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冬奥会是近20年来首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背景下举办的冬奥赛事,气象服务如何做好?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气象条件预测保障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明轩在做客人民网《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节目时向记者讲述了北京冬奥会提供气象保障背后的故事。他表示,这是冬奥历史上首次应用百米级气象预报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手段的运用,实现了对赛区气象的精准预报。
据了解,冬奥会70%的项目都是雪上项目,大部分的雪上项目都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举办。因此,气象保障成为冰雪运动的重中之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陈明轩告诉记者,了解当地的气象特征、做好气象观测,是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的第一步。他介绍,项目组从年开始系统性地布局冬奥会的气象观测实验,通过立体、密集布设各种气象观测设备,最终取得了精确到“秒级”的观测数据。
有了精密的气象监测之后,如何做到尺度特别小、地形特别复杂的陡峭山区精准预报?陈明轩介绍,项目组研发了一套“百米级、分钟级”预报技术体系,对山地赛场进行精准预报。他表示,该系统通过把多源数据进行快速融合,在百米网格预报基础上,使用大数据挖掘、统计订正、人工智能订正方法,让预报的精准度做得更高。
陈明轩介绍,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科技创新。一是首次在我国中纬度山区举办了冬季加密气象观测实验;二是形成了百米级的业务天气预报能力,在冬奥历史上第一次用百米级预报支撑冬奥气象保障;三是引入了人工智能模型进一步提升冬奥气象预报的水平和能力,这是冬奥历史上第一次把人工智能与气象结合起来开展冬奥气象保障服务。
相关阅读
●为冰雪加油!|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
●智慧的“冰丝带”|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
●超高清8K数字转播让视听体验更震撼|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
来源:人民体育
本期编辑:陈驰审核:彭奇
人民体育融媒体代运营业务为你赋能:了解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