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南新密出土的打虎亭东汉墓内一副壁画吸引了考古学者的目光,石刻壁画上,居然是古人吃豆腐的场景。可以想见,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不久,这种食品就开始在河南风靡了起来。
一千多年来,河南人不断创新着豆腐的吃法,最少形成了27种独具特色的“名牌”豆腐,兼具传承功能的豆腐不但是一种美食,甚至成为一些地方的文化名片。河南人有多爱吃豆腐(别想歪了)?请看来自豫记的不完全盘点。
毛亨
文
豫记
你见过酱婶儿的豆腐吗?开封陈留:豆腐棍
陈留是东汉末年著名诗人蔡邕和其女蔡琰(文姬)的故乡,当时蔡氏父女就十分喜爱这一家乡名菜,并留下了赞美的诗名。明崇祯年间,陈留豆腐棍已成为贡品,公元年,慈禧太后在开封行宫作寿时,陈留县令张寿山奉召,命名师韩德林、崔玉山制作豆腐棍宴席,慈禧吃后赞不绝口。
陈留豆腐棍主要以开封优质大豆和精炼花生油为原料,精工制作成固体豆腐棍,再通过名师煨、烧、炒、酿等可做成数十道名菜。
漯河郾城区:豆腐盒
相传南宋诗人陆游途经郾城时就吃过豆腐盒,郾城豆腐盒也因此而得名,现在的郾城豆腐盒是根据祖传秘方而作,也得到了良好的发扬。郾城豆腐盒采用沙澧河水点豆腐,可做小吃,也可作为一道餐桌上的佳肴。
洛宁:河蚌炖豆腐
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鸟贝等。河蚌炖豆腐,它的烧法是颇有讲究的,烧得不好会显得很有韧劲,嚼不烂;烧得太嫩,因为河蚌肉属于凉物,食后又容易引起腹泻。
洛宁烧河蚌,一律都是要先将河蚌肉一块块置于案板上,捶打好的河蚌肉,将葱姜稍微油炸后,倒入河蚌翻炒几分钟即可,这个时候倘若有几片腌制的五花肉一起下锅,肥肥的五花肉伴随着细嫩的河蚌肉,瞬间香味就四溢开来。大火翻炒后放入几勺冷水,因为加冷水可以将河蚌肉中的蛋白质逐渐析出来,然后将豆腐切成小块下锅覆盖在河蚌肉上。
再用大火将汤汁烧沸腾后,改成小火炖煮,豆腐块上面开始有气孔的时候,再撒上葱花和蒜苗段,放上少许盐,一道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汤汁浓郁的河蚌炖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信阳平桥区:豆腐羹
原料是定制的盐卤点浆的细嫩豆腐。先将豆腐放冷水锅内煮透,取出后略压,去掉水分,再切成薄片,放水中待用。烩制时将鸡汤放入锅中,佐以猪油、姜葱、鲫鱼脑、蟹黄等配料,煮沸后,将豆腐片、熟肉丁、虾米等放进锅内,再煮沸,加以适量豆粉、麻油、胡椒,即可食用。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驻跸平桥林秉直家,林创此菜招待乾隆,得到乾隆称赞,称他为“林百万”,并誉此菜为“天下第一菜”。
遂平:菊花豆腐
该菜是以菊花状的豆腐丝,配以菊花精美搭配,成菜豆腐丝色亮酥软,浸入菊化清香,口味独特。
花样繁多的热豆腐项城:孙店热豆腐
孙店热豆腐又叫“大罗圈豆腐”,因用罗圈压制而得名,其特点细嫩爽口、筋道好吃。孙店人有“一天不吃热豆腐,浑身上下不舒服”之感,外地人有“吃了孙店热豆腐,常年留下不想走”的感慨。孙店热豆腐用刀切片后,用手甩不断、不烂,堪称一绝。
商水:固墙热豆腐
固墙热豆腐在点制过程中不用石膏,全用清浆,豆腐精细、鲜嫩、松软,浇上特制的辣椒汁(主要原料有辣椒、香油、精盐、味精、香椿叶、焦花生、焦芝麻、生姜等),美味可口。
舞钢:热豆腐
热豆腐,又称辣子热豆腐,是舞钢市的具有特色的一道小吃,其制作不用传统的石膏、卤水,而只用自己专备的浆水点,这浆水点出的豆腐既软又格外细嫩爽口,顺手再浇上辣子汁、蒜泥汁、香椿汁等调料,更是色香味具佳。
辣子热豆腐在舞钢市城乡广为食用,小贩推着自制的木架小推车,上面一方热气腾腾的新鲜豆腐,穿梭于城乡的大街小巷,成为舞钢一道独特的风景。热豆腐与沫湖、懒豆等共同形成舞钢市的特色小吃,已被评为旅游者喜爱的特色小吃。
豆腐脑也能玩出花儿桐柏:桐柏豆腐脑
又叫老豆腐,系用糖饧起色,加火烧开后,加入湿粉芡,放入泡好的油粉丝,加豆腐脑适量,葱盐椒调味。其色泽金红透亮,质微稠,舀入碗中再加入海米、海带丝、金针、韭菜丁、胡椒粉,淋点芝麻香油,浓香无比,泡食饼馍麻叶,是当地人喜爱的早餐。
西平:咸豆腐脑
西平咸豆腐脑,块儿不大不小、不嫩不老,咸淡可口,色香味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制作西平豆腐脑儿的主料为黄豆、芝麻叶或干菜及豆浆,辅料有盐、辣椒、葱、姜、大茴、芝麻酱、芹菜、面粉等。较有名气的是县城北街崔家西平咸豆腐脑。崔家自民国30年()年开始制作传统的西平咸豆腐脑。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制作技术。
长垣:豆腐脑
长垣豆腐脑用新方法配制的鸡汁豆腐脑,没有糊、苦、涩之味,除继承豆腐脑的鲜、滑、嫩之外,更具色鲜味美,入口即化的特点。做豆腐脑对水质要求特别高,稍有变化就会影响味道或干脆做不成。
被皇帝点赞过的豆腐乳兰考:豆腐乳
兰考豆腐乳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最初是由兰阳县(今兰考县)城西街“崔福兴酱菜园”制作。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朝中有一兰阳县籍的梁姓御史,随神宗皇帝出京巡游,来到汴梁(开封),顺便回兰阳县带回“崔福兴酱菜园”制作的豆腐乳,皇帝食后大加称赞,日“臣孝于孤,迎风十里香”。从此,兰考“迎风十里香”的美名传遍全国。
柘城:酥制培乳
酥制培乳,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都以“柘邑三园斋”、“豫东味和酱园”和“柘城三兴酱菜园”著称。特产酥制培乳(豆腐乳)更是闻名遐迩。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豆制品评比会上被评为第二名;年在河南省蔬菜公司评比大会上评为第一名。
再怎么变身也叫豆腐XX沈丘:千层豆腐
作为沈丘县的特产,沈丘千层豆腐洁白如玉,吃到口中,淡甜适中,软似蛋糕,营养价值颇高,又可多样吃法,是比较普及的大众菜。沈丘县槐店镇颍河北岸的千层豆腐远近闻名,其中尤以五代传人、75岁的李尊贤所做“千层豆腐”别具风味,被视为当地传统名产,深受人们的青睐。
太康:马头豆腐干
马头即太康的马头镇,该豆腐干以配料考究,口感筋香,热天存放3个月不霉不变等特点而久负盛名。
商城:观庙铺臭豆腐卷
始于清初,为商城传统地方风味。此品制作,先用黄豆细磨精制成头薄豆腐,再卷成筒状置于特制木匣中捂闷,表面显白色茸毛后即成。成品有腐乳香,味鲜美,入菜可炒、炸、烩、焖,与鸡汤、鲜菇、蛋花等烹调成汤,滋味特佳,为他处仿制所不及。清代,观庙铺臭豆腐卷即远销京、沪、鄂、皖、川等地,咸丰年间列入宫廷御膳。
开封县:朱仙镇豆腐干
朱仙镇五香豆腐干原名“五香茶干”。相传最初为战国时齐国的名产,由齐宣王赐名,唐朝时传入朱仙镇,后常作为贡品向唐朝皇帝进贡。明末以后,由朱仙镇王姓“玉棠号”继续制作,至今已祖传十余代,久盛不衰。朱仙镇五香豆腐干选用开封优质黄豆、古泉水为原料,先制成质地细腻,洁白柔嫩的豆腐,然后再配上大茴、桂皮、花椒、丁香、豆蔻、砂仁、良姜等14种调味品,经过卤制后风干而成,该成品皮油黑。
睢县:罗阳豆腐干
罗阳豆腐干是睢县龙王店(集)张家祖传,又称“张家豆腐干”。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顺治年间,张家豆腐干的创始人因生活所迫,外出谋生,学会做豆腐干,归里后集百家之长,精心研制配料制作工艺,逐步形成独特风味,方圆百里闻名。相传康熙皇帝下白云寺时,主持大和尚佛定特意做道罗阳豆腐干菜。
南乐:元村豆腐干
元村镇名产。元村豆腐干历史悠久,以上乘豆腐作原料精制而成,色呈乳白,咸淡相宜,味道可口,含水量适中,经久耐存,是酒席必备佳品。
浚县:“王桥”豆腐与豆腐皮
浚县黎阳镇王桥村所祖传,"王桥"豆腐质地细嫩,味道纯正,软硬适度,炖煮不烂,煎炸松软。王桥村位于浚县县城西北一公里处,素以"豆腐之乡"闻名豫北各地。远在清代,这里始设立豆腐作坊,近三百年来经久不衰。
什么样的豆腐能成为地方名片?栾川:栾川豆腐
栾川豆腐是最负盛名的地方小吃,栾川豆腐选料严格,加工精细,并配以当地自然酸浆点成,因而栾川豆腐豆腐质地细腻嫩滑。
尉氏:洧川豆腐
在开封,人们说到尉氏县洧川镇,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洧川豆腐。洧川豆腐采用传统的石磨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物理压制,水分含量小,营养价值高,口感极佳,长时间炒、煮不烂。有许多人也是因为洧川豆腐,才认识了洧川镇。因为这小小的豆腐在洧川镇的周边县市实在太有名了,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洧川豆腐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表面呈琥珀色,切刀处为纯白色,韧性十足,能用麻绳串起来,可用秤钩挂着称,放在锅里炖不变形、煮不化,并且越煮越筋,烹炸煎炒则风味各异。年,洧川豆腐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葛:石象豆腐
长葛市石象乡生产的豆腐“质地细嫩、弹性好、有光泽、后味香”。曾几何,提起“石象豆腐”,不少的长葛人甚至许昌人都会回味起胡同里悠扬、浑厚的吆喝声,熟悉的人还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真叫一个香”。然而,往昔走街串巷的“石象豆腐”如今摇身一变,成功注册了“葛天石象豆腐”商标。
PS:本文仅仅盘点出了河南人吃豆腐的常见的二十七种做法,河南各地肯定还有很多充满想象力的关于豆腐的地方做法是我不曾见到的,具体有哪些,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推荐阅读:
一个人口不足六十万的豫西小县,竟有这么多的古迹和美食!
河南18个地级市主打的文化符号,你知道几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