡口,为淮安关的下属,负责揖私收税。据《续纂淮关统志》记载,岔河关口,建官房三间,位于三元宫庙傍,嘉庆十七年(年)五月初九告成,是日升旗,上写“奉旨淮安关稽查口”字样。
清宣统二年(年),翰林院编修、山西学政曹典初辞官来到白马湖畔,创办“长湖垦殖公司”,从事实业。集治水、垦荒、发展农副水产业于一体,其大农业思想较今人先知近百年。长湖垦殖公司开设织布厂、制茧厂、罐头制造所,是淮安近代工业的开端。曹典初在长湖垦殖公司还创办农垦讲习所、农家识字家塾,开中国农垦教育和农民扫盲教育的先河。
时至民国,沧海桑田,历经数十个朝代更叠,几百年的发展变化,岔河已是一派繁华。沿浔河两岸T字型街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不为夸张。风帘翠幕,斜阳草树,参差千万家。集镇房屋一般为二层三进,前进临街作店面,中进清静当居屋,后进靠河为作坊。店面有木板排风式,有屏门到顶大门式。还有少数是双层楼宇式的瓦房,砖木结构,挑檐,斗拱,缕花门窗。一些门斗的雕刻更是造形别致、各具特色。有象征吉利的福、禄、寿神,有喻示兴盛的双龙戏珠、双狮争球等。还有梅、兰、竹、菊等各种花草图案。
岔河镇上的商业清末民初甚为昌盛,店铺林立,南商北贾,东往西去皆从镇上经过。粮行、鱼行、猪行、牛行、蛋行、竹木行、农具行、草行、油行等,行行者皆有,行行兴旺。在这些商号行市中,以茶馆"双凤""开半天";酒馆"如意楼""开一天""过街楼""东半园";中药铺西药房“大德生”“同仁堂”“章天生”“松寿堂”“三阳堂”(年溧阳人章成林开设)最有名气。他们资金雄厚,生意兴隆。每次逢年过节、出庙会,街上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赶集聚会。肩挑手拿,驴驮马拉,潮水般涌向岔河。就连白马湖东的许多农渔民,也划着小船,从二三十里路以外赶来。饮食、屠宰、修理等个体户,摆摊设点。各类客商乘此良机,把茶叶、瓷器、烟叶、布匹、食盐等贩运上市,同时带走这里盛产的鲜鱼水虾和农副产品,往来客商如云。
昔日鱼米之乡,今日商埠重镇。古镇岔河,遐迩闻名。当时淮安一车(桥)二岔(河)三曹甸有"小南京”之誉。
在封建社会,人们每每把生财致富的愿望,寄托于释道神仙的赐福上,岔河的商家们也不例外。有了钱,就集资大建寺观,企求神仙们给予更多的青睐。故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的岔河镇,寺观庙宇特别多。出名的有东南西北4座庵,还有百子堂、福音堂等。庙与庙之间,各抱地势。其建筑一律琉璃小瓦,檐牙高啄,钩心斗角,尽态极姿。
东庵位于岔河东滩,一庙三院,俗称"三步两个庵"。三元宫左右系节孝祠和城隍庙,共有瓦房近百间。主门两旁分别立着形态逼真的石狮子,其中有一只狮子半边脸。据清《山阳志遗》载,“岔河节孝祠在本镇三元宫左,光绪二十七年建。经董陈锡爵呈请知署知县李明恒立案勒石,祠里大门三间,正殿三间,西庑三间。公捐秧田二十亩,岁收租稻,为致祭之用”。三元宫,三间大殿为琉璃瓦檐,供阎王像,两旁有神态各异的大小神像几十尊,内住当家和尚正林。宫内有一砖结构的宝塔,俗称“不见天的宝塔”。城隍庙,内供城隍老爷像。每年二月半为城隍老爷生日,此日人们把城隍老爷像抬到附近的“鬼声堂”,进行一年一度的“审小鬼”。沿途游众,称为“城隍会”。西厢房供城隍太太像。年8月1日,在岔河东庵门前广场,由新四军四师参谋长张震宣布,四师骑兵团正式成立。骑兵团之后成为“四师三宝”之一。
西庵,位于岔河西街,三间大殿供观音像,西厢房三间为“治善堂”,住僧尼唐和尚。
南庵,即河神庙,位于南街,有瓦房十二间,内供河神老爷像,久早无雨时,人们把它抬出来晒太阳,“求雨”。住持为正松和尚。
北庵,又称弥勒庵,位于北街,三间正殿中立着大肚弥勒佛像,两旁立大小罗汉像。三间东厢房住伦慈和尚。大殿瓦璧字“南无阿弥陀佛”。中立小佛像,背剌三戟箭。民国初年曾在此设“安徽会馆”。
奶奶殿,在西街,又称西奶奶殿,由四合院十二间房屋组成,住僧李老爷。内供大慈大悲像。古寓魁巍,檐璧两头青龙张口,四檐龙斗倒悬仰空,扫目威严。西奶奶殿曾为中共淮宝县委驻地。
百子堂,位于东街,东虹桥畔,瓦房十二间,内供送子娘娘,是人们求子的地方。住僧陈大姑奶和万姑奶。年春,岔河小学在百子堂建立,吴锡昌兼任校长。
福音堂,位于北街,有瓦房七间,共用建筑费一千二百元,年12月21日新堂落成时,孟格美前来岔河开圣餐礼拜。
岔河镇上的古建筑后来大多毁于洪水和战争。但明末清初岔河李姓独造的石桥依然凌驾在浔河之上。因而,岔河中街石桥与淮安板闸石拱桥被誉为淮安的“古桥双雄”。如今,桥上行人踯躅,桥下流水潺潺,仍不失为古镇的一处景观。
下民国二十九年(年)八月,由司令员罗炳辉、政治部主任张劲夫率领的新四军五支队,打败国民党反动武装,平息刀会骚乱,在岔河镇成立淮宝县。岔河因此有“淮宝城”之称,年8月,岔河为“县辖市”。
淮宝县位于两省四县交界处,是连接淮南、淮北、盐阜、淮海地区的重要枢纽,而岔河镇是这个枢纽的中心。刘少奇、陈毅、罗炳辉、张劲夫、黄克诚、邓子恢、张云逸、彭雪枫、张震、刘子久、刘瑞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来此视察指导。淮宝这个水网交错的鱼米之乡,成为抗日根据地。岔河的资源优势得以发挥,被称之为淮北的“小乌克兰”。淮宝方园数十里的农副产品及外购物资,均由此进出口,岔河成为淮宝县主要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当时镇上工商贸易有30多个行业,户,从业人员人,其中店员人,专业人员人。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岔河的威名大振,日本侵略军也为之丧胆。
年9月9日,4架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突然出现在岔河镇上空,倾下一枚枚罪恶的炸弹,整个街道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经过这次狂轰滥炸之后,繁华的街道几成废墟,绝大多数庙宇毁于一旦。
解战争时期,新四军主力撤退,岔河成为我军与国民党还乡团“拉锯战”的中心战场。淮宝军民,在县委领导下,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经过“三出三进”悲壮曲折的斗争历程,终于坚守了淮宝这块阵地,为我党重新开辟淮北、淮南地区,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由于战乱,加之常遭洪水袭击,岔河镇上的地主、富农、商业大户及富裕居民大多外流,贸易日趋清淡。
年初,岔河的私营商业得到恢复发展。到年7月,岔河镇上有药店10个(中医7个,西医3个),澡堂2个,茶馆酒店5个,饭店代客栈5个,理发店9个,烧饼店17个,杂货店18个,豆腐店13个,茶食店5个,粮食行5个,猪行2个,鱼行1个,跑生意22人。
富饶的经济,为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岔河人民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使得这座古镇人才辈出。
明正统九年(公元年),李昂中甲子科举人。李昂,字天明,号菊菴。任南京户部主事,升北京户部员外郎。据《李氏家乘》载,李昂系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后裔,明初迁居岔河。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年)李元让(字子任,号岭泉)任许州府长葛(今长葛市)知县。据《许州志》记载,李元让精细敏捷,品德优良,平易近人。做人做事出于本心,不矫饰。长葛县东北地势低洼,汛期常闹水荒,民众生活艰苦,穷困潦倒。李元让到任知县后,大搞水利建设,先后开挖11条排水河道,尽泄积水,使长葛成富裕肥沃之地。李元让倡导“兴集市便民富商”。他积极招徕流遣、恢复生产、兴复集镇。李元让在长葛任上,励精图治,勤慎爱民,颇著政声,宦橐萧然,两袖清风。当地百姓为他立石纪功。后因积劳成疾,卒于任内。两个儿子无力扶棺归葬,长葛民众含着悲痛,为李元让在洎河(双洎河)立“李公疏渠祠堂”,铭记公正廉明、体恤民情、爱护百姓的父母官。朝廷发诰命,授予李元让“文林郎”。事迹入《许州志》、《山阳县志》。其父李之秀(字贞之,号偶生),顺治时曾任大冶知县、阶州知州。
之后,岔河又有李士洪、张超、韦廷瑛等人中武举。
张超,字鸿飞,号澹人,精技勇兼通文史,雍正元年中武举。张超家庭“自祖父起,以资雄于岔河乡中”,后在淮城西长街建造住宅多间。张超乐施好善,热衷于家乡公益事业,坚持为家乡建设捐资出力。府志、县志对张超及其父亲张文祥均有受褒奖的记载。
清朝年间,岔河出了李镇、朱蟾等较有名气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以描述柘塘古镇的秀丽风光为主。清代著名经学家丁晏欣然为他们的诗集作序。丁晏曾在序中说“淮郡之西南有村居曰柘塘(岔河古名),风土朴厚,鱼稻饶衍,余三十以后,厌城市习尚日浇,遂以柘塘自号,欲卜居焉”。丁晏在《淮阴说》上亦云:“仆游于淮久矣,乐其土风,柘塘粳稻之饶”。
清末,世居岔河镇的吴丙爟文武兼备,名震一时。吴丙爟,字望之,原名璜,之礼北,道光间监生(最高学府国子监学生)。同治年间叙功擢升游击(从三品武官)。吴丙爟虽是武将,却酷爱书画,他系著名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咸丰年间曾重刊包世臣著作巜艺舟双楫》。他工楷隶,行草师北魏,画竹丰神俊逸。简历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补遗一编》。《山阳诗征续编》收录其自题《墨竹》诗一首:"醉来泼墨一挥洒,雨势风姿取次看。愿得鹅溪三百茧,小窗随意貌檀栾。"
吴丙爟次女嫁颖州(今阜阳)陈振邦。同治七年(公元年)三月,时任总兵的陈振邦在河南滑县围剿捻军时阵亡,吴夫人饵毒殉夫。李鸿章奏请朝廷,追予陈振邦提督衔,谥号"勇烈"。赏赐厚葬陈吴夫妇于山阳(今淮安区)南门外,并在清江浦为之建"双烈祠"合祀。
民国时期,岔河也出了不少名人,尤以吴从熙、伍天纬、刘鸿儒为代表。
吴从熙,字百生,早年留学日本,民国初年医院,后任国民党南昌行营独立旅军医官。
伍天纬,名伍五,字天纬,号平方。父茂亭,清廩生,儒医,著有《洗心藏密斋诗抄》。伍天纬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曾任淮安县立中学校长、县教育局长。年参加复兴社,转任军职,晋级少将。去台湾后,历任陆军少将组长兼精忠报社长、国防部少将参议,兼中兴大学教授。著述颇丰。其长子伍中平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育系,历任台湾省立新营商工、丰原高商、三重高级商工职业学校校长。
刘鸿儒,国立四川大学法律系毕业,曾任台湾花莲、澎湖地方法院院长,同时兼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中央警官学校教授。
“浔河五十程,柘塘千万家。家家事耕种,蔽野桑与麻。买鱼不论钱,卖藕多莲花。花开香满市,市桥跨河涯。酒多若河水,米多若河沙。南市布与丝,北市豆与瓜。附船入城市,船船载鱼虾。卖归谋卒岁,朋酒纷欢拏。”清朝岔河籍著名诗人李镇的《酒乡丰乐图卷》,对家乡繁华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千年古镇,百年繁华。岔河版的“清明上河图”让人悠然神往。
作者简介:王海洋,原名海祥,曾任《岔河镇志》主编、《洪泽县志》编辑。
投稿邮箱:hazxws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