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肝炎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第二集
TUhjnbcbe - 2021/11/19 21:24:00

病症详解见第一集。

目录

第一集

一、小儿肝炎

二、急性传染性肝炎

三、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四、急性黄疸型肝炎

五、急性肝炎

第二集

六、急、慢性传染性肝炎

七、急、慢性乙型肝炎

八、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九、急、慢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

十、急、慢性肝炎

第三集

十一、慢性乙型肝炎

十二、慢性病毒性肝炎

十三、慢性肝炎

第四集

十四、慢性迁延性肝炎

十五、慢性活动性肝炎

十六、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第二集

六、急、慢性传染性肝炎

1.利肝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肝,利胆。

主治:急慢性传染性肝炎、胆囊炎以及肝脏分泌功能障碍等。

组成:金钱草g,猪胆汁g。

用法:制成糖衣片,每片重0.2g,密闭,置干燥处。口服,1次2~4片,每日3次。

2.肝炎冲剂

来源:《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功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主治: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

组成:柴胡,当归,赤芍,白芍,陈皮,枳壳,郁金各9克,香附12克,丹参,玄参各15克,茵陈,板蓝根,败酱草各30克。

3.五味子蜜丸

来源:《新医药学杂志》(,9:34)。

功用:降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主治:传染性肝炎。

组成:北五味子(陕西产,烘干或阴干)。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6克。成人每次服0.5~1丸(相当于生药一至二钱),每天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小儿剂量减半。谷丙转氨酶值降至正常后,可酌情减半量服用。对个别疗效不明显的病例,亦可加大剂量,每次可服1.5~2丸(相当于生药三至四钱)。

4.疏肝解郁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疏肝调气,活血解郁。

主治:传染性无黄疸肝炎,表现为右胁或连胁胀痛、剧痛,或时痛时止,或牵及右胸少腹肩胛亦痛,肝大压痛,或兼见腹胀、食减、恶心、矢气等胃肠症状。舌苔薄腻或净,脉弦滑细弦。

组成:白芍10克,柴胡5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枳壳5克,青皮5克,陈皮5克。

七、急、慢性乙型肝炎

1.舒肝解毒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疏肝健脾,清热解毒。

主治:急、慢性乙型肝炎,或右胁肋疼痛隐隐,或两胁胀痛不舒。

组成:当归12克,白芍15克,柴胡15克,茯苓15克,板蓝根15克,败酱草15克,茵陈30克,川楝子12克,银花15克,公英15克,甘草6克,生姜10克,红枣5枚。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2.乙肝清热解毒冲剂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清肝利胆,解毒逐瘟。

主治:肝胆湿热型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动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组成:虎杖,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茜草,北豆根,拳参,茵陈等。

用法:制成冲剂。开水冲服,1次2袋,每日3次。

宜忌:脾虚便泄者慎用或减量服用。忌烟、酒、油腻。

3.灭澳灵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益肝补肾。

主治:急慢性乙型肝炎及表面抗原健康带毒者。

组成:板蓝根g,刺五加g,金银花25g,冬虫夏草10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1次4片,每日3次。

4.利肝隆片

来源:《部颁标准》。

本方制成冲剂,名“利肝隆冲剂”。

功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主治: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组成:板蓝根g,茵陈g,郁金g,五味子g,甘草g,当归g,黄芪g,刺五加浸膏20g。

用法:制成颗粒剂,每袋重10g,密封。口服,1次5片、每日3次、小儿酌减。

5.肝宁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散结。

主治:各种急慢性肝炎,尤其对乙型肝炎病人的肝功能异常和表面抗原阳性者有显著疗效,并可预防乙肝癌变。

组成:斑蝥2g,糯米98g,紫草g。

用法:制成糖衣片,基片重0.3g,密闭,防潮。口服,1次2~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

6.陆氏乙肝散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扶正攻毒。

主治:乙型肝炎。

组成:蒲公英20克,野菊花20克,丹參20克,党参20克,猪苓40克,炒白芍12克,当归12克,柴胡6克,五味子12克,甘草20克,丹皮12克,二丑6克,乌梅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包,每次服1包,1日3次。

7.复肝草药方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清除余邪,扶正补虚,调理气血。

主治:乙型肝炎。

组成:金钱草12克,车前子(包)12克,泽泻12克,薏苡仁12克,草决明15克,山楂12克,丹皮10克,丹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草河车12克,桑枝30克,生黄芪15克,何首乌12克,当归12克,大黄炭10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黄精15克。

用法:上方水煎3次,早晚各服1次,每剂服1天半。

加减:

月经过多,去桃仁;

便溏,去生地,或改用生地炭;

有黄疸者,金钱草改用茵陈。

8.乙肝扶正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补肝肾,益气活血。

主治: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肾两虚证候。临床表现为:肝区隐痛不适,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气短心悸,自汗、头晕、纳少,舌淡,脉弱。

组成:何首乌15g,虎杖25g,贯众50g,肉桂5g,明矾10g,石榴皮6g,当归10g,丹参15g,沙苑子10g,人参10g,麻黄6g。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重0.25g,密闭,防潮。口服,1次4粒,每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9.乙肝解毒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疏肝利胆。

主治: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组成:黄柏10g,草河车10g,黄芩10g,大黄10g,胡黄连10g,土茯苓15g,黑矾10g,贯众50g。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重0.25g,密闭,防潮。口服,成人1次4粒,每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10.复肝宁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舒肝健脾,清热利湿。

主治:乙型肝炎奥抗阳性属于肝旺脾虚,热毒较盛者。

组成:板蓝根g,麦芽(炒)45g,柴胡68g,牡丹皮68g,山楂45g,金银花g,六神曲(炒)45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1次6片,每日3次。

11.贯桑饮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清热解毒,护肝解郁。

主治:无临床症状的乙肝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然具有临床表现的乙肝同样是本方的适应指征。

组成:贯众15克,田基黄15克,桑椹子15克,土茯苓15克,平地木15克,虎杖30克,丹皮10克,郁金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二次服。

12.乙肝灵丸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疏肝健脾

主治: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组成:大黄,白芍,茵陈,柴胡,贯众,人参,黄芪,甘草。

用法:制成包衣浓缩丸,每丸重0.1g,密闭,置阴凉干燥处。口服,1次2g,每日3次,小儿酌减。每个疗程20~50天。

宜忌:孕妇忌服。

八、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1.舒肝化症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舒肝解郁,活血化癥,清解祛邪,培补脾肾。

主治: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5克,茯苓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3丸。

2.片仔癀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

主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

组成:片仔癀g。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装0.3g,密封。口服,1次2粒,1至5岁儿童1次1粒,每日3次,或遵医嘱。

宜忌:孕妇忌服。

3.肝友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导滞。

主治:急性、迁延性及慢性病毒性肝炎。

组成:丹参g,火炭母g,虎杖g,鸡骨草g,茯苓g,山楂g,郁金g,泽泻g,神曲茶g,鸡爪芋g,茵陈g,白背叶根g,党参g,蚕砂g,白术g。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装0.3g,密封。口服,1次4粒,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连服2~3个月。

4.五虎片

来源:《陕西中医》(,4:)。

主治:病毒性肝炎。

组成:五味子,虎杖,丹参,灵芝。

用法:上药经提取压片制成,每片内含北五味子0.3g,虎杖0.3g,丹参0.19g,灵芝0.19g。每次6片,每日3次,1月为1疗程。治疗待症状消失,肝功改善后继续减半量再用1疗程,以巩固疗效。

5.茵陈佛手煎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74)。

主治:甲型病毒性肝炎。

组成:郁金10g,栀子6g,连翘10g,茵陈30g,佛手30g,败酱草15g。

用法:10岁左右患儿每日1剂,7岁以下斟减,成人每日2剂,水煎分3~4次温服。2周为1疗程,治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6.五草汤

来源:《陕西中医》(,1:4)。

主治:病毒性肝炎。

组成:夏枯草15g,鲜垂盆草50g,龙胆草15g,白花蛇舌草,金钱草,丹参,生山楂,生麦芽各20g,生大黄10g(后下),车前子10g(包煎)。

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20天为1疗程。15岁以下用量酌减。

7.舒肝消积丸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清解祛邪,补虚扶正,活血祛瘀。

主治:各种病毒性肝炎。

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5克,茯苓9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三丸。

8.茵莲清肝合剂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芳香化湿,舒肝利胆,健脾和胃,养血活血。

主治: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携带者及肝功能异常病人。

组成:茵陈g,板蓝根30g,绵马贯众g,茯苓g,郁金g,当归g,红花g,琥珀30g,白芍(炒)g,白花蛇舌草g,半枝莲g,广藿香g,佩兰g,砂仁60g,虎杖g,丹参g,泽兰g,柴胡g,重楼g。

用法:制成合剂,每瓶装ml,密封,置阴凉处。口服,1次50ml,每日2次,服时摇匀。

宜忌: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9.柴丹茵陈汤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2:8)。

主治:甲型肝炎。

组成:柴胡15~20g,丹参20~30g,茵陈30~50g,大黄15~20g,栀子15~20g,神曲30g,甘草10~15g,五味子15~20g,木通15g。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每日1剂。

10.乙癸丸

来源:《吴少怀医案》。

功用:补肾养肝,健脾祛湿。

主治: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或肝硬化腹水消失后脾肾两虚者。

组成:巴戟天,山萸肉,炒山药,茯苓,丹皮,沙参,麦冬,砂仁,黄柏,菟丝子,泽泻,炙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加减:右胁隐痛,腹胀不已,去黄柏、砂仁、菟丝子、丹皮、炙甘草,加白芍、木瓜、鸡内金、香附、炒麦芽。

九、急、慢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

1.舒肝益脾液

来源:《部颁标准》。

本方制成颗粒剂,名“舒肝益脾颗粒”。

功用:清化湿热,舒肝利胆,解毒退黄,健脾和胃。

主治: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对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胁腹胀痛、胆囊炎和胃纳欠佳等有一定疗效。

组成:茵陈g,蒲公英g,五味子17g,茯苓67g,山楂83g,黄芪67g。

用法:制成合剂,密封,置阴凉处。口服,1次15~20ml,每日3次。

2.复方垂盆草冲剂

来源:《部颁标准》。

本方制成糖浆,名“复方垂盆草糖浆”。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利湿。降低谷丙转氨酶。

主治:急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期。

组成:垂盆草清膏g,矮地茶清膏g。

用法:制成冲剂,每袋装20g,密闭,防潮。口服,1次20g,每日2次。

3.益肝灵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具有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

主治:急、慢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

组成:水飞蓟。

用法:制成素片或糖衣片,每片含水飞蓟宾38.5mg或77mg,密封。口服,1次2片,每日3次。

4.降酶灵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降低谷丙转氨酶。

主治: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

组成:五味子抽提物g。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含五味子碎果仁的乙醇浸出物0.15g,密封。口服,1次2~3粒,每日3次。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仍继续服用1~2个月,但用量酌减。

5.五仁醇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急慢性、迁延性肝炎(CTP偏高)而具肝肾阴虚之症者。

组成:五仁醇浸膏。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装0.25g,密封。口服,1次3~4粒,每日3次。

6.肝速康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降酶,降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代谢障碍、肝病症状及加速肝功能恢复等作用。

主治:急、慢性,迁延性肝炎。

组成:齐墩果酸粗品20g,云芝多糖50g。

用法:制成胶囊剂,每粒装0.23g,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口服,1次2~3粒,每日3次或遵医嘱。

7.肝得乐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舒肝利胆,除湿退黄,理气止痛。

主治: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引起的肝肿大。

组成:三七,鸡骨草,广金钱草,人工牛黄,猪胆汁,蛇胆汁。

用法:制成胶囊剂,每粒装0.3g,密封。口服,1次2粒,每日2~3次。

十、急、慢性肝炎

1.肝泰冲剂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舒肝养血,化瘀理气。

主治:急慢性无黄疸型肝炎及肝炎综合征。

组成:当归62.5g,郁金78g,白芍94g,桃仁78g,香附78g,地黄78g,五灵脂78g,柏子仁78g,陈皮78g,竹叶柴胡47g。

用法:制成颗粒剂,每袋重11g,密封。开水冲服,1次11g,每日3次。

2.护肝宁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利湿,益肝化瘀,舒肝止痛;退黄,降低谷丙转氨酶。

主治: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

组成:垂盆草g,虎杖g,丹参g,灵芝g。

用法:制成片剂。口服,1次4~5片,1日3次。

3.解毒降脂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急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亦可用于高脂血症,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

组成:虎杖。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1次2~3片,每日3次。

宜忌:服本品后,尿呈黄色或红色,有轻度腹痛、便稀等不良反应,服药2~3天或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4.清肝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毒,疏肝退黄。

主治:急、慢性肝炎。

组成:板蓝根g,茵陈g,甘草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1次4~6片,每日3次。

5.肝复康丸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收敛益气,解毒,降谷丙转氨酶。

主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和肝功能不良。

组成:五味子g,太子参g,白花蛇舌草g。

用法:制成水蜜丸,每10丸重1g,密封。口服,1次6~9g,每日3次。

宜忌: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仍须服药2~4周,以巩固疗效。邪盛正实者慎用。

6.苦胆丸

来源:《部颁标准》。

本方制成片剂,名“苦胆片”。

功用:解热消炎,舒肝利胆。

主治:黄胆型肝炎,无黄胆型及急、慢性肝炎。

组成:苦参g,龙胆g,黄柏g,大黄g,郁金g,茵陈0g,胆汁膏g,六神曲(炒)g。

用法:制成大蜜丸,每丸重5g,密封。空腹温开水送下,1次1~2丸,每日2~3次。

7.柴胡三石解毒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急、慢性肝炎,症属湿毒凝结不开者、临床表现为口苦、口粘,胁胀痛,小便短赤、面色黧黑兼带有油垢,体重不减反增,臂背时发酸胀,舌苔白腻或黄腻而厚,脉弦缓。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滑石12克,寒水石6克,生石膏6克,竹叶10克,双花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8.蛇龙解毒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组成:蛇舌草30克,龙胆草12克,岩柏草30克,败酱草40克,鸡骨草20克,大青叶根15克,生军4克,炒山栀6克,甘草6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焦山楂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文火煎二次,每次取汁毫升,分早中晚三次服。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主治: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有身目黄染、发热、胸闷心烦、厌食呕恶、胁痛腹胀、溲赤便结等症状。

加减:

有黄疸重者,加茵陈及重用生军;

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有热重于湿者,加黄柏,

见“热入营血”时,加生地、水牛角,

危重者用广角粉吞服,

取“犀角地黄汤”以凉血清营。

对慢性肝炎,多加丹参、当归等,以活血化瘀。

9.二十五味松石丸

来源:《中国药典》。

功用: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瘀。

主治: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性慢性肝炎和胆囊炎。

10.柴胡解薄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疏肝清热,解毒利湿。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11.肝病复原丹

来源:《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功用:逐湿化浊,解毒化瘀,消肝脾肿,恢复肝功。

主治:肝炎缠绵不愈,胸闷腹胀,肝脾肿大,恶心纳差,胁痛。

组成:银柴胡60克,川朴60克,木香30克,香附90克,桃仁60克,当归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姜黄90克,延胡索60克,红花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丸重10克。青年和成人服用适宜,每服一丸,一日二次。

12.甘露消毒丹

来源:《医效秘传》卷一。

功用:《方剂学》: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时毒疬气,病从湿化,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其舌或淡白,或舌心干焦,湿邪犹在气分者。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淡芩十两,茵陈十一两,藿香四两,连翘四两,石菖蒲六两,白蔻四两,薄荷四两,木通五两,射干四两,川贝母五两。

用法:神曲糊为丸。

13.健脾舒肝丸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舒肝理气,健脾开胃。

主治:肝病后,胸胁胀满,纳食不香,身倦乏力者。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消化功能未完全恢复者。

组成:党参12克,山药12克,炒苡米12克,陈皮12克,草蔻6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或倍其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2丸,日服2次。

14.加味柴胡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疏通气血,软坚消痞。

主治:肝炎邪衰,气病及血,症见面色青黑不华,右胁作痛如针刺,尤以夜间为甚,或伴有腹胀,体乏无力,肝脾肿大,舌暗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弦而涩者。亦可用治早期肝硬化。

组成:柴胡12克,黄芩6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瞥甲15克,牡蛎15克,红花9克,茜草9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以10剂为1个疗程;轻者2个疗程,重者4个疗程,即可明显收效。

15.复肝丸

来源:《黑龙江省中草药制剂汇编》第一集。

功用:活血化瘀,消炎解毒。

主治:肝炎,肝硬化。

组成:胆草5千克,黄耆5千克,鸡血藤5千克,红花5千克,当归5千克,炼蜜8千克。

用法:取红花、当归为细末;再取黄耆、胆草鸡血藤置煎煮锅中煎煮二次,首次二小时,第二次一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稠膏状,与上末混合搅匀,烘干后粉碎过筛(应小于一百目),加炼蜜混合均匀,使柔软滋润,搓条为丸,烘干包装,丸重二钱。每次一丸,一日二至三次。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炎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