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十年,长葛人这一碗人间烟火
TUhjnbcbe - 2023/4/13 19:03:00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你还记得十年前的秋天,长葛的田间地头是怎么样一幅热闹的丰收景象吗?

每一年的金秋,我们都能体会到丰收的喜悦,而在这背后是长葛农业十年间的长足发展,连年丰收。

十年间,在市委、市政府谋划部署下,我市种植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种业研发速度不断加快,成果转化体系逐步完善,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粮食体系产业,助力长葛人完成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巨大转变。

“过去十年,长葛人对‘吃’有了更高追求——‘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为满足这些需求,我们不断推动粮食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构建起现代化粮食生产体系,大力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在实现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市粮食供销服务中心主任郭军超说。

50万亩高标准农田让粮食安全根基更夯实

今年8月,连续不断的高温干旱天气袭击长葛,平均水量较往年减少了近八成。全市超过10万亩农田遭遇旱情,危急关头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全市16镇办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旱保秋运动。

短短一周时间,全市眼农田机井迅速启用,套浇水机械日夜运转,50多万亩遭遇旱情的农田得到及时浇灌,有效保证了今年秋收丰收。

再往前追溯,去年“7·20”洪灾后,全市15.27万亩水毁农田成功修复,并在今年夏收取得丰收。

这些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收获,离不开我市长久以来坚持建设的超过50万亩高标准农田。

“今年全市共建设高标准农田亩,截至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的面积已经达到了57万亩,实现了全覆盖。这两年长葛接连遭遇水旱灾害,但是我们的粮食生产依旧取得了连年丰收。可以说正是因为高标准农田打好了基础,才谈得上端稳长葛人的‘饭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士祥说。

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长葛实际上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以打井深度为例,长葛西部诸镇农田水井要达到多米的深度,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日常需求。

自年开始,我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农田建设行动,截至今年,全市农田已经基本装上了现代化灌溉系统。

除此之外,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全市农田田间管理水平也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目前全市农田已经完成了网格化管理。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了53人的农业技术指导员,定期对分管镇办、村的农业病虫害风险进行系统管控。

在抽穗扬花这样的关键时期,农业技术指导团队每天都要赶到田间地头,掌握庄稼生长的第一手信息,为乡亲们提供“保姆式”的田间管理服务。

石象镇常庄村村民常建秋承包了村内60亩农田,今年2月之后,他种的小麦出现了大面积稀疏、发黄的症状。

在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指导员张秋红的帮助下,通过追施尿素,喷洒芸苔素内酯等调节剂,常建秋有效控制了病虫害情。

今年夏天,常建秋的60亩农田平均亩产突破了斤。

今年5月,新冠疫情撞上夏收黄金时节。为方便乡亲们在配合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顺利售粮。由市粮食供销服务中心协调,长葛几大粮仓统一预备专车,赶到田间地头现收现买。这个夏天,长葛30余万吨夏粮顺利入库。

藏技于农,让长葛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这是走进石象镇种业小镇育种基地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巨大标语。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凡是到过田间地头的人,都会明白优良种子对于丰收有着多么巨大的意义。

从年开始,我市依托石象镇资源基础与产业优势,着力打造集种业科技研发、种子加工、仓储物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种业小镇。如今这座凝聚着长葛农业未来数十年发展希望的种业小镇,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我们种业小镇拥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3个,河南省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入驻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30余家,建成核心试验区余亩,个蔬菜新品种在全国推广,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瓜菜新品种展示基地。”种业小镇龙头企业鼎研泽田公司负责人朱伟岭说。

通过与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农业大学等多家国内顶级农业研究院所的合作,种业小镇育种基地率先开展包括小麦、玉米、辣椒、西瓜、甜瓜等在内的超过50种粮蔬瓜果的育种研究,部分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譬如我们的小麦新品种鼎研、玉米新品种鼎优,试验田中比照增产都超过了5%,按照全市50多万亩农田计算,每年等于多收获几万吨粮食!”朱伟岭说。

不但育好种,还要教会农民种好粮。

去年10月正值小麦播种关键期,但是全市10多万亩因为“7·20”洪灾损毁的农田却面临着土壤潮湿,不适宜播种的困境。

根据南席镇马武村党支部书记王保民回忆,当时全村多亩地全部被淹,秋种时候积水退去,潮湿的土壤仍然不适合播种,每天都有来找他求助的村民。

“俺村的田地正好对着大堤决口,眼瞅着天气一天天凉下来,小麦都还没种上。村民们来找我帮忙我也没啥好办法,真是惭愧啊!”王保民说。

就在那时,市农业农村局适时在全市推广种子包衣技术。

“所谓种子包衣就是在播种之前先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预处理。这样种子在种下后能够迅速吸水膨胀,随着种子内胚胎的逐渐发育以及幼苗的不断生长,种衣剂将含有的各种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被种子幼苗逐步吸收到体内。这项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治各种病虫害,促进种子生长发育。可以理解为提前为小麦打上了疫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王边红介绍。

今年夏天,马武村多亩小麦全部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突破1斤。

“种子包衣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广的一项种植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推动全市粮食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也是近十年来我市农业生产的主旋律。农业生产不是一时之功,也正是因为这些工作的不断推动,才有了我们长葛农业近年来的连年丰收。”刘士祥说。

在石象镇豫粮投集团的仓库内,超过6万吨粮食经过严格的环流熏蒸杀虫操作,正被稳妥地保管着。粮食储藏自古以来便是与农业生产同等重要的国之大事。

十年来,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长葛人的饭碗也越来越安稳。

“现在我们的粮仓全部装上了智能化的温控系统,所有粮仓的实时数据都被实时显示在控制中心,这样能有效保障库存原粮的储存品质,延长存储时间,减少粮食损失浪费。”郭军超说。

产业化之路,让长葛农业做大做强

刚过寒露,坡胡镇坡东村村民胡长岭正开着拖拉机在田里犁地。他承包了坡东村和石桥刘村共计亩流转农田。今年夏天,这亩小麦平均亩产突破了斤。这个金秋,他正播下来年丰收的希望。

和胡长岭一样承包流转土地的种田大户在长葛还有很多。

截至目前,我市60万亩农田中,共有29万亩完成了土地流转。其中河南粮投集团、种业小镇等承包都在万亩以上,剩下的则是由许许多多像胡长岭一样的种田大户或是农业合作社承包。

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全市家种田大户、农业合作社与豫粮投集团合作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

共同体内部经营主体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收割犁靶、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的协同模式。共同体与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达成了合作关系,共同体内的成员单位可以全程享受免费的农业技术服务。

通过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的建设,长葛农业实现了生产端的产业化构建。而在粮食生产的下游,一批长葛本土的农业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去年11月,许昌市政府公布了许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名单,位于石象镇的河南省凤舞面粉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年凤舞面粉投产,短短10年间,它已经成长为长葛粮食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除凤舞面粉,天健食品与紫米食业这样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巧的是,与凤舞面粉一样,天健食品同样成立于年。

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四处出击,将长葛农业的名号打得越来越响。

通过在电商领域的不断深耕,紫米食业在去年“双11”当天销售额突破万元。在原有速冻食品发展喜人的背景下,天健食品深挖长葛本土美食,推出了瓜豆酱、芥菜丝、韭花等富有长葛风味的传统美食产品。

长葛人种的地、产的粮,正通过长葛人的手,成为长葛人口中绿色健康的食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在这片热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承千年的是长葛味道;深埋人心的,是对于饭碗之中每一粒粮食的尊重,对于农民留在土地上每一滴汗水的敬畏。

每个阖家欢乐的时候,为让你口中的每一粒粮食都安全可口,数不清的人们在背后努力着。

下一个十年,长葛农业会更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年,长葛人这一碗人间烟火