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架板,由楠竹片加工而成,长一般三米,宽三十公分左右,铺设于建筑工地的钢管外架之上,用于置放红砖水泥的方便工人垒墙抹灰。
竹架板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过广泛应用,而当时河南省最大的竹架板基地就是位于豫中腹地的临颍县杜曲镇贾徐王村。
杜曲镇位于颍河故道,一马平川沃野千里,交通便利人多地稀,于是为了更好生存,以“竹、木、柳、荆、铁”为代表的手工艺十分发达,鼎盛时户守一业。
而杜曲镇南的贾徐王村,人口一千左右,土地不足八百亩,向以竹耙、竹筐等的竹编为副业,村人或在本地编织,或在外做师。
年前后,各种束缚慢慢放松,建筑市场也犹如雨后春笋般的一片繁荣。
当时的贾徐王村,每个小队都有集体性质的竹编社,村人农忙时于田间辛苦采收耕种,农闲时在场院编织竹耙竹筐,赚钱后集体留存一部,其余按出力状况分给社员群众。
机缘巧合之下,竹编社从一个外地竹木厂的老师傅口中得知刚从南方流传过来一个叫“竹架板”的新产品,深受建筑工地的欢迎。
竹编社派人前去考察后,觉得前景广阔,而且技术难度不大,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顺手引进了过来,于是贾徐王村就成了省内竹架板的最早制作地之一。
竹架板的制作过程倒也简易,不过一把手工钻,在打好记号的竹片上钻上眼儿,用钢钉穿上几十块竹片后,压实拧紧螺丝即可。
主要原材料的楠竹也由南方的湖南、湖北、广西采购,装火车运到临颍火车站,再由架子车拉到村里。
竹架板的利润更为丰厚,总额也往往较大,比如村人曾加工出一车皮的竹架板,用火车拉到太原售卖。
但惜当时的竹架板属于新生事物,仅在大城市有少许应用的销量有限,所以村内竹编社仍以竹筐竹耙等家用品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年前后,分产到户的允许单干,也恰是竹架板由大城市普及到市县的黄金时期,需求量如火山喷发般的逐日猛增。
贾徐王村的竹编社迅速解体,竹架板产业也立即转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
经营模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个别资金丰厚的专业从南方采购回竹片,或现款或赊账的销售给农户。
头脑灵活的男户主一般去外县市的建筑公司或工地跑销售,其他家庭成员在家加工。
而能力过于一般的家庭,就去给别家打工,你情我愿的按件计资,互惠互利的相得益彰。
全村人抓住了新生事物利润丰厚的黄金期,热火朝天的大干快上,购销一体的紧密合作,一个个无不赚的银钱满钵,贾徐王村也由此成为河南省最大的竹架板生产基地。
年,村里就涌现出了贾付立、贾水长、贾可申、贾河银等数个“万元户”,成为发家致富的典型,光荣事迹被《河南日报》隆重刊出。
年前后,基本完成原始积累的贾合现、贾少堂、贾建德、贾德全、贾献忠……等数十人先后去郑州、平顶山、长葛市、宝丰县……等附近有铁路的市县设立工厂,就地加工后坐地销售。
杜曲镇政府也审时度势的在“铁西”设立了竹木市场,贾建申、贾现堂、张安民、贾炎申、王学安……等十数家竹架板加工厂先后入驻,并形成了主要拉往无铁路市县由当地经销商代理的大致格局。
自此,贾徐王村基本垄断了方圆二百公里竹架板市场,村里也开始出现10万至50万之间的巨富家庭,贾徐王的竹架板产业也走向了发展的巅峰。
但年前后,贾徐王村在铁路市县的竹架板加工厂受到了“莆田系”及本地人越来越激烈的无序竞争。
而无铁路市县的竹架板代理商,因高速公路的日益发达,而选择陆路运输的直接从南方的楠竹产区进货,导致临颍县铁西竹木市场的竹架板商户举步维艰。
更加悲观的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竹架板在建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少。
而在此之前,杜曲镇南区各村的木业强势崛起的更加暴利,于是一些自觉前途无望的竹架板加工商或转行干了其他,或慢慢转入了木材加工业,贾徐王村的竹架板行业自此江河日下的辉煌不在。
时至今日,铁西的竹木市场仍在,但商户们多以农业及竹编用竹竿,和养殖用床板为主。
脏乱苦累而又毫不起眼的竹架板产业,曾让贾徐王成为“杜南”最富裕的村庄,而由此的走南闯北,也培养了村人无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凡是锐意进取的品格。
穷怕的老百姓,最不缺吃苦耐劳的精神,其实只要还他们自油,任他们发展,他们就会插上理想的翅膀,在天空中自油的翱翔。
而竹架板产业的没落,也正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现象: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凡不能与时俱进的,必将被时代无情的悉数抛弃。
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是如此,概莫例外!(图文:颍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